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爲了防止舞弊,唐宋兩朝都想出了哪些辦法?

爲了防止舞弊,唐宋兩朝都想出了哪些辦法?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們常說,中國古代的經濟、科技、文化、藝術等多個層面是在唐宋時期到達頂峯的,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科舉制是我國曆史上關於通過考試選拔官員的一項制度,它的影響力從隋朝創立這個制度開始,就延續至今。

科舉制從創立時起,也並非一帆風順,它是用來取代隋朝以前由貴族之間互相舉薦官員慣例的一種制度,讓寒門、平民有機會進入官場,自然會被既得利益階層,也就是貴族們的抵制。

隋朝創立科舉,唐朝發展科舉,宋朝完善科舉,經過幾百年時間,它才慢慢成爲較爲公平的,且爲大多數認可的制度。

要想讓科舉相對公平,就要排除掉選拔者的主觀意識和選擇權,而從制度和技術上儘可能地去排除這種干擾,是由唐朝和宋朝分別完成的。

其中最最重要的有兩點,唐朝開創了“糊名”制,宋朝開創了“謄錄”制。

爲了防止舞弊,唐宋兩朝都想出了哪些辦法?

先來說說“糊名”,唐朝時的科舉,最早是考生的姓名、籍貫等,在考卷上向考官公開,這樣的話,就給了考官從主觀上把名額傾向於親朋好友的最大可能。

因此,唐朝初期,參加科舉的考生的身份、背景和社會關係在科舉中的重要性,要遠遠大於才華,這當然不公平,直到武則天開始關注科舉。

武則天時期,因爲貴族階級對她的反對和顛覆,迫使這位中國有史以來唯一的女皇帝通過各種方式從寒門和平民中選拔人才,以用來抗衡反對派。

而武則天對於底層人才的選拔,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由舉薦制延伸出來的“試官”制,就是不管誰給她舉薦的人才,不管才華如何,資歷和來歷如何,先給個官做,在實際工作中慢慢考覈。

另一種就是科舉制了,但武則天爲了防止貴族階層把考中的名額都給了自己的親朋好友,發明了“糊名”制。

“糊名”制起源於某次科舉考試,重視人才的武則天在洛陽親自參與最後的選拔工作,但她從考官經過篩選後提交的考卷中,發現了許多不太合格的考卷。

其實就是相當多的考生的文章作得相當差,卻被考官選中,最後送到武則天面前,武則天無論怎麼選,都只能選出庸才,而非人才。

如此,武則天心中有數了,這中間少不了徇私舞弊,根子主要就在考官知道文章是哪個考生寫的,有了傾向性的篩選。

武則天也沒辦法,她可沒時間去參與初選,去研究所有考生的文章,只能吃個啞巴虧,然後想辦法限制,讓往後的科舉考試能公平一些。

武則天想出的辦法就是“糊名”,《隋唐嘉話》中記載:

武后以吏部選人多不實,乃令試日自糊其名,暗考以定等節。判之糊名,自此始也。

這種辦法的推出,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考官憑藉姓名,而不是文章的好壞來篩選的可能。

這項制度,一直到今天的高考,都還在沿用,現代參加高考的考生,在試卷上只需要填寫考號的制度,就是從武則天發明的“糊名”制改進而來。

不過,這種辦法在唐朝或武周時期,對科舉考試的公平性來說,並不完整。

爲了防止舞弊,唐宋兩朝都想出了哪些辦法? 第2張

因爲,考官雖然在“糊名”制下,失去了直接通過考生姓名作弊的可能,卻還能從筆跡上判斷出文章是不是熟人作出的。

所以,直到唐朝滅亡,唐朝時的科舉制依舊弊病重重,“糊名”制沒能完全改變科舉考試中的徇私舞弊。

到了宋朝的宋真宗執政時期,更加重視從科舉考試中選拔人才的宋朝執政者,又在“糊名”制的基礎上,推出了“謄錄”制。

“謄錄”制就是所有考生的文章,全部重新由專人抄錄一次,然後再交給考官篩選。

這樣一來,考官看到的文章,即無從知道考生的姓名,也無法從筆跡中判斷是否是誰,只能憑藉文章的好壞來審覈和選拔,徇私舞弊的可能性被大大降低。

再加上從宋朝開始,對考生試圖夾帶作弊參加考試的嚴格控制,及考題保密性的嚴格控制,科舉的弊端基本被消除。

至此,科舉考試的公平性纔開始有了符合絕大多數人利益的保障,不論權貴、寒門、平民,任何階層,都能相對公平地參與到科舉考試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