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鄭芝龍簡介 鄭芝龍爲什麼被處死

鄭芝龍簡介 鄭芝龍爲什麼被處死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鄭芝龍(原名一官[quan],1604年4月16日-1661年11月24日),字飛黃(或飛龍),福建泉州南安石井鎮人,明末清初東南沿海最大的海商兼軍事集團首領。

 個人簡介

鄭芝龍是福建省泉州府南安縣(今福建南安)人,抗荷英雄,鄭成功之父。

鄭芝龍在17世紀中國明朝海禁與世界海權勃興的時代的背景下,以民間之力建立水師,並於1633年在泉州金門島的料羅灣海戰中成功擊敗西方海上勢力,在鄭和船隊退出南中國海200年後,重奪了海上主導權,是大航海時代東亞海域舉足輕重的人物。

鄭芝龍對歷史的其他影響還有作爲先於荷蘭人的,和李旦顏思齊等人及部衆在臺灣建立基礎,爲漢人移臺的主要據點;併爲其子鄭成功留下強大海上基業,鄭成功以此資本抗清,並在南京兵敗後以海上武力成功打敗荷蘭人,收復臺灣。

鄭芝龍簡介 鄭芝龍爲什麼被處死

  鄭芝龍雕像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鄭芝龍早年投靠澳門經商的舅父黃程,於當地習得葡萄牙語並接受天主教洗禮,教名爲尼古拉斯(Nicholas);到過馬尼拉,而後去日本平戶島,成爲當時最有勢力的海商李旦的部下。

1624年初,鄭芝龍因李旦推薦,前往澎湖擔任荷蘭人的翻譯及通事,同年初秋荷蘭人撤退至臺灣南部;由於明朝和荷蘭的爭執,影響到李旦當時的中日間的商業利益,因此李旦派鄭芝龍亦是李旦介入明朝和荷蘭的手段之一 。從此時開始,鄭芝龍將事業重心自日本遷到中國臺灣地區。

荷蘭人給於這個“來自日本”的通事優厚的待遇,但一開始並沒有用鄭芝龍,後來荷蘭人利用鄭芝龍來執行在臺灣海峽截擊往馬尼拉與西班牙人(當時荷蘭人的主要競爭對手)通商的中式帆船的海盜任務。荷蘭長官傑拉德·韋特的信件中,記錄了派“通事一官”〈鄭芝龍小名〉率領約二十至三十艘中式帆船去進行“截擊與俘獲”的業務。

1624年7月14日鄭芝龍妻子田川氏於平戶島千里濱產下兒子鄭成功。

隔年1625年4月5月間,鄭芝龍離開荷蘭人,開始了亦商亦盜海上生涯,一名荷蘭船長寫給荷蘭長官馬蒂·孫克的信中提到,4月27日星期天,...突然首領一官後隨手執刀劍的銃手七八名,作爲代表,向我們寒暄”。

家族背景

《漳浦營裏鄭氏族譜》明確記載,鄭成功祖先於五胡亂華後的東晉永嘉年間,避中原戰亂到閩,其後代定居南安。而《石井本宗族譜》中可以瞭解到他的祖先是在唐僖宗光啓年間(885~888),因爲唐末時局混亂,由河南光州固始南遷到福建的。

鄭芝龍先祖約在1144年至1210年間,遷往龍溪縣,後代再遷南安。約在1144年至1210年,鄭成功先祖鄭伯可自莆田遷龍溪縣居北村(今龍海榜山鎮),其次子均賢於元朝初年,自北來到漳州,居古縣一帶開基立業,是漳龍衍派鄱山鄭氏之始祖。

其中到達漳州的這一支,在宋末時安居在龍溪,也就是龍海榜山鎮洋西村,在元朝又從洋西播遷到鄱山,也就是福建龍海顏厝鎮古縣。隨後,又從古縣播遷到南安,因倭寇頻頻侵犯,被迫南遷晉江安平地區,也就是現如今的安海地區。

成年經歷

鄭芝龍小名一官,其父是鄭士表。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出生在福建南安石井一個小官吏家庭,鄭一官十七歲時,因家庭生計艱難,偕其弟赴香山澳(澳門)依舅父黃程,一官到過馬尼拉,並學會了盧西塔語和葡萄牙文,在與葡萄牙人打交道中,受其影響,接受天主教洗禮,取教名賈斯帕(Nicolas),另名尼古拉,外國人稱他尼古拉·一官(Nicholas Iquan)。

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精通很多語言,不僅是國內的閩南語甚至連國外的日語、荷蘭語、西班牙語都十分精通,這和他長期和海上國家打交道分不開,當時的制海權幾乎被外國侵略者統治,只有陸地纔是中國的勢力範圍。

