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伊麗莎白二世傳位給誰 伊麗莎白二世加冕典禮

伊麗莎白二世傳位給誰 伊麗莎白二世加冕典禮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伊麗莎白二世,英國女王,外文名英語:Elizabeth II,本名叫做伊麗莎白·雅莉珊德拉·瑪麗,1926年4月21日出生,1952年即位至今,是十六個英聯邦王國的女王及英聯邦的元首。

雖然傳統上女王不直接介入政治,但已經在位多年的女王是自丘吉爾以來所有首相的密友,再加上她與世界領袖們的良好關係,使得她所表達的每一點意見都會被首相們仔細斟酌考慮。

2012年,伊麗莎白二世低調迎來登基60週年紀念日,成爲英國曆史上第二位在位超過60年的君主。60年前,時年25歲的伊麗莎白·亞歷山德拉·瑪麗繼承英國王位,成爲戰後英國國王。60年來,伊麗莎白二世通過她端正的品行、嚴格的行爲操守爲全體國民樹立了一個典範。她在英國人心目中,是國家團結的象徵,而她也時常在一年一度的聖誕節廣播談話當中,鼓勵國民互相幫助及彼此團結。英國現任首相卡梅倫說:“她帶來一種國家穩定和團結的感覺,她是一個全國人民都可以認同的人,無論你是工黨,保守黨,自由民主黨,還是無黨派人士。”

伊麗莎白二世傳位給誰 伊麗莎白二世加冕典禮

  伊麗莎白二世

獨特的個人性格

作爲君主,伊麗莎白二世儀態莊重,一絲不苟,而且總是非常嚴肅。她從來不打哈欠,也從來不會顯得坐立不安。女王從未接受過媒體採訪,因此除了少數曾與女王對話過的外國元首外,很少有人知道她的政治立場與觀點。女王的着裝十分保守,並以老百姓能清楚看見她爲準則,她很少改變自己的外型。

雖然女王經常出席各種文化活動,但據稱她在私人時間內對藝術不太感興趣,寧願將整個晚上的時間花在拼板遊戲上也不願從事其他藝術活動。女王喜歡賽馬人所共知,她到馬場時會下注。看賽馬時,她從不掩飾緊張心情,就跟普通馬迷一樣會高舉雙臂,爲心儀馬匹打氣。

外交場合上女王非常正式,與她會面時的禮儀繁多。任何較親密的交流,例如觸碰,都是不被允許的。因此,前澳大利亞總理基廷在一次女王訪問澳大利亞時輕輕摟着女王的腰,儘管他個人辯稱是一種對長者的尊重表現,亦被保王派指爲“對女王不敬”。

理論上,當面見女王時,男士需深深鞠躬,女士則需行屈膝禮,而託尼·布萊爾夫人切麗·布萊爾曾有冒犯之舉。1997年,切麗·布萊爾首次前往巴爾莫勒爾堡,在晉見女王時不僅沒向女王行屈膝禮,還穿長褲沒穿裙子。據稱,這事令女王深覺受到冒犯。另外,會見女王時亦不應該主動上前與她握手,除非她先伸出手。

伊麗莎白二世從來不說粗俗的話。只有一天早晨,她突然被一個闖進白金漢宮的陌生人驚醒。她曾兩次偷偷按動警報的電鈕,竟然沒有一個警察聽見。那人一直走進她的房間。女王儘管心裏緊張,但仍然保持冷靜,爲了穩住這個不速之客,她還同其聊天。當她的保鏢前來時,其中一位當着女王的面整理了一下領帶結。女王十分生氣,高聲叫喊道:“他媽的,快滾蛋!”

