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皇太極的“伐大樹”戰略具體是怎樣的?他是如何落實戰略的?

皇太極的“伐大樹”戰略具體是怎樣的?他是如何落實戰略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皇太極,接下來跟着本站小編一起欣賞。

我國古代歷史上,皇太極爲取代大明所制訂的“伐大樹”戰略無疑是極爲成功的陽謀。

天啓七年,坐穩了汗位的皇太極率領大軍進攻大明在遼東的最後屏障寧錦防線,結果在寧遠、錦州城下碰得頭破血流。

寧錦之戰的慘敗,令皇太極深刻的認識到八旗軍戰力的強悍並不能扭轉己方相對於大明在人力、物力、財力上的巨大劣勢,更爲嚴重的是,只要內部穩定下來,大明早晚能運用人力、物力、財力上的巨大優勢平定遼東。

經過深思熟慮,皇太極在范文程等帶路黨的幫助下制定了取代大明的“伐大樹”戰略:取燕京如伐大樹,需從兩旁斫削,則大樹自僕。

皇太極的“伐大樹”戰略具體是怎樣的?他是如何落實戰略的?

既然是“伐大樹”,那麼只用好八旗軍這一把刀是不行的,所以,皇太極決定向大明“借用”流寇這把刀。

其實,大明在崇禎九年、崇禎十年、崇禎十三年分別有三次機會可以毀掉流寇這把刀,結果都因崇禎帝自亂陣腳而失敗。

崇禎九年,孫傳庭於陝西黑水峪擒獲寇首高迎祥,洪承疇、盧象升正在集中兵力力圖全殲李自成、張獻忠等其他流寇。

爲了避免流寇被全殲,皇太極於同年五月令阿濟格等將領率大軍在襲擾宣、大重鎮後轉掠京師附近。

面對阿濟格的大軍,崇禎帝不僅沒有認真分析其意圖,反而自亂陣腳,先是令盧象升、洪承疇率軍赴宣、大布防,後又令盧象升率軍赴京師勤王,結果導致李自成、張獻忠等部在明軍主力被調離後迅速發展壯大。

皇太極的“伐大樹”戰略具體是怎樣的?他是如何落實戰略的? 第2張

崇禎十年,經過多年戰爭的鍛鍊,明軍正處於戰力的巔峯,在洪承疇、孫傳庭、盧象升的率領下,明軍幾乎全殲了李自成、逼降了張獻忠,其他大小流寇紛紛接受招安。

正當明廷準備下令全殲李自成、調兵赴谷縣擒拿張獻忠之時,皇太極令多爾袞、嶽託分率大軍入關,表面上擺出了進攻大明京師的姿態,其實是想吸引明軍主力勤王。

結果,崇禎帝再一次自亂陣腳,先是掉盧象升率領宣、大精兵,然後又放棄了全殲李自成、擒拿張獻忠的計劃,結果導致李自成、張獻忠等流寇死灰復燃。

崇禎十三年,見識到盧象升、孫傳庭、洪承疇麾下明軍真實戰力的皇太極,爲了避免八旗軍撤離後李自成、張獻忠等流寇再被剿滅,決定將明軍主力引誘到關外殲滅。

皇太極的“伐大樹”戰略具體是怎樣的?他是如何落實戰略的? 第3張

當年五月,皇太極令多爾袞率軍包圍錦州,崇禎帝不知是計,匆忙命洪承疇率領十三萬明軍主力出關,結果遭遇慘敗。

鬆錦之戰慘敗後,明軍再也無力遏止流寇的發展壯大,而皇太極手中的兩把刀卻變得鋒利無比,不斷斫削大明這顆半天大樹,四年後,大明這個參天大樹轟然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