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陰麗華簡介歷史 陰麗華生了幾個孩子

陰麗華簡介歷史 陰麗華生了幾個孩子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3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陰麗華(公元5年-公元64年3月1日),春秋時期名相管仲後裔,光武帝劉秀原配,東漢第二任皇后,漢明帝劉莊的生母,有賢后之名。

陰麗華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皇后,也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賢后之一。她用美德與智慧詮釋了自己的人生價值,譜寫出了一個女人近乎完美的人生。作爲一個女人,陰麗華是成功的,她美貌與智慧並重,贏得了丈夫自始至終的真情厚愛;作爲一個封建時代的后妃,陰麗華也是很值得稱道的,她相夫教子,謙和退讓,主理後宮,約束外戚,不曾干預朝政,始終處於輔佐皇權的地位,使劉秀、劉莊父子無後顧之憂,專心國事,從而使東漢王朝出現了被後世史家譽爲“建武、永平之政”的清明政治。

陰麗華簡介歷史 陰麗華生了幾個孩子

  陰麗華

夫妻情深恩愛終始

陰麗華,東漢南陽新野 (今河南新野南) 人,陰家先祖是輔佐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管仲,管仲的七世孫管修,從齊國遷居楚國,爲陰大夫,從此便以“陰”爲姓。秦漢之際,陰氏子孫又在新野定居。劉秀未取得政權時,曾到過新野,當時陰麗華的美貌已在新野一帶廣爲流傳,劉秀聽聞了陰麗華的美貌,心裏暗暗喜歡她。後來劉秀到了京師長安,看到執金吾出行的盛況,心嚮往之,吐露出“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的心聲。更始元年六月 (23年) ,劉秀終於如願以償,與陰麗華喜結良緣。然而亂世並沒有給他們新婚燕爾多少甜蜜的時光,劉秀的哥哥劉伯升被更始劉玄所害,劉秀卻不敢爲兄服喪,人前還要強顏歡笑,在忍辱偷生、前途暗淡的日子裏,新婚的妻子陰麗華陪伴着劉秀度過了人生最艱難的時光。不久,王莽敗亡,更始政權準備遷都洛陽,劉秀被任命爲司隸校尉,被派往洛陽整修宮府。此去前途未卜,爲了不使陰麗華日後受到牽累,劉秀讓陰麗華回新野孃家居住。

劉秀建立東漢政權後,與陰麗華已三年未見面了,雖然中間劉秀因爲政治原因又娶了郭聖通爲妻,但他並沒有忘記髮妻陰麗華,派侍中傅俊去迎接陰麗華,冊封陰麗華爲貴人。即使後來劉秀將兵征討時,也把陰麗華帶在身邊,陰麗華在元氏生下了日後的明帝劉莊,此後“寵益盛”。

陰麗華與劉秀相濡以沫34年後,62歲的劉秀逝於洛陽。兒子明帝即位,尊陰麗華爲皇太后,明帝永平七年,60歲的陰麗華也去世了,與劉秀合葬原陵。十年後,明帝劉莊在拜謁原陵的前一夜,做了一個夢,夢見“先帝、太后如平生歡”。從夢中醒來後,明帝

“悲不能寐,即案歷,明旦日吉,遂率百官及故客上陵。其日,降甘

露於陵樹,帝令百官採取以薦。會畢,帝從席前伏御牀,視太后鏡奩中物,感動悲涕,令易脂澤裝具。左右皆泣,莫能仰視焉”。父母生前的恩愛之情,盡在兒子的眼裏。“如平生歡”四字,道盡了陰麗華與劉秀是如何的鸞鳳和鳴而至白頭到老。的確,帝后的婚姻鮮有幸福圓滿的結果,而陰麗華與劉秀卻和諧得令人羨慕,這固然是由於劉秀的寬仁厚德,惜念舊情,而陰麗華的貌美德高與安分守己,更是最重要的因素。