私底下的女王其實非常平易近人,並且真心關切爲她工作的侍從們,據稱女王對她的侍女們及侍從們的名字記得非常清楚。很多應邀參加過王室活動的人告訴媒體,其實女王很有幽默感,很喜歡別人說笑話,很會模仿名人,也經常會捧腹大笑。

出色的王室管理能力

100年前,英國曆史學家沃爾特·白芝浩曾寫道:“王室的神祕感就是它的生命,我們決不能讓陽光驅散那種魅力。”無疑,今天的英國王室的神祕光環正在逐漸淡化,但是,在女王的領導下,新的活力正在注入。

包括女王丈夫菲利普親王在內,許多人都把英國王室視爲一個“家族企業”,而作爲執掌“家族企業”的女“CEO”,已屆85歲高齡的女王近年來逐步實現着她對這個“企業”的“經營理念”。英國廣告專家大衛·克爾肖認爲,英國王室經營之道堪比哈佛商業案例教程。2010年舉行大婚的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就是英國王室推出的最新品牌。在經歷了查爾斯—戴安娜品牌的失敗後,英國王室傾力把威廉王子夫婦打造成爲親民、現代化、與時俱進的象徵。

伊麗莎白二世傳位給誰 伊麗莎白二世加冕典禮 第2張

  伊麗莎白二世

而在這場重新定位王室的運動中,女王顯示出了對各種媒體傳播形式的充分運用。登基之初,女王就確立了每年在聖誕節前夕發表電視講話的慣例。查爾斯王子出生後,英國媒體首次獲准對王儲的命名儀式進行了電視轉播。女王還是首位在王宮內引入攝像頭的英國君主。

最近幾年,女王先後開通了她的YouTube頻道、推特賬號等。2010年10月,女王還在圖片共享網站Flickr上開通了賬號,公開了英國王室的600多張珍貴相片,其中包括英國王室成員的生活照、結婚照和一些此前從未公開的老照片。白金漢宮的一位新聞發言人表示:“如果你們留意的話可以發現,女王一直是一個與時俱進的人。她總是一位變革的先鋒,但她同時又恰到好處地保留了傳統的東西。”

作爲王室家族的家長,女王也一直身體力行使王室適應時代的變化。儘管女王的形象嚴謹、保守,但事實上她的一生中有無數次率先打破傳統。登基後不久,女王和丈夫菲利普親王首次開始在白金漢宮舉行小型的非正式午餐聚會,招待傑出的民間人士。上世紀60年代,英國王室製作並公開了第一部有關王室生活的紀錄片《王室家庭》。1962年,女王還在白金漢宮中開闢了一個新的展廳,專門展覽王室的收藏,這是白金漢宮有史以來第一次向普通民衆開放。這些開放的舉措拉近了王室與普通人之間的距離,但與此同時,白金漢宮不得不在王室過度曝光和保持低調之間尋找平衡。上世紀80年代末,媒體披露了王儲查爾斯與王妃戴安娜的不和,掀開了遮掩着王室家庭事務的帷幕,此後,女王子女們的婚姻問題不斷見諸報端。1992年成爲了英國王室的“災難之年”。在那一年,查爾斯王子和安德魯王子先後與妻子分居,安妮公主的婚姻正式破裂,溫莎城堡還在一場火災中部分受損。面對輿論對王室的批評,女王顯示出坦然的態度,她表示,批評是難以避免的,但她希望這些批評能夠“帶着幽默、溫和和理解”。

卓越的政治能力

在英國君主立憲的政體之下,英國國王雖然是國家名義上的最高元首,但是並不具有實際的政治權力,儘管如此,伊麗莎白二世卻憑藉她獨特的個人魅力和能力在英國乃至國際上發揮着獨特的作用。60年來,伊麗莎白二世曾出訪海外300多次,在英國各地訪問2.5萬多次。她每天的日程都被安排得滿滿的,還要頻繁地接待來訪使節以及出國訪問。她每週要與首相舉行一次會晤,討論國家事務,但她從不試圖影響英國政治,也不會在公開場合發表任何未經英國政府認可的政治觀點。60年來,英國先後經歷了12任首相,每一位首相都對女王給予高度評價。

