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秦淮八豔之一的李香君,她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秦淮八豔之一的李香君,她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香君是明末秦淮八豔之一,因家道敗落,飄泊異鄉。這是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當年真如戲,今日戲如真。”看着臺上的青衣將水袖輕拋,低吟婉轉地吟唱着名劇《桃花扇》。

一聲聲的唱腔,一句句的悲吟,把那個水一般的女子一生都盡數展現給了世人。

李香君,縱使是叩指念着這個名字,都覺得其美麗溫柔到了極點,可世界對這個女子可一點也不溫柔。

生逢亂世落風塵

秦淮八豔之一的李香君,她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明天啓四年甲子(1624年),一個女孩在蘇州閶門楓橋吳宅誕生了,當時人人都說這孩子會投胎,命多好!是啊,前面兩個哥哥,其父又是朝廷的一員武官,一切都不用擔心了,她這一生就該是享受萬般寵愛,健康快樂地成長爲那大家閨秀,日後再嫁得個如意郎君,就此尊貴祥和地在人間走過。怎能不讓人羨慕?

或許老天也是嫉妒她的,不然爲何要殘忍地把厄運降臨給這個家庭。

時正值魏忠賢閹黨當政,大肆殘害忠良。女孩父親是東林黨成員,多次上書皇上,請求治罪魏黨。或許他知道這樣做的後果,或許他不知道,但他終究是毅然決然地做了。在世界沉淪在黑暗中的時候,他看着周圍昏睡的同僚,內心的正義感讓他發出了那一聲聲怒吼。

可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又怎是一個普通的武官可以抗衡的?他還是失敗了,自己被閹黨構害入獄,家人開始四處流浪,偌大的吳家就此消弭在歷史中。

不知這位好男兒是否後悔過自己所做之事,但他那種敢於和黑暗抗爭的氣概已經深深地留在了他的小女兒心裏。

明崇禎四年辛未(1631年),流浪的吳家人迫於生計,把當時才八歲的小女孩送給了秦淮名伎李貞麗,李貞麗很喜歡小女孩,把她收爲義女,改吳姓爲李姓,起名李香,號香君,綽號“香扇墜兒”。

李香君這個名字走上了明朝那個風雲變幻的歷史舞臺。

秦淮風月遇郎君

“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罷桃花扇底風。”古時的青樓女子也多是精通詩詞之人,而李香君的養母李貞麗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因爲她仗義豪爽又頗識風雅,所以她的媚香樓內多是文人雅士和正直忠耿之臣。

有年輕的才子大聲抨擊奸佞,出口成章,有忠厚的官員一遍遍說着匡扶社稷,把烈酒猛灌進喉嚨,有老邁的大臣笑着說忠君愛國,一會又掩袖痛哭…李香君就在這樣的環境中,一天天長大了。

明崇禎十二年己卯(1639年),這一年的李香君十六歲,是秦淮河畔媚香樓裏的名妓,是一個詩書琴畫歌舞樣樣精通,世傳“南國佳人佩,休教袖裏藏。隨郎團扇影,搖動一身香。”的角兒。

十六歲,是一個女子風華正茂之際,卻也是女子最懷春的時候。少女情懷總是詩。“裝不完的歡笑賣不完的唱,煙花生涯斷人腸,怕只怕催花信緊風雨急,落紅紛紛野茫茫,我也曾學紅杏出牆窺望。”

或是命中註定的相遇,來自河南商丘的書生侯方域順時出現在了她的生命中。他是來南京參加秋試的,路遇李香君,對她一見傾心。

當身爲河南尚書之子,家世顯赫,又博學多才的他去熱烈追求一個人時,身爲青樓女子的李香君又怎能抵禦,就只能逐漸沉淪於他說的愛情之中了。那段時間他們常常琴瑟和鳴,四處遊玩。

秦淮八豔之一的李香君,她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第2張

“(朝宗):我也曾撫瑤琴低吟鳳求凰(香君):我也曾嚶嚶鳴兮求良友(朝宗):我也曾深巷愁聽賣花忙”