陰麗華簡介歷史 陰麗華生了幾個孩子 第2張

  郭聖通、劉秀與陰麗華

 推位讓後胸懷大局

在封建帝王的後宮裏,歷來都是紅粉爭寵,娥媚相妒,歷史上爲了爭奪皇后之位而引發的宮廷悲劇屢見不鮮。陰麗華一反這種傳統,她對劉秀另娶郭聖通非但沒有怨言,相反,卻爲了劉秀後宮的和睦安寧,更爲了劉秀初創的大業,主動以結髮之妻的身份放棄後位。劉秀稱帝的第二年,議立皇后。他認爲陰麗華先娶,又“雅性寬仁”,“有母儀之美”,“欲崇以尊位”。陰麗華“輒退讓,自陳不足以當大位”。“以郭氏有子”,又生長王家,堅決辭讓。結果立郭聖通爲皇后,立她所生的兒子爲皇太子。陰麗華仍爲貴人,“列於媵妾”。貴人與皇后,在東漢宮廷中的名號雖只差一等,但本質上二者有天壤之別,因爲皇后是妻,貴人是妾,妾的地位相對於妻來說是非常卑微的。何況在等級森嚴的後宮,皇后作爲“海內小君”,總管所有的嬪妃宮女,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推讓

後位,茲事體大,陰麗華此舉足以證明她不計較個人的得失,而是以天下大局爲重。

我們簡單分析一下東漢初年的政治形勢就能明白陰麗華拒後的良苦用心。首先,劉秀雖然建立了東漢政權,但是天下並沒有完全平定,其政權還很不穩固,各地還有多股大小割據勢力。劉秀經常要率軍出征,戰事兇險,郭聖通已生長子,立她爲皇后,立她的兒子爲太子,可以固定國本,穩定人心;其次,郭聖通家世顯赫,史載其家“爲郡著姓”。另外,郭聖通的舅父真定王劉揚、劉讓兄弟雖謀反被誅,但劉揚的兒子劉得仍襲父爵爲真定王,在河北仍然有一定的勢力。由此可見,陰麗華辭讓後位於郭聖通,確實有助於劉秀統一大業的最終完成。

 正位中宮母儀天下

劉秀在稱帝后的十年中,恩威並濟,終於使天下歸心,成就了大一統的局面。此時他的後宮逐漸不平靜起來,由於劉秀對陰麗華一直非常寵愛,使得郭皇后恩寵漸衰,心懷嫉妒,以至於“數懷怨懟”。這種怨懟之情明顯違背了劉秀倡導的“宮教”,再加上郭皇后治理後宮不當,即不能同宮內其他嬪妃和睦相處,也不能很好地撫育其他嬪妃所生的子女。劉秀於建武十七年下詔廢除了郭皇后,改立陰麗華爲皇后。陰皇后在位期間,“不喜笑謔,性仁孝,多矜慈”。從廢后郭聖通、廢太子劉強所享有的待遇上,陰麗華仁慈寬厚的母儀美德可見一斑。廢后郭聖通非但沒有被打入冷宮,更沒有被賜死,相反,廢后的長子繼續他的太子之位,她的次子劉輔升爲中山王,封地額外增加一郡,廢后改稱中山王太后,和次子一起生活,她的家族也得到了更多的封賞,弟弟郭況得到了更多的封地。郭皇后成爲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不入冷宮反得尊崇的廢后,郭氏家族也成爲歷史上唯一一個非但沒有慘遭誅滅,反倒富貴發達的廢后家族。自從母親郭皇后被廢離宮後,皇太子劉強“常慼慼不自安,數因左右及諸王陳其懇誠,願備蕃國”。劉秀只好作出了決定,改封劉強爲東海王。永平元年,劉強生病,陰麗華和劉莊“數遣使者太醫丞方伎道術,絡繹不絕”。劉強去世後,時爲皇太后之尊的陰麗華和明帝一起爲劉強“出幸津門亭發哀”。縱觀二千年的封建王朝史,太子被廢后,鮮有善終者,只有東漢的廢太子得以悉數保全。這與陰麗華善待廢太子劉強的表率作用是分不開的。

不僅如此,陰麗華還能夠以身作則,整肅後宮,史載她“恭儉,少嗜玩”。影響到下一朝,她的兒媳馬皇后也常在宮中穿布袍服,不加花邊,不講排場,所謂“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結果,東漢初年整個宮廷生活簡樸,沒有出現腐敗奢侈現象。

