首頁 > 人類文史 > 上海人曾經的金飯碗、銀飯碗:海關、郵局待遇好

上海人曾經的金飯碗、銀飯碗:海關、郵局待遇好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4.3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上海開埠以後,農田減少,“耕夫織婦盡棄其業,而趨工場”。19世紀70年代,虹口沿江船廠、貨棧、碼頭,工人多爲廣東、寧波人。1924年,對一家紗廠工人調查,上海本地人佔12.1%,外地人87.9%;對815名郵政工人調查,上海本地的佔12.9%,外地職工佔81.1%。

上個世紀30年代起,移民到上海大多投親靠友,進入同鄉所在的行業,形成上海行業經營者和就業者的地域性。廣東人經營菸草、鴉片和洋雜貨業居多,安徽人經營茶葉和絲綢業多,江、浙、晉商人經營銀錢業,湖南人開酒店,浙江紹興人開煤店柴行多,山東人賣高腳饅頭餅,蘇北人開理髮鋪等。

日商紗廠女工主要來自蘇北和安徽,華商紗廠、麪粉廠以無錫和上海本地人爲多; 絲織業大多來自浙江和蘇南農村,居首爲浙東的嵊縣、東陽,次爲湖州、義烏、諸暨等地;航運業以廣東、天津、寧波人見多,碼頭和運輸業則主要來自蘇北;市政公用業很多來自湖北、河北等地。警察大多招自河北、山東。銅工以南京人居多,鐵工、翻砂工、冷作工多爲廣東人,木工、木模工則以寧波人、廣東人居多。

上海人曾經的金飯碗、銀飯碗:海關、郵局待遇好

解放前,在上海無根基、無文化或文化程度低的外來移民大多以打短工、擺地攤、揀垃圾度日。就業以進外資公司和工廠光彩。就職政府和公共服務事業令人羨慕。海關、郵局工資高,待遇好,管理正規,職業穩定,被公認爲“金飯碗”、“銀飯碗”。

解放後,當工人成爲大部分青年人的就業期望。“吃公家飯”成爲就業的主要導向。受時代號召,1966、1967兩屆餘留畢業生和1968、1969兩屆畢業生共50.7萬人全部動員上山下鄉,俗稱“一片紅”。社會上對中學畢業生上山下鄉的選擇看法是到農場比插隊好。在到農場的去向中,優先考慮上海市郊農場,其中在復興島和奉賢的農場比較搶手,崇明島農場次之。再是考慮在江蘇省的上海大豐農場和在安徽省的上海黃山茶林場。

1977~1982年,上海共安置156.3萬人就業,其中103.7萬人爲城鎮待業青年和回滬知識青年。進入80年代,市民擇業仍受計劃經濟年代影響,以選擇單位爲重,進國營單位算是正式就業。上個世紀90年代起,勞動力市場形成,國營企業大批職工下崗,職業流動加快,擇業開始不在乎國有單位的“鐵飯碗”。創業當業主的越來越多。臨時工、家庭手工業等非正規就業被社會接受。希望到機關工作的增加。年輕人嚮往受僱於外資企業。1995年,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一項關於社會意向的調查研究顯示,市民希望受僱於外資企業的比例最高,選擇企業的排序爲歐美國家、中國香港、日本、中國臺灣地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