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歷史上常茂真的選擇“詐死”欺騙朱元璋了嗎?

歷史上常茂真的選擇“詐死”欺騙朱元璋了嗎?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5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常茂朱元璋關係很近,他是常遇春之子,朱標妻弟,那麼歷史上常茂真的選擇“詐死”欺騙朱元璋了嗎?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元朝統治後期,朝廷的管理能力已經基本喪失,盜賊匪徒一波接一波,安心做農民的人基本無法生存。在這種大環境下,常遇春也投靠霸佔和州的山賊劉聚,由於常遇春非常勇猛利索,受到劉聚的器重。

常遇春雖然是農民出身,但是他認爲做山賊是沒有前途的,但是劉聚只想安心做山大王。在1355年,朱元璋已經是江淮地區頗有聲望的起義軍首領,常遇春早就聽說此人豪邁又有大志向,果斷決定投奔朱元璋。

明史》記載,“驚寤,而太祖適至,即迎拜”,又記載,“無何,自請爲前鋒”。

常遇春在路邊等待朱元璋,一直等到瞌睡,昏睡之際突然驚醒,朱元璋剛好走到身邊,常遇春跪拜在朱元璋面前,張口就說自己願意做先鋒。

歷史上常茂真的選擇“詐死”欺騙朱元璋了嗎?

朱元璋一時之間沒有反應過來,第一反應以爲常遇春是因爲飢餓來求食物的,常遇春堅持表示願意做先鋒,朱元璋仍然不信,對常遇春說“等渡過江,再來討論這件事也不遲”,於是將常遇春暫時收入隊伍。

在接下來的渡江戰鬥中,朱元璋率軍攻打卻屢屢受挫,就在這時,常遇春手持長矛,乘坐一艘小船衝到最前面,一直殺到敵人陣地上,朱元璋的將士們受到常遇春的感染,英勇衝鋒徹底擊敗敵人。

經過此次戰鬥,朱元璋第一次領略到常遇春的勇猛,對他極爲看中,時常教授兵法,告誡常遇春“克敵在勇,全勝在謀”。

在隨後的五年時間裏,不管是在攻克皖南,還是奪取南京的戰鬥中,常遇春都顯示出非凡的勇氣。朱元璋擊敗陳友諒導致實力和地位都極速上升,其中常遇春功不可沒,在六泉口戰役中,常遇春僅用一萬軍隊就大破陳友諒軍隊,斬首上萬、俘虜三千,在後來的龍灣之戰中,常遇春再立新功。

從此之後,常遇春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越來越高,與名將徐達成爲朱元璋最倚重的左膀右臂,已經超過了深受重用的淮西將領。

朱元璋對常遇春的評價非常高,他誇讚常遇春“當百萬之衆勇敢先登,衝鋒陷陣,所向披靡,莫如副將軍遇春信矣”。

然而,常遇春沒有機會享受功成名就的美好,1369年,常遇春在北伐回師途中去世。朱元璋得知消息悲痛萬分,帶着太子朱標親自到城外迎接大明王朝的功臣,可惜是冰冷的屍體,詔令追封常遇春爲開平王。

歷史上常茂真的選擇“詐死”欺騙朱元璋了嗎? 第2張

常遇春沒能享受的,長子常茂將替他父親享受,朱元璋冊封常茂爲鄭國公,與徐達、李善長這些名將功臣的地位一樣,比湯和、廖永忠等人的侯爵還要高一等。

此外,朱元璋手下也有功勳卓著又戰死沙場的將領,比如胡大海、廖永安等,但是他們的後代都沒有被封公侯爵位,只有常茂一人繼承了父親公爵。

要知道,此時的常茂只有15歲,他在戰場上寸功未立,能夠承襲公爵完全是常遇春的功勞,也是朱元璋對常遇春家人的“特殊照顧”。

站在朱元璋的角度,冊封常茂爲鄭國公,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扶持太子朱標勢力圈。

在朱元璋率領起義軍征伐羣雄時期,朱元璋的妻子和常遇春的妻子同時生產,朱元璋得長子朱標,常遇春得長女常氏,兩個孩子緣分不淺,於是朱元璋和常遇春便定下娃娃親。

歷史上常茂真的選擇“詐死”欺騙朱元璋了嗎? 第3張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朱標就被立爲太子,這時的朱標年僅13歲,還沒有到婚配年齡,但是衆人都知道常遇春的女兒就是將來的太子妃。洪武四年,朱標迎娶常氏加入太子府,完成朱元璋一直以來的心願。

