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鍾會之亂的具體經過是怎麼樣的?劉寔爲何能預判?

鍾會之亂的具體經過是怎麼樣的?劉寔爲何能預判?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鍾會之亂的具體經過是怎麼樣的?劉寔爲何能預判?他在鄧艾、鍾會討伐蜀漢前夕,成功預測出,倘若蜀國被滅,那鄧艾和鍾會就都回不來了。聽上去有些玄乎,但事實的確如此,今天小編就爲大家詳細盤點下事情的來龍去脈。

1、劉寔是誰

劉寔是漢章帝(東漢第3位皇帝)第5個兒子劉壽的後代。參考劉備的出身,皇親國戚也未必一定錦衣玉食。劉寔就屬於這類。他的父親還在斥丘縣當過縣令,但家庭依舊貧苦。劉寔小時候只能靠販賣牛衣(牛過冬禦寒的織物)來養活自己。不過他非常好學,即使在市集上練攤,口中也不忘背誦詩書。

待到成年,他不僅知識廣博,而且品德高尚,被當地推舉孝廉的官員舉薦,但劉寔偏偏不去。在隋代以前,舉孝廉是平民階層唯一的上升通道。

劉寔放棄了推薦,卻不代表沒有這方面的想法。他以小吏的身份跑到洛陽,硬生生憑藉自己的才華逐步升遷,最後歷任河南尹丞、尚書郎等官職。

魏國伐蜀那年,他正好是司馬昭的軍事參謀。很多人認爲伐蜀太過冒險,不免憂心忡忡,四處打探到底勝算幾何。劉寔看到同僚的焦慮,微笑着說出了文章開頭的那句話。衆人不解,問:鍾會和鄧艾二位將軍爲何回不來呢?劉寔笑而不答,但事實證明了他的先見之明。

鍾會之亂的具體經過是怎麼樣的?劉寔爲何能預判?

2、崇讓論

劉寔之所以精準預判了鍾會之亂,就是因爲他看到了“九品中正制”的缺陷。九品中正制設立的最初目的是爲了從基層爲曹魏政權源源不斷地輸送人才,其核心思想與漢代的“舉孝廉”政策類似,是隋朝設立科舉制度之前,中原政權最重要的官員選拔制度。

但無論是九品中正制還是舉孝廉,判斷人才的標準取決於官員。而中國又是人情社會,如果官員在舉薦人才的時候夾雜了私情,勢必會造成近水樓臺先得月的情況。

有感於此,劉寔寫出了頗有政治理想主義色彩的文章——《崇讓論》。他認爲當下的推薦制度並不完善,被推舉者的德行與學識是由推舉官員說了算的,不能完全代表真實水平。

而且極容易造成裙帶關係氾濫,讓有才華有道德的人被迫日益減少。那麼如何進行完善呢?以劉寔的眼光當然不會想到幾百年後可以通過考試選拔人才,他提出的改善之法就是:讓!

“讓”字的歸根結底還是風評,一個人的才華與道德水平不由推舉官說了算,而是由大家說了算。當職位出現空缺時,朝廷肯定會指定人員進行填補,那麼這個被指定的人就要推辭不做。

在推辭的同時,這個人還要舉薦一個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目標。繼而是第二個被指定的人員推辭、之後是第三個……一圈下來,同僚推舉次數最多的那個人說明德才兼備,可以勝任此職位。

這種方式保證了每個職位都是由衆望所歸的人來坐,保證了公平、公正、公開。以劉寔的標準,鍾會就處於及格線之下。鍾會有學識,但爲人高傲,做事心狠手辣且腹黑,得不到同僚的認可。這樣的人獨自在外統領大軍,出事是遲早的。

事實證明,劉寔對鍾會的預判十分精準。首先,蜀國滅亡完全是鄧艾奇襲之功,這對於主統帥鍾會來說難以忍受;其次,作爲司馬懿的好學生,他對司馬昭並不服氣,認爲自己手下兵力與姜維合在一處,完全有反叛的底氣。

而司馬昭對於鍾會也不是完全信任,否則就不會親率大軍駐紮長安,甚至還要親臨成都。最終,鍾會反了。

3、意外的結局

鍾會之亂的具體經過是怎麼樣的?劉寔爲何能預判? 第2張

從鄧艾滅蜀到吳國滅亡,劉寔的仕途一直比較平順,一度做到了尚書。只可惜,他對兒子的教育比較缺失。他的兒子劉夏因爲受賄被判刑,牽連到劉寔,後者因此被免職。

幾年後,劉寔被啓用爲大司農,沒過多久再次因爲劉夏犯罪而被免官。直到晉惠帝執政,劉寔成爲了太子(司馬遹)老師,自此官運又一次亨通。

在這裏,就不得不說說他的得意之作《崇讓論》了。這套“謙讓”的理論太過理想主義,在現實中根本沒有辦法施行。更具諷刺意義的是,甚至原作者都會被“謙讓”搞得痛苦不堪。

公元307年,年近90的劉寔被皇帝任命爲太尉。此時的劉寔已在家養老,就想圖個安靜。前幾年發生的“八王之亂”中,亂兵將正在告老還鄉途中的劉寔一家洗劫一空,他的一身老骨頭差點死在半路。

得知皇帝重用的消息,劉寔趕緊謝恩,並坦言說自己年歲大了,實在是不能爲國家工作了。可是新皇帝司馬熾的想法比較多,他認爲這是劉寔的謙讓,畢竟老先生是《崇讓論》的作者。

拒絕吧?不給皇帝面子。接受吧?自己未必還能活幾天。劉寔在矛盾中反覆煎熬,不惜花重金託朝中的關係向皇帝說明情況。司馬熾在羣臣的反覆勸說下才明白,“推辭”並不是劉寔的“謙讓”,而是真的想推辭。這才作罷。公元310年,劉寔逝世,時年9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