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會子的讀音 會子和交子

會子的讀音 會子和交子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8.1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會子,南宋貨幣。

簡介

於高宗紹興三十年(1160年)由政府官辦、戶部發行,仿照四川發行錢引的辦法發行。會子是宋朝發行量最大的紙幣,也稱作“便錢會子”(即匯票、支票),紹興五年(1135年)下詔禁止寄付兌便錢會子出城,因受到反對,次日取消。紹興三十年(1160年)二月,錢端禮爲臨安太守,將會子官辦,“許於城內外與銅錢並行。”

 發行

紹興末年,南宋政府銅錢緊缺,開始以票據“會子”應付開支,先在臨安地區使用,叫“東南會子”。

紹興三十年(1160年)二月,錢端禮爲臨安太守,仿照四川發行的交子,將會子官辦,“許於城內外與銅錢並行。”南宋正式成立行在會子務,發行會子,分一貫、二貫、三貫,在東南各路流通,又稱“東南會子”。由戶部侍郎錢端禮主持該事,會紙取於徽、池,續造於成都、臨安,“仍賜左帑錢十萬緡爲本。”

政府發行會子後,經反覆嘗試,最後訂立“錢會中半制”,即政府開支以一半銅錢、一半會子支付。實行“錢會中半制”是爲了維持會子信譽,防止貶值。部分地區,如兩浙東西路、江南東西路、湖南等,亦發行會子,逐漸流行,成爲主要貨幣,銅錢開始消失,人們也用會子標價。

孝宗時軍費膨脹,政府進一步增發紙幣。增發的紙幣無法全部在臨安兌換銅錢,政府下令“都督府會子”(又叫“淮南交子”)和“湖北會子”分別在建康和鄂州兌錢,以免加深臨安錢荒,防止其他地方的會子流入京城。孝宗一度下令江北不可使用東南會子,但此舉妨礙商人貿易,後來江北亦可使用東南會子,但不可兌換銅錢。

孝宗隆興元年(1163年),又造二百文、三百文、五百文會。洪适在《戶部乞免發見錢札子》中說:“小郡在山谷之間,無積鏹之家,富商大賈足跡不到,貨泉之流通於鄘肆者甚少,民間皆是出會子往來兌使。”

時值宋金戰爭期間,金海陵王完顏亮率領大軍南下,鈔票不斷印製,不數年發生貶值現象。到乾道二年(1166年)十一月十四日爲止,共發行一千五百六十幾萬道(貫)。乾道三年(1167年)十二月,下詔出內庫銀二百萬兩以500萬新會收換舊會,收舊會子焚棄。隔年定三年爲一界,每界以一千萬貫爲限。

南宋起初盡力維持“錢會中半制”,不輕易改變比率,但銅錢騰貴,政府先在收入方面於棄“錢會中半制”,提高會子比率,甚至全由會子繳納。由於銅錢收入減少,開支方面無法維持中半制,唯有全用會子。會子價值雖跌,卻逐步取代銅錢成爲主要貨幣。會子可用作繳納兩稅、折帛錢,故農民也使用會子,紙幣發展迅速。

會子的讀音 會子和交子

  南宋會子

寧宗嘉泰三年(1203年)杭州會子庫設置監官。開禧三年(1207),南宋發行會子的金額平均相當於其賦稅收入金額的82%。嘉定二年(1209年),會子的流通額度是一億一千五六百萬貫,已經高達乾道四年的11倍。嘉定十一年(1218年)又增印五百萬道作抗金軍費。

隨着會子發行量的逐漸增多,爲防止僞鈔的流通,會子的發行有分界之說,分界即期限。乾道四年始有分界,會子分界發行後,三年爲一界,舊會子收回,但未嚴格執行。淳佑七年(1247年)甚至規定第17、18界會子更不立限,取消了分界發行辦法,最後造成了通貨膨脹,十八界會子二百貫甚至買不到一雙草鞋。

另有鉛錫會子,是出賣鉛錫給政府後所得的取錢憑證。史料上載的會子還有錢會子、寄附錢物會子等。

 貶值

理宗紹定三年(1230年)以後,有李全之亂,隔年有蒙古帝國兵攻川、陝,到了紹定五年會子高達三億二千九百多萬,增加33倍,僞造紙鈔更多。淳祐五年(1245年)又有大量軍需。淳祐六年(1246年)各界會子共計六億五千萬貫。淳祐七年(1247年),會子已達惡性膨脹的現象。淳祐九年(1249年)會子每貫合銅錢六百文足錢。景定五年(1264年),賈似道當國,又發行“見錢關子”,取代貶值過甚的會子,每貫摺合銅錢七百七十文。元兵南下後,會子與關子皆被鈔所取代。

會子的讀音 會子和交子 第2張

  會子

概貌

南宋時期通行的“會子”印樣,名爲“行在會子庫”。“行在會子庫”中的“行在”,指的是當時的首都臨安,即今之杭州。會子庫即原會子務,是主管會子的機構。該版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爲銅質版材,豎長方形版面,長17.4釐米,寬11.8釐米。版面正中橫書“行在會子庫”五個大字。上部左邊刻“大壹貫文省”,右邊刻“第壹佰拾料”,中間方框內刻有“敕僞造會子犯人處斬,賞錢壹阡貫。如不原支賞,與補進義校尉。若徒中及窩藏之家能自告首,特與免罪,亦支上件賞錢,或願補前項名目者聽”五十六個字。印版下方爲山泉花紋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