常茂作爲太子妃常氏的親弟弟,對朱標自然會忠心耿耿,將會是太子黨的實力人物。朱元璋一直想爲朱標的登基之路掃清障礙,當然也包括培植太子勢力。

所以,在洪武二年冊封常茂的時候,朱元璋自然也想到了這一層。

在冊封常茂的時候,朱元璋並沒有“把酒倒滿”,害怕引來他人“不公平”情緒,比如徐達俸祿有五千石,常茂只有兩千石。

這樣,就留給常茂上升的空間,朱元璋相信,背後有自己暗中扶持,常茂建功立業的機會自然有很多,只是時間問題。

歷史上常茂真的選擇“詐死”欺騙朱元璋了嗎? 第4張

從常茂的親戚關係網可以發現,明朝初年最硬的功勳階層就是他了,然而常茂作爲名將之後卻不習武練兵,行爲也逐漸驕傲放縱起來。

《明史》記載,“茂以遇春功,封鄭國公,食祿兩千石,予世券,驕稚不習事”。

朱元璋對常茂按照計劃“暗中提攜”,明朝初期仍然有很多仗要打,每次朱元璋都將常茂安排的隨軍將領當中,比如跟隨馮勝、傅友德北伐,跟隨湯和討伐蜀地。

但是,常茂在這兩次戰爭中都沒有立功記錄,唯一一次立功是在跟隨沐英征戰雲南時期,當時常茂帶軍繞道敵後,攀登懸崖登上山頂,敵軍看到腹背受敵大亂,沐英在正面成功攻取城池。

從常茂的這次立功記錄來看,他作爲明朝初期冊封的6位公爵之一,只是在戰場上繞道穿插背後,顯然弱了些,與父親常遇春當年的勇猛相比,更是遜色太多,就算是明朝“將二代”們,比如徐輝祖(徐達之子)、李景隆(李文忠之子),即便與這些人相比,常茂也只能自慚形穢。

歷史上常茂真的選擇“詐死”欺騙朱元璋了嗎? 第5張

然而朱元璋仍舊不厭其煩,還經常在私下教育常茂,雖然嚴厲一些,但是在公衆場合還是爲常茂留足面子。朱元璋對常茂的容忍度來自於他的關係圈,即便如此,忍耐也是有限度的,悲劇發生在1379年。

這一年,朱元璋派馮勝率軍20萬攻打北元太尉納哈出,這是元朝滅亡後的殘餘勢力,一直抵抗騷擾明朝邊境。傅友德和藍玉分別擔任左右副將,隨軍出征的還有貴爲鄭國公的常茂。

這次出征讓常茂感到不爽,因爲他是公爵,然而在軍中的地位比永昌侯藍玉還要低,因此對於軍令處於消極怠慢狀態。

馮勝作爲常茂的岳父,他多次批評常茂行動遲緩,但是常茂直接無視,置之不理,這讓馮勝更加生氣,考慮到常茂始終是自己女婿,始終將怒火壓抑在心裏,並未發作。

《明史》記載,“(常)茂多不奉勝約束,(馮)勝數誚責之。茂應之慢,勝益怒,未有以發也”。

歷史上常茂真的選擇“詐死”欺騙朱元璋了嗎? 第6張

此次出征納哈出並不順利,起初明軍打得很辛苦,後來在遼河戰役中才扭轉局勢,逐漸鎖定勝局。在出徵之前,朱元璋曾交代,如果納哈出願意歸降是最好的結局,於是馮勝派使者前往勸降,納哈出最終決定投降長途奔襲自己的藍玉。

在明軍營帳裏,藍玉、常茂等人宴請納哈出,本來是非常愉快的場面,納哈出站起來向藍玉敬酒,藍玉爲了表達自己的熱情,當即脫下上衣送給納哈出,由於文化上的差異,導致納哈出沒有接受藍玉的“贈衣”,雙方僵持在酒桌上。