從丘吉爾到卡梅倫,她尊重他們的政治思想,同時在很多方面也堅持自己的看法。其中,她爲了加冕儀式而和丘吉爾的刃隕論戰最值得稱道。

20世紀50年代,電視媒體興起。英國廣播公司希望能夠承擔起女王加冕儀式的直播,一方面可以讓更多的英國民衆參與到這項盛事當中,另一方面也可以藉此提升集團的影響力。可是,保守的議會和政府以直播價格昂貴、覆蓋面有限和圖像不夠清晰爲由拒絕攝像機進入西敏寺教堂。經過多次磋商和討論之後,已經即位但尚未加冕的女王扔給了首相一句:“這是我的加冕儀式,不是內閣的!”丘吉爾只好讓步,英國民衆得以看到英國廣播公司的女主播西爾維婭·彼得斯從現場發回的報道:“幾分鐘後,我們的女王就要從白金漢宮出發去西敏寺教堂。從現在開始到下午5點,我們將和您共同分享這一重要事件的每一個環節。”

當首相撒切爾夫人因黨內失勢而被迫下臺時,英國議會一片混亂,女王憑藉個人的影響力,成功穩定英國局勢。而當加拿大一度試圖擺脫英國王室時,女王也曾巧妙地發揮個人魅力,從中斡旋。上世紀70年代,女王隱約感覺對時任加拿大總理的特魯多而言,英國王室已變得“沒有意義”。

1980年,加拿大官員被派往英國倫敦,討論加拿大憲法修改的問題,竟然發現“英國女王比其他英國官員都更加了解加拿大的憲法”。最終,這次憲法修改除去了英國議會在加拿大憲法中的角色,卻保留了英國君主的獨特位置。在個人回憶錄中,特魯多這樣寫道:“女王是支持我修改憲法的。我不僅被她在公開場合裏呈現的優雅所吸引,也被她在私人談話中展露的睿智所震撼。”

伊麗莎白二世傳位給誰 伊麗莎白二世加冕典禮 第3張

  伊麗莎白二世

幾乎每一位與她工作過的首相都給予女王極高的評價。自她登基的那天起,她每天平均花3個小時在國事上,閱讀各個部門和首相府送來的文件。正因如此,她可以向首相提供許多有益的忠告;而首相必須每週會見女王,這種會面是十分正式且嚴肅的。對首相來說,與女王的會面可能要比接收下議院質詢更加重要,因爲首相給女王的彙報往往更加詳細、坦誠。即使是反對君主制的首相們也十分看重與女王的會面。前首相托尼·布萊爾就曾表示,女王的建議之所以有價值,是因爲她超人的精明和對世界事務的獨特觀察。

雖然傳統上女王不直接介入政治,但已經在位多年的女王是自丘吉爾以來所有首相的密友,再加上她與世界領袖們的良好關係,使得她所表達的每一點意見都會被首相們仔細斟酌考慮。英國大部分人都經歷過這位君主,而在真正發生重大變遷的年代,女王始終是力量和穩定的源泉。這話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大多數英國民衆的心態———他們把她當做祖母和國家的象徵。連現任首相卡梅倫也是如此,因爲在他出生的那一年,女王已經執政了14年。

雖然經歷過風風雨雨,但60年似乎一轉眼就過去了。已經85歲高齡的女王在她繼位60週年之際通過白金漢宮發表聲明,明確表示自己還沒有退位的打算。她將繼續擔任女王,“把餘生都奉獻給國民”。她和丈夫愛丁堡公爵的婚姻也邁入了第65個年頭,他們在2月5日這天一起去諾福克郡桑德林漢姆皇家莊園附近的教堂,參加禮拜活動。女王走在前頭,90歲的公爵在她旁邊站成一棵樹的姿勢,就像過去一樣。

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在慶祝伊麗莎白二世登基60週年紀念會上發表聲明說:“有時你會聽到人們說,君王只是件閃耀的飾品,或只是國家生活的點綴。這是對憲法的誤解和對女王的低估。就我與這個國家大多數民衆而言,她總是在我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