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哥特式藝術風格 哥特式藝術特點

哥特式藝術風格 哥特式藝術特點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哥特式藝術,又譯作哥德式藝術,是一種源自歐洲法國的藝術風格起源時間是在12世紀,盛行時間13世紀至14世紀末期,到了15世紀時期,因爲歐洲文藝復興時代來臨而迅速沒落。

藝術簡介

哥特式藝術是十二至十六世紀初期歐洲出現的一種以新型建築爲主的藝術,包括雕塑、繪畫和工藝美術。這種建築風格,一反羅馬式厚重陰暗的半圓形拱門的教堂式樣,而廣泛地運用線條輕快的尖拱券,造型挺秀的小尖塔,輕盈通透的飛扶壁,修長的立柱或簇柱,以及彩色玻璃鑲嵌花窗,造成一種向上昇華、天國神祕的幻覺。

哥特式建築

哥特式建築的基本構件是尖拱(ogival,或稱尖拱券、尖券)和肋架拱頂(英語:ribbedvault)。哥特式建築的魅力來自於比例、光與色彩的美學體驗,即通過對光的形而上的沉思,通過對數與色的象徵性理解,使靈魂擺脫俗世物質的羈絆,迎著神恩之光向着天國飛昇。該種建築雖曾於歐洲全境流行,不過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一度頗爲被藐視。

1137-1144年,聖鄧尼斯修道院院長絮熱(Suger,1081-1151)主持了聖鄧尼斯修道院教堂(Abbey Church of s)的重建。聖鄧尼斯修道院教堂始建於8世紀晚期,以早期基督教時期的一位聖徒聖鄧尼斯(s,約258年卒)命名。絮熱立志要把這座在法國人心目中具有紀念碑性質的教堂建成全法蘭西的精神中心,激發法國人的愛國主義情感。由絮熱主持重建起來的這座聖鄧尼斯教堂被公認爲第一所哥特式教堂。

哥特式建築是以法國爲中心發展起來的。12世紀是法國哥特式的發生與發展的階段。13世紀,法國哥特式發展至純熟境地,夏特爾大教堂展示了早期哥特式向盛期哥特式發展的不同風格階段。夏特爾大教堂之後,法國興起大教堂建設高潮,哥特式盛期到來。蘭斯大教堂、亞眠大教堂和博韋大教堂等都是盛期哥特式的偉大作品。13世紀中葉以後,哥特式建築愈發向輕盈和繁飾發展。先後出現了輻射式(Rayonnant)、火焰式等晚期哥特式建築。法國哥特式也播及歐洲各地,並在各地形成不同的風格特徵。在英國有盛飾式(Decorated style)、垂直式(Perpendicular)。典型的德國哥特式則綜合了法國盛期哥特式和英國垂直式,以密集小尖塔令人目瞪口呆。意大利的哥特式則更多保留有古典和拜占庭的傳統。

哥特式藝術風格 哥特式藝術特點

  哥特式建築

哥特式繪畫

與哥特式建築不同,哥特式的繪畫以及雕塑都無法嚴格界定,甚至難以確定某些手法是哥特式的特殊造型語言,但是二者依然有豐富的發展。

在哥特式建築和哥特式雕塑出現大約50年後,哥特式繪畫風格在13世紀的時候開始展露,從羅馬式風格至哥特式風格的過渡並沒有明顯的界限,但是我們可以發現這一時期的繪畫風格較之於前更加沉悶,黑暗和情緒化。這種轉變在1200年左右始於英國和法國,1220年左右發展至德國,1300年至意大利。哥特繪畫主要以4種形式出現:壁畫,板畫,插圖和花窗玻璃畫。作爲早期基督和羅馬傳統的延續,在南歐壁畫一直被教堂作爲主要的圖像表述方式。

風格特徵

暗色調爲主,充斥着鮮血、死亡、絕望、詭異的氣息。繪畫人物通常臉色蒼白帶血,姿勢扭曲、詭異、驚悚。經常作用殘缺的翅膀、羽毛、鎖鏈等元素。而建築則多爲教堂,等具有宗教神祕性的事物。

 代表畫家

羅伯特·坎平

哥特式藝術風格 哥特式藝術特點 第2張

  哥特式繪畫

哥特式文學

風格特徵

充斥着神祕、陰森、恐怖的氣氛。

代表作家與作品

華爾普(Walpole)《奧藍託城堡》(The Castle of Otranto)

英國作家安·萊德克利夫(Ann Radcliff)的《奧多芙的神祕》(The Mysteries of Udolpho)(1794年),確立了哥特式小說的標準樣式。

英國作家M.G.路易斯(Matthew Gregory Lewis)的《僧侶》(The Monk)1796年

瑪麗·雪萊(Mary Shelley)的《科學怪人》。

愛倫·坡《厄舍府的倒塌》、《黑貓》。

法國作家加斯東·勒魯(Gaston Louis Alfred Leroux)《歌劇魅影》(Le fantôme de l'Opéra)

愛爾蘭作家布萊姆·斯托克(Bram Stoker)《德古拉》(Dracula)

美國導演蒂姆·伯頓《剪刀手愛德華》

哥特式音樂

風格特徵

哥特式音樂具有悲傷、抑鬱、深沉、觸動人心等生徵。浪漫主義運動中,哥特被認爲和黑暗、鬼魅、奇異相連,沉迷與對人類陰暗面的表現。

早期充斥着抑鬱厭世情調,音樂既冰冷刺骨,又帶着精細的美感,是對於一切傳統音樂的極端藐視。後期是對黑暗壓抑、死亡美學、宗教情結、唯美主義近乎邪惡的追求。它挖掘放大人類的感情,引發審美和思考的空間,把音樂引發的藝術欣賞上升到哲學思考,進而影響人們的價值體系。

代表音樂家

萊奧南(英語:Léonin)(約1159-1201年)

佩羅坦(約1170-123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