此時,納哈出身邊的部將低聲與納哈出商量怎麼辦,突然之間,常茂拔出佩刀砍向納哈出,慌忙躲避之後的納哈出跑出營帳,騎馬奔逃離開,常茂緊隨其後,又砍傷納哈出的手臂。

根據常茂的說法,他身邊隨從懂對方語言,聽到他們商量逃跑,於是常茂拔刀出手。後來,納哈出還是投降明朝,他自己表示並沒有逃跑的意思,應該是常茂的手下聽錯了。

歷史上常茂真的選擇“詐死”欺騙朱元璋了嗎? 第7張

常茂這次砍傷納哈出不算立功,反而引來嚴重後果。《明史》記載,納哈出部落的將士們得知首領被刺傷,感到非常震驚,全部拒絕投降、選擇反叛逃走。

至此,馮勝在這場戰役中的重要戰果化爲泡影,積攢的怨氣如火山一般噴薄而出。馮勝將常茂的所作所爲全部上奏給朱元璋,而常茂得知消息後選擇“揭發”岳父,雙方即將對薄公堂。

《明史》記載,“勝故怒茂,增飾其狀,奏茂激變。茂亦言勝諸不法事”。

朱元璋詔令常茂立即回京城,同時也撤掉馮勝的總指揮權,不過很快就恢復了馮勝的權力,顯然朱元璋也認爲錯在常茂。但是,朱元璋並沒有重罰常茂,只是讓他去廣西龍州磨礪,不省心的常茂卻再次犯錯。

根據《明史》中的記載,龍州有趙氏家族,他們擁有一些兵士,相當於自治力量,常茂到達龍州後,趙氏掌權人去世了,由於他沒有子嗣,所以他的妻子黃氏和侄子爭奪繼承權,爲了拉攏常茂,黃氏將女兒嫁給常茂做妾,結果常茂真的偏向黃氏,導致趙氏侄子起兵反叛。

歷史上常茂真的選擇“詐死”欺騙朱元璋了嗎? 第8張

這件事迅速被上報至朝廷,朱元璋龍顏大怒,詔令常茂立即回京解釋。然而,等傳令的人到達龍州時,得知常茂已經突發疾病去世了,享年35歲。

得知年輕的常茂去世,朱元璋又想起常遇春,也不再追究任何責任。由於常茂沒有兒子,所以朱元璋冊封常茂的弟弟常升爲開國公,算是延續了常遇春和常茂的公爵地位。

本來塵埃落地,沒想到一則消息再次點燃朱元璋的怒火,有消息稱常茂用詐死的方式躲避朱元璋降罪,此時的常茂還在黃氏叛軍中。朱元璋立即派兵到龍州討伐叛賊,同時搜尋常茂的下落

《明史》記載,“帝怒,責令獻茂自贖,命楊文、韓觀出師討龍州。已而知茂果死。”

也就是說,朱元璋派出的楊文、韓觀到達龍州,平定叛亂,發現常茂確實已經死了,朱元璋這才放心。

歷史上常茂真的選擇“詐死”欺騙朱元璋了嗎? 第9張

那常茂到底有沒有死呢?其實沒有。

楊文、韓觀率軍達到龍州至少需要幾個月的時間,然而驗證屍體的手段非常有限,得到錯誤結論也很正常,也有可能是兩人避免被朱元璋降罪,上奏常茂已死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實際上,常茂沒有死,而是通過詐死欺騙朱元璋,以此躲避朱元璋的懲罰。恭城位於今天的廣西桂林東南部,根據《恭城縣誌》記載,常茂不是死於1391年,而是在1420年,此時已是明成祖朱棣的永樂年間,常茂活了64歲。

歷史上常茂真的選擇“詐死”欺騙朱元璋了嗎? 第10張

在如今的廣西恭城瑤族自治區有一個村子,名叫常家村,這裏聚居着常氏家族,村民都說他們是常茂的後代,在族譜中也有這樣的記載。

綜合這些資料,可以確定常茂當年就是通過詐死的方式欺騙朱元璋,最終逃過了朝廷的懲罰。如果要分析常茂選擇詐死的原因,大概率是因爲常茂心中清楚,自己已經失去朱元璋的寵信支持,再加上當年李善長案也牽連到自己,常茂最終選擇詐死,過起隱居生活。

常茂作爲明朝開國名將常遇春的長子,坐擁明朝初期最好的“權勢資源”和“裙帶關係”,然而沒有珍惜父親用生命換來的榮華富貴,整日荒廢學術、碌碌無爲,在品格和能力上都與常遇春相差極大,最終隱姓埋名存活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