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明末農民起義領袖 明末農民起義的原因

明末農民起義領袖 明末農民起義的原因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9.6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末農民起義是指爆發於明末天啓七年(1627年)的陝北起義,至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完全結束,是由李自成等領導的一場農民戰爭,其結果是農民起義軍失敗,明朝滅亡,清軍獲勝。

  背景

 天災

萬曆後期至天啓年間中國氣候顯著變冷,進入小冰期,氣候持續惡劣。北方風沙壅積日甚,旱災逐年增多,農業收成銳降。與此同期,中原氣溫與北方農牧帶的降雨量也直抵秦漢以來的最低點。整個明末時期始終伴隨着旱災、寒流、蝗災、水災、鼠疫、瘟疫等,此後中原氣候持續下降,天下大亂,狼煙蜂起。

政治

明朝末年,各種社會矛盾空前激化,全國各地反抗鬥爭層出不窮。而此時皇權旁落,中央和地方離心離德,社會各階層和朝廷之間激化矛盾。而其深層次矛盾則在於明朝中後期的制度體系—宦官和賦稅制度。

明末農民起義領袖 明末農民起義的原因

 軍事

明後期屯田制中的軍屯制度到後來弊端暴露無遺,例如:剋扣糧餉;屯田多被軍官、豪強和內監佔奪,使得軍隊失去了糧食的來源;軍紀敗壞,殺良冒功;再加上軍隊由於缺餉而譁變的事件,也是統治危機的一個重要表現,天啓年間,福寧、杭州等地也先後發生兵變,還有援遼軍隊譁變於河北玉田縣的事。

經濟

明中期以後,國家財政的破產和賦稅的加派,不斷提取太倉銀兩供自己享用,甚至把外庫的藏銀輸入戶部,導致國家財政內外交困,面臨破產。明末期間爲了應付日益增多的軍費開支,又不合時宜地增收三餉,不斷地加派賦稅,明朝統治階級在全國範圍內以徵礦稅爲名,派遣了大量礦稅監,橫徵暴斂,魚肉人民,加重百姓負擔,加速了階級矛盾激化。

過程

明熹宗天啓二年(1622年),白蓮教徐鴻儒聯合景州(今河北景縣)於弘志、曹州(今山東曹縣)張世佩等,圖謀起事,約定中秋起兵。但因計劃泄露,遂於五月先期發動。徐鴻儒自稱中興福烈帝,改年號爲大乘興勝元年。叛亂軍很快攻克了鄆城、鄒縣、滕縣、嶧縣,“衆至數萬”,屢敗官軍。其時,於弘志在河北武邑、棗強、衡水等地起兵響應。又有劉永明聚衆二萬人,不久與徐鴻儒隊伍匯合,叛亂聲勢大振。他們計劃“南通徐淮、陳、潁、蘄、黃,中截糧運,北達神京,爲帝爲王”。同年十一月,徐鴻儒被部下出賣,在鄒縣被捕押至京城被殺害,叛亂失敗。

自明熹宗天啓七年(1627年)陝西王二叛亂開始,有一次最大的叛亂,直至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失敗,前後歷時31年。戰爭推翻了明王朝政權,期間使處於遼東的清軍有機可乘,趁機入關打敗叛亂軍,征服了中國。

明思宗崇禎四年(1631年)八月,皇太極率清兵攻大淩河城(今遼寧錦縣),祖大壽圍於城內。孫元化急令孔有德以八百騎趕赴前線增援,然登州遼東兵與山東兵素不和,孔有德抵達吳橋時,因遇大雨春雪,部隊給養不足,士兵搶劫譁變。孔有德在登州發動吳橋兵變,自號都元帥,孫元化忠於朝廷不願稱王,孔有德放他逃離登州。明廷派兵鎮壓後,投降後金。

評價

明末民變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時間最長、規模最大、鬥爭最尖銳、對後世影響也最深遠的一次民變。

部分學者指出,民變軍迫於生計,反抗暴政值得稱揚。但是有文獻指出,民變軍的燒殺搶掠比官軍更加讓人髮指,雖然統治階級所寫的歷史對民變軍有污衊,但是也無法掩蓋民變軍藉着反抗官府的旗號在各地作惡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