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爲什麼一個小小的毒瘡,就要了范增的命?

爲什麼一個小小的毒瘡,就要了范增的命?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范增(前277年—前204年),居鄛人,秦朝末年著名謀士、政治家,是西楚霸王項羽的主要謀士。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漢四年,楚漢相爭最爲焦灼之時,項羽在范增的指導下,多次派兵攻擊甬道,甬道是劉邦用來往滎陽前線運輸糧草的通道,甬道被攻被奪,劉邦便會缺糧,一缺糧,軍心便會不穩,軍心不穩,便有失敗的可能。

劉邦很是憂慮,向項羽提出議和,項羽本想答應,但被范增阻止了。劉邦一招不成,再生一招,直接使用陳平的離間計,離間了范增和項羽的關係,看着項羽中了陳平的離間之計,范增大怒,告老還鄉,項羽也未挽留,在回彭城的路上,范增背生毒瘡而死。

爲何一個小小的毒瘡,就能要了范增的命?

爲什麼一個小小的毒瘡,就要了范增的命?

“瘡”就是皮膚上長出來的表面隆起的小腫塊,腫塊上分佈着大小不等的膿包微粒,看上去頗似穀倉裏的糧食堆,故名“瘡”。

其實,毒瘡就是微生物侵入人體,造成皮膚和皮下組織化膿感染,現代人所熟知的蛇盤瘡便是其中一種,當人背部生瘡發炎,就會伴隨着發熱、寒顫等併發症,這是人體的免疫系統在與病原體做鬥爭,免疫系統強大的人,比較容易抗過去,免疫系統不夠強大的人,容易引起更嚴重的併發症,如敗血症,最後死亡。

范增出山輔佐項梁叔侄時,已經是年逾七十的老人,免疫系統自然不如項羽這樣的大小夥子,背上生瘡,當然容易送命。

爲什麼一個小小的毒瘡,就要了范增的命? 第2張

更關鍵的一點在於,范增背部生瘡時,是處於盛怒狀態的。

盛怒、悲傷等負面情緒也會大大降低人的抵抗力,加之范增是七十多歲的老人,免疫力本就低下,再舟車勞頓地,背上生瘡幾乎是會斷送范增性命的“重大疾病”。

現代人幾乎不再害怕蛇盤瘡等病症,乃是因爲現代人成功地發現了抗生素。

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滅殺細菌,在人體免疫系統和細菌做鬥爭的過程中來一記神助攻,人類便能很容易地在與病菌的鬥爭中大獲全勝

可惜范增所處的時代,並沒有抗生素,所以范增背後生瘡,唯一的結局只能是在痛苦中死去。

爲什麼一個小小的毒瘡,就要了范增的命? 第3張

何止是范增啊,漢高祖劉邦也是因缺乏抗生素死掉的。

漢高祖劉邦自起事的那年開始,就鞍不離馬甲不離身,始終在戰爭的最前線,楚漢相爭時被項羽一箭射中胸口,大難不死,漢十一年親征英布的時候,又被流箭射中,回長安的路上,越發嚴重。

很明顯,劉邦也是因爲年紀大了,抵抗力下降了,面對傷口發炎,無可奈何,只能像范增一樣等死了。

參考資料:《史記·項羽本紀》、《史記·高祖本紀》、《史記·陳丞相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