在南京城中,這對鴛鴦一起度過了那一段美麗的時光。

陷入愛情中的女子智商就成了負數,這句話在李香君身上是適用的。在侯方域將要離開南京時,李香君對心上人以身相許,把一個女子最重要的東西送給了他。李香君與侯方域在客船上誓死白頭偕老,臨別之際,侯方域解下隨身宮扇送於李香君,以此作爲二人的定情信物。李香君也相信心上人會回來迎娶自己,就在南京城一直等待着。

白首同心生別離

當侯方域拜別家人再來南京時,李香君早已在碼頭等待了不知多少天。他們相擁而泣,一對鴛鴦在水面翩翩起舞。

在他們如膠似漆的日子裏,侯方域在官場上的政治名望也風生水起。二人也慢慢開始着手商議結婚之事,一切在朝着美好的方向發展。可那個老天似乎總是對這個女子有所敵意,又把不幸賜給了李香君。

當時閹黨已經開始走向滅亡,閹黨餘孽阮大鋮爲了保命,想要巴結侯方域。於是在侯方域和李香君新婚之際,他差人送來了奩資。侯方域看着這奩資犯了愁,若收下則名節有損且與本心不符,若不收下則會與那閹黨結怨。

“風塵女子名節講 分忠奸 辨青黃”自幼在名人薰陶下生活的新娘李香君,比丈夫侯方域還要看重名節,似乎是一個輪迴,當年她父親面對閹黨奮起抗爭,而今的她做出了和她父親一樣的選擇。

“原物送回阮鬍子 風標不學世時妝”饋贈被重重退回到了阮大鋮面前,阮大鋮看着那奩資,臉上陰晴不定,把手狠狠地砸在桌子上。閹黨餘孽和朝廷新人的怨仇就這般結下。

俗語所言:寧得罪君子,莫結仇小人。自然有一定道理。現在小人阮大鋮就如同黑暗中的餓狼般狠狠地盯着這對夫妻,時刻準備實行自己的報復。而沉醉於新婚之喜的李香君和侯方域卻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由來好夢最易醒,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1644年,崇禎皇帝自縊,中國歷史上那個“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最後一個漢人王朝結束了。可是總有不死心的人,一羣閹黨護佑着朱林天下的最後遺脈進了南京,在這裏又建立了弘光小朝廷。

藉着從龍之功,閹黨餘孽再度執政,大肆構害東林黨人士和復社人士。阮大鋮這時再也忍不住了,他獰笑着伸出了潛藏已久的獠牙,惡狠狠地咬在了侯方域一家身上。

當時時局動盪,侯方域爲了大局,出面勸說左良玉部斂跡安定,而阮大鋮則向督撫馬士英誣告侯方域勾結左良玉,這就使得侯方域不得不離開李香君,投奔當時的名臣史可法,以求安寧。

這對新人剛見面沒多久又要分別,這次的分別二人都知道可能也許就是永遠的分別了。侯方域說多加小心,若我不歸,可另尋他人,李香君沉默,把頭埋進了丈夫懷裏,小聲說生死不棄。

小人的報復不會這麼簡單,他們的聰明才智在構害人這一塊發揮的淋漓盡致。或許在朝堂上的阮大鋮只是個普通人,但在報復這一方面他是真正的天才。

血濺詩扇風骨存

秦淮八豔之一的李香君,她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第3張

侯方域離開後,李香君這個以他妻子自稱的女子在南京城自然受盡苦難,生活難以爲繼,可她從未選擇放棄。這時的阮大鋮又伸出了他的黑手,他利用權勢,開始逼迫李香君給漕撫田仰做妾。

一心思念遠行丈夫侯方域的李香君自然不肯從命。周圍人大多勸她忘了那個如今已經生死未卜的侯方域,嫁的田仰,以過得好日子。就連侯方域的友人都只能嘆嘆氣,無心阻止,一個女子爲侯方域守候了這麼長時間,如今侯方域生死不明,他們又怎能阻攔一個女子去選擇自己的幸福。

可是啊,你們看錯了她,看錯了李香君啊。她是那麼驕傲的女子,名節之事她看的比誰都重,又怎會改嫁他人!