黃程營商置舶,興販東洋,見外甥鄭一官能幹,天啓三年(1623年)譴其附日本平戶華僑李旦(泉州人)之舶,押送一批白糖、奇楠、麝香、鹿皮等貨物,從香山澳放洋,遠赴日本,僑居長崎;人地生疏,始以“賣履”爲業,或兼“爲人縫紉以糊其口”;後轉經商,爲其舅黃程販賣白糖、奇楠、麝香等物。鄭一官從事商業活動和對外貿易,後寄身李旦門下,幫助李旦做生意,成爲當時最有勢力的海商李旦的屬下,並“以父事之”。李旦擁有一支船隊,專門從事海外貿易,是當地華僑的首領。李旦覺得一官能幹可靠,“撫爲義子”,交給一部分資產和船隻讓他到越南做生意,獲大利。不數年,鄭一官成爲鉅富,常往來中國、日本間,居日華僑,鹹推重之。

鄭一官還熱心學習劍術,認識了“爲邑主鍛刀劍”起家的“泉州冶工翁姓者。”鄭一官以領袖華僑之資格,晉謁已退隱的前幕府將軍德川秀忠於駿府(今靜岡縣)獻藥品,秀忠命招待於長崎賓館,賜賚優渥。鄭一官受幕府召見,日本人視爲光榮顯赫人物,自是地方豪貴常從交遊,稱爲“老一官”。

平戶藩爲當時日本對外貿易中心,各國商船雲集。由於鄭一官熟悉海外事情,又善外交,爲日本政府所重視,初召後“屢訪藩士家”;後鄭一官遷肥前國平戶,受到當地諸侯松浦氏優遇,松浦氏爲其在平戶附近的河內浦千里濱(即今長崎縣松浦郡千里濱)賜宅地建新居,並介紹平戶藩之家臣田川昱皇之女田川鬆締婚。

田川昱皇即翁昱皇,是中國遷平戶的僑民(一說是泉州駐日本的海商),在日本爲田川氏。田川鬆日本人,系翁昱皇養女,故又稱翁氏。田川氏,年方十七,性端淑。成婚翌年,以天啓四年(1624年),歲在甲子古歷七月十四日辰時,田川氏出遊千里濱,拾文貝,俄將分娩,未及回家,乃依濱內巨石以誕,是爲長子鄭森(幼名福鬆,後名成功),此石呼爲兒誕石,仍立“鄭成功兒誕石”紀念碑,1629年生次子七左衛門。

鄭一官追隨於日本平戶島的華僑富商李旦門下,初時擔任翻譯等工作,逐漸成爲李旦的得力助手,深得李旦信任,天啓五年(1625年)身爲日本長崎、平戶僑領的李旦向宋克長官請領了出航許可證,在7月從大員啓程回到平戶,但一個多月後,就在平戶去世了。沒有妻室子女的李旦死後,他在臺灣的產業和事業都贈給了鄭一官。

自立門戶

鄭一官又名芝龍自立門戶後,天啓六至七年(1626~1627年),閩南發生嚴重旱災,遍野赤土,許多村落連草根樹皮都被吃盡。農曆二月,鄭芝龍招撫了泉州饑民數萬人赴臺拓墾,鄭芝龍至1627年已有船700艘,由於明朝實行海禁,視其爲非法,更誣衊其爲海盜,許心素建議荷蘭東印度公司聯手打擊鄭芝龍,但東印度公司未允,鄭芝龍打敗副總兵俞諮皋,殺對手許心素。鄭芝龍對百姓很仁慈,不但不殺人,甚至救濟貧苦,威望比官家還高。“所到地方但令報水(即通報官府蹤跡),而未嘗殺人。有徹貧者,且以錢米與之。”

鄭芝龍深知自己在臺灣,陸地資源匱乏,鄭芝龍極力擴張自己的勢力,擁有屬於自己的軍隊,兵力強,戰鬥力強,但鄭芝龍並不是朝廷組織的正規軍,說白了其實是海盜,通過經營武器裝備才把自己的勢力一點一點擴大的。

開始的鄭芝龍在日本平戶建立根據地,都來移居到臺灣後,他的海上力量越來越強,建立了自己的海軍,還仿照明朝的制度在臺灣設立官員形成了有一定規模的割據勢力。不僅如此,鄭芝龍的海軍在對抗外國侵掠中也做出貢獻,他曾擊敗了海上霸主荷蘭的艦隊,並且憑藉一己之力壟斷了東南亞的經濟貿易往來,成爲了富可敵國的恐怖存在。明朝終於意識到在自己國土的西南角,有一股力量正在迅速崛起,原本不重視海上主權的明朝,開始有所準備,先是派兵鎮壓,但是鄭芝龍的部隊驍勇善戰,明朝原本海上實力就不強,更是節節敗退,剿滅不成,就想到了招安。

鄭芝龍以當時的笨剛爲據點,整個海岸線都有他的船隊掌管,來往船隻無論大小,都要向他上供,加上船隊的實力強。鄭芝龍早已成爲財大氣粗的存在,他的船隊的裝備也早就不是閉關鎖國的明朝水師可以相比的,在航海上,我國可以說比西方列強落後了不止一百年。鄭芝龍的經商之道