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魏徵的官職是諫議大夫兼尚書左丞,爲什麼可以駁回皇帝的詔令?

魏徵的官職是諫議大夫兼尚書左丞,爲什麼可以駁回皇帝的詔令?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後便締造了全盛的開元盛世,使唐朝達到全盛。天寶末年,全國人口達八千萬左右。安史之亂後接連出現藩鎮割據宦官專權現象,國力漸衰。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魏徵一個諫議大夫爲什麼可以連續幾次駁回唐太宗的詔令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貞觀元年(627年),唐太宗接受宰相封德彝的建議,發佈了徵召中男(十六歲到二十歲的男子)入伍的詔令。而魏徵認爲這是“竭澤而漁”,連續數次駁回這個詔令並當面抗爭,最終沒有讓唐太宗犯下大錯。此事也是貞觀之治的著名歷史佳話。

不過這裏有個問題,魏徵在貞觀元年的官職是諫議大夫兼尚書左丞。諫議大夫主要是負責提建議,尚書左丞則是尚書省的行政官員,都沒有駁回皇帝詔令的權力。那麼魏徵憑什麼可以連續幾次駁回唐太宗的詔令呢?

魏徵的官職是諫議大夫兼尚書左丞,爲什麼可以駁回皇帝的詔令?

唐朝中央決策程序爲“三省制”,即中書省起草、門下省審覈、尚書省執行。朝廷的任何正式命令都要按照這個程序制定,其中門下省擁有可以駁回皇帝詔令的權力。不過這個駁回詔令的權力只有正副長官纔有,門下省的其他官員是沒有的。

唐朝門下省的正長官爲侍中,副長官爲黃門侍郎,魏徵擔任的諫議大夫雖然也是門下省官員,但沒有駁回皇帝詔令的權力。而魏徵之所以可以連續幾次駁回唐太宗的詔令,是因爲當時門下省的負責人是唐初四大名相之一的王珪

“玄武門之變”後,唐太宗將李建成的臣屬也都收爲己用。而除了魏徵之外,這些建成舊臣中影響最大的就當屬王珪了。貞觀元年八月,時任門下省侍中高士廉(長孫皇后的舅舅)犯法被貶,門下省的事務便由時任黃門侍郎的王珪負責。

魏徵的官職是諫議大夫兼尚書左丞,爲什麼可以駁回皇帝的詔令? 第2張

對於徵召中男入伍的詔令,王珪和魏徵一樣是反對的。於是當詔令發佈的時候,王珪便在魏徵的鼓動和支持下拒絕在詔令上署名,也就是駁回詔令。而唐太宗知道徵召中男入伍的頭號反對者是魏徵,要“擒賊擒王”,所以也沒有找王珪談話。

綜合來講,魏徵能夠連續幾次駁回唐太宗的詔令,依靠的是唐朝“三省”的制度和門下省長官王珪的大力支持。但是由於各種原因,魏徵在這個歷史軼事中光芒四射,而王珪的光芒卻被掩蓋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