約束外戚共輔漢室

鑑於西漢滅亡是由於王莽以外戚身份干預朝政所致,陰麗華“深自降挹,卒不爲宗親求位”。在她謙退之風影響下,陰氏外戚也多能謙讓自抑。陰麗華的哥哥陰識因隨軍征戰有功,劉秀準備增加他的封地,陰識辭讓曰:“天下初定,將帥有功者衆,臣幸託屬掖庭,賞賜豐衍,如復加爵邑,此親戚受賞,國人計功也,不可以示天下。”“及顯宗立爲皇太子,以識守執金吾,輔導東宮。帝每巡郡國,識常留鎮守京師,委以禁兵。入雖極言正議,及與賓客語,未嘗及國事。”光武帝非常賞識他,“常指識以敕戒貴戚,激勵左右焉”。陰皇后的弟弟陰興,建武二年,“爲黃門侍郎,守期門僕射,典將武騎,從征伐,平定郡國。興每出入,常操持小蓋,障翳風雨,躬履塗泥,率先期門。光武所幸之處,輒先入清宮,甚見親信”。後來光武帝召陰興,欲封之,置印綬於前,陰興固辭曰:“臣未有先登陷陣之功,而一家數人並蒙爵土,令天下觖望,誠爲盈溢。臣蒙陛下、貴人恩澤至厚,富貴已極,不可復加,至誠不願。”事後,陰貴人問陰興不願受封的原因,陰興回答說:“貴人不讀書記邪?‘亢龍有悔’夫外戚家苦不知謙退,嫁女欲配侯王,取婦眄睨公主,愚心實不安也。富貴有極,人當知足,誇奢益爲觀聽所譏。”陰麗華聽了這些話後很高興。建武二十年,“帝風眩疾甚,後以陰興領侍中,受顧命於雲臺廣室,會疾瘳,召見興,欲以代吳漢爲大司馬”。陰興叩頭流涕,固讓曰:“臣不敢惜身,誠虧損聖德,不可苟冒。”陰興的言語非常真誠,聽者無不感動。終“建武、永平”之世,陰氏兄弟位不過九卿。陰麗華的表率作用及其兄弟的謙讓自抑,不但使陰氏家族得以保全,而且成爲輔佐漢家江山的一支重要力量。

馬貴人德冠後宮,即其人也”

封建時代,新皇登基,必定要冊立皇后,而皇太后向來在決定皇后的人選中起關鍵作用。陰麗華也不例外,在爲兒子明帝選皇后這件事上,她表現出了過人的眼光與才幹。由於皇后的個人品德往往關係到國家的興衰榮辱,陰麗華在決定皇后人選時,只注重未來皇后的品德,她慧眼識人,爲明帝選定了一個賢德的皇后。永平三年春天,大臣們上奏明帝,要求冊立皇后。這時的明帝后宮,生育了皇子的嬪妃至少有三人,除了賈貴人已經生育了日後的章帝,還有兩位嬪妃生育了千乘哀王劉建和陳敬王劉羨。除此之外,宮中還有一位陰貴人,雖然她此時尚未生育皇子,但她是皇太后陰麗華家族的女孩兒,而且非常受明帝的寵愛。馬貴人若要被立爲皇后,可以說是困難重重,馬貴人沒有生育子嗣,其時馬家也已衰敗,如果貿然立爲皇后,容易引起其它育有子嗣的嬪妃的家族的非議,也會招致朝臣的反對。所以明帝慎重其事,“帝未有所言”。皇太后曰:“馬貴人德冠後宮,即其人也。”明帝遂立馬貴人爲皇后。馬皇后在位期間,始終保持着勤奮、恭謹、儉樸的作風,並且嚴格約束馬氏外戚,更能對明帝有所勸誡,對朝政的得失有所匡正。《續列女傳》稱讚她“在家則可爲衆女師範,在國則可爲母后表儀”。

俗語常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通常站着一個偉大的女性。即使在封建時代的帝王之家也可得到有力的佐證。陰麗華雖然沒有在政治上有過多大作爲,但是她一生輔佐劉秀、劉莊父子二人,在劉秀父子統治時期,東漢出現了所謂的“建武、永平之政”的清明政治,陰麗華的功勞是不容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