香君這一生的苦難,其實是和她那磐石般的風骨是分不開的。這個女子的性格太硬了,林語堂先生說“香君一個娘子,性格是個蠻子”倒是沒錯的。當時的她若宣告離開侯方域,與侯方域等人撇開關係,憑她秦淮八豔之一的名聲,在南京那座當時繁華的大都市中,生活定是過的很好的。可她還是選擇了布衣貧苦的生活,還是選擇了去等待她那個不知生死的丈夫。

世人常言戲子無情,可戲子一旦緣定傾心,那便是一生了。臺上是旦角,千嬌百媚惹人憐,臺下是女子,繞指柔可化百鍊鋼。

那阮大鋮的耐心逐漸耗盡,竟派人前來搶婚。李香君的性子又怎能任其宰割,她當着搶婚人的面自樓上一躍而下,以頭搶地,如同歌曲〈敘世〉中所唱:她環着無望自樓臺墜落,行人說漫天開出桃花色。

斑斑血跡都濺在侯方域送給她的詩扇之上,“濺血點做桃花扇,比着枝頭分外鮮”。侯方域的一位友人目睹此景,深受感動,遂把扇面上的血跡勾勒成朵朵桃花,成了一面“桃花扇”。事情都已經弄到見血的地步,阮大鋮安排搶婚之事自然也就不了了之。

上天垂憐,李香君這次只是受了點傷,醒來後侯方域也傳來了自己的消息。驚喜的李香君託正直的友人蘇崑生帶着這把包含無限情意的扇子去尋找侯方域。侯方域聽聞此事,深受感動,立刻趕赴南京。

可一回到南京,就被等候多時的阮大鋮等人捕入獄中。李香君最終也無力支撐阮大鋮的一再相逼,只能被迫做了宮中的歌妓,一直到小朝廷滅亡纔得到自由。

後世多傳追芳魂

關於香君這個傳奇女子的結局,歷史的傳言有三個,一種是她終於在蘇州與侯方域重逢了,在被一個老人當頭棒喝後,兩人拔劍四顧心茫然,勘破塵緣,雙雙選擇了出家。

一種是李香君順利嫁給侯方域爲妾,可最後侯方域變節南下,李香君痛心不已,整日在侯府以淚洗面,最終則被人趕了出來,寂寥而死。

秦淮八豔之一的李香君,她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第4張

第三種則是兩個人連最後一面都沒有見着,李香君就留下一柄桃花扇便懨懨地死去。臨去之前給侯方域留下一句話:“公子當爲大明守節,勿事異族,妾於九泉之下銘記公子厚愛。”可惜,她的侯公子連玩世的犬儒主義者都沒有做成,變節南下,白白污了香君的名聲。

看似三種,實爲一種。無論是哪個結局,對於李香君來說,皆是悲劇。細細想來,侯方域爲香君做過什麼呢?堂堂八豔之才因一個書生而潦倒一生,書生卻連一個守節故朝都做不到,白白連累了一個女子的名聲和一生的青春。

或許,最初的李香君也知道侯方域的真面目吧,可是青樓十年,見慣了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附庸風雅的土氣財主,虛僞狡詐的權臣達貴對着其他的姐妹呼來喚去,突然冒冒失失的闖進一個有才學的白衣少年郎藉着三分酒意,七分不知天高的傲氣嚷嚷着要爲你贖身,高擡大轎迎你入門。又好笑又感動,恍惚之間,便是真心錯負,有人贈了一場好夢,怎麼捨得不做呢?這一做,便是一生了。

“秦淮無語送斜陽/家家臨水映紅妝春風不知人事改/依舊吹歌繞畫舫誰來嘆興亡?青樓名花恨偏長/感時憂國欲斷腸點點碧血灑白扇/芳心一片徒悲傷空留桃花香!”

戲臺上唱詞又起,可唱詞中的那個女子又去了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