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司馬懿之所以不在攻打蜀漢,主要是因爲哪三個原因?

司馬懿之所以不在攻打蜀漢,主要是因爲哪三個原因?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9.3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諸葛亮去世之後,司馬懿爲何終生不曾伐蜀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原因總結如下三點:

1、諸葛亮不是司馬懿唯一的敵人

司馬懿多次和諸葛亮戰場對陣,最終耗死了諸葛亮。可是他的老闆曹睿卻依然對他有所忌憚,不過也難怪,老曹家的人疑心都重。從曹操到兒子曹丕,孫子曹睿都是如此,並不光針對司馬懿,而是針對所有人。

敵人1:曹睿

諸葛亮北伐,魏國上下都認爲,能和諸葛亮較量一下的只有司馬懿。需要司馬懿擋住蜀軍,曹睿就給了司馬懿兵權;諸葛亮一死,曹睿就給他升官當了太尉,同時也奪了他兵權。

公元239年曹睿才死,在那之前,魏國打哪裏不打哪裏,司馬懿說了都不算。

公元238年的時候,遼東半島的公孫淵造反,司馬懿又被委以重任,帶兵征討。(司馬懿走了一輩子老曹家的套路。)

徵遼東,得勝歸來之後,曹睿身體不行,不得不安排後事,他把皇位交給了7歲的義子曹芳,由司馬懿和曹爽輔政。曹爽任大將軍,司馬懿任侍中、持節、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司馬懿這匹老馬就是勞累的命啊!)

司馬懿之所以不在攻打蜀漢,主要是因爲哪三個原因?

敵人2:孫權

遼東的事兒讓曹魏和孫吳結仇,結果

公元241年四月,孫權攻魏,六月,司馬懿統軍增援,吳軍退。

公元243年九月,司馬懿再次率軍徵吳,旅途勞頓,無功而返。

曹魏和孫吳打仗,自然就沒空和蜀漢較勁了。

敵人3:曹爽

魏國朝中,司馬懿大事小情都得和曹爽商量着來,處處被掣肘。司馬懿被曹爽這個草包壓制,着實非常難受。

司馬懿之所以不在攻打蜀漢,主要是因爲哪三個原因? 第2張

公元247年,有名無權的太傅司馬懿裝病,麻痹對手曹爽。公元249年,裝病三年的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事變,誅殺曹爽,奪回大權,老馬終於翻身做主人了。

到此爲止,他的權力才達到巔峯,司馬懿說啥都算,說打誰就打誰。

可是,又出現了新的敵人。

敵人4:內部勢力

司馬懿爲了斬草除根,幾乎殺光了曹操的那些“曹子曹孫”,尤其是曹爽的家族幾乎都被屠戮殆盡。

但是,許多魏國的地方勢力就非常不滿,比如王凌。公元251年,王凌不滿太傅司馬懿專擅朝政,聯合兗州刺史令狐愚謀立楚王曹彪爲帝,事泄自盡,時年八十歲,被夷滅三族。

曹家的事業被司馬家搶走了,老曹家的人當然不滿了,各種勢力都在鬧騰。毌丘儉文欽之叛(255年正月)及諸葛誕之叛(257年五月—258年二月),搞得魏國不得安寧。

俗話說,攘外必先安內,這內政都沒搞好還怎麼去打蜀國啊。

敵人5:時間

公元251年8月,司馬懿就去世了。在時間面前,再陰狠的角色都要低頭認錯。

雖然司馬懿死了,但是他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都很猛,幾乎完全繼承了他的才能,最後還是把蜀國給消滅掉了。

原因二、蜀國易守難攻

三國之時,蜀國這麼小的地盤,其他兩個國家爲什麼不早點把它吃掉呢。原因就是,地形險惡,攻下來得不償失。(李白的《蜀道難》所言不虛。)

除了地形之外,蜀軍也有能打仗的厲害角色,比如“繼丞相之遺志,討篡漢之逆賊”的姜維也是個非常難纏的角色。

要想攻取蜀國,肯定要花費很大的代價,況且魏國內部破事兒也多,不管是曹家哪位大佬,都不會選擇在那段時間侵略蜀國。

司馬懿之所以不在攻打蜀漢,主要是因爲哪三個原因? 第3張

原因三、拖字訣

諸葛亮和姜維之所以要不斷北伐,就是因爲蜀國貧弱,拖不起,只有不斷北伐拓寬疆域才能生存,否則蜀國早晚要滅亡。

所以,另一方面,對於魏國來說,只要拖下去,就能贏,何必要過早消耗自身力量呢!

蜀國不斷北伐,那就讓他伐過來嘛,魏國只要守住就行。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攻城比守城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有時候“戰略”這兩個字聽起來高大上,其實也很簡單,只要跟對方的戰略反過來就行了。

戰略上看,蜀國北伐越頻繁,內部消耗越大,矛盾也會越來越大,雪崩是遲早的事兒,不必急於一時。

司馬懿跟諸葛亮較勁用的就是拖字訣,諸葛亮死後,這個口訣依然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