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川藏茶馬古道經歷了哪些變化?茶馬古道介紹

川藏茶馬古道經歷了哪些變化?茶馬古道介紹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6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川藏茶馬古道經歷了哪些變化?其實歷史上的茶馬古道並不只一條,它是以川藏道、滇藏道與青藏道(甘青道)三條大道爲主線,在這三條茶馬古道中,川藏道是開通時間最早,運輸量最大,歷史作用也最大的大道。

漢代

四川古稱“天府”,是中國茶的原產地。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四川已將茶作爲商品進行貿易。當時,蜀郡的商人們常以本地特產與大渡河外的犛牛夷邛、莋等部交換犛牛、莋馬等物。茶作爲蜀之特產應也在交換物之中。這一時期進行商貿交換的道路古稱“犛牛道”,它可算是最早的“茶馬古道”。

這條最早的茶馬古道,實際上即“南方絲綢之路”的第一段,只不過“南絲路”由成都、邛崍至旄牛縣後,進入康、瀘地區,而是轉向南,西昌地區,然後進入雲南,再通往印緬。

唐宋

川藏茶馬古道經歷了哪些變化?茶馬古道介紹

唐代,伴隨文成公主下嫁而興起的唐蕃政治、經濟、文化大交流,使吐蕃出現“漸慕華風”的社會風氣。唐人飲茶之習也被傳入吐蕃,逐漸成爲社會風習。

宋時,中央政府正式與藏區建立起了“以茶易馬”的互市制度,隨着茶馬貿易的加強,茶馬古道亦隨之有了較大的展拓。這一時期的茶馬大道主要爲“青藏道”,即通常所說的“唐蕃古道”。唐蕃古道在前期主要是一條政治交往之路,後期則成爲漢藏貿易進行茶馬互市的主要通道。這條茶道一直延續至今,經由這路輸往藏區的川茶被稱爲“西路茶”。

明清

元代,西藏正式納入祖國版圖,爲發展西藏與內地之間的交通,元政府在藏區大興驛站,於朵甘思境內建立19處驛站,從而使四川西部與西藏間的茶馬大道大大延伸。明朝特別重視茶在安定藏區、促進國家統一中的作用,政府制定了關於藏區用茶的生產、銷售、販運、稅收、價格,質量、監察的一系列法規和制度,抑制茶商投機倒把。於是,四川不僅是邊茶的主要生產地,而且成爲了“茶馬互市”的最主要貿易區。

明代川藏茶道分爲“南路”(黎碉道)和“西路”(鬆茂)道兩條。

“南路”茶道中,由邛崍、雅州至打箭爐段又分爲兩路:一路由雅安經榮經,逾大相嶺至黎,經瀘定沈村、磨西,越雅加埂至打箭爐,因其是自秦漢以來就已存在的大道,故名爲“大路”;另一條是自雅安經天全兩河口,溯昂州河,越馬鞍山(二郎山),經巖州,過大渡河,至烹壩,到打箭爐。因系山間小道,故又稱爲“小路”。由這兩條路上運輸的茶,分別被稱爲“大路茶”與“小路茶”。

自打箭爐至西藏的茶道路線是:打箭爐北行,經道孚、章古(爐霍)、甘孜,由中扎科、浪多、柯洛洞、林蔥(原鄧柯縣)至卡鬆渡過金沙江,經納奪、江達至昌都。然後經類烏齊、三十九族地區(丁青、巴青、索縣等地),至拉薩。由於這條路所經大部分地區爲草原,適合大羣馱隊行住,故自明至清,一直是川藏茶商馱隊喜走之路。

“西路”茶道:由灌縣沿岷江上行,過茂縣、松潘、若爾蓋經甘南至河州、岷州,轉輸入青海。

川藏茶馬古道經歷了哪些變化?茶馬古道介紹 第2張

清代,四川在治藏中的作用大大提高,四川與西藏關係的密切,進一步推動了川藏“茶馬貿易”。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在打箭爐(康定)設立茶關。之後,又於大渡河上建瀘定橋,開闢直達打箭爐的“瓦斯溝路”。原由碉門(天全)經兩河口、昂州河、嵐安、烹壩、打箭爐的茶道,改爲天全-兩路口-門坎山-馬鞍山-瀘定橋-打箭爐一線。嵐安口岸由此衰敗。打箭爐成爲川茶輸藏的集散地和川藏大道的交通樞紐。清代打箭爐至昌都的南、北兩條茶馬大道是:

南路大道:由打箭爐經裏塘、巴塘、江卡(芒康)、察雅至昌都。由於這條路主要供駐藏官兵和輸藏糧餉來往使用,故習慣上稱之爲“川藏官道”。但實際上此道也經常是茶商馱隊行經之路;

北路大道:由打箭爐經道孚、甘孜、德格、江達至昌都。此道原爲明代川藏茶馬古道的大道,是運茶馱隊主要行經的道路,故習慣上被稱爲“川藏商道”。

兩道匯合於昌都後,由昌都起又分爲“草地路”和“碩達洛鬆大道”兩路,至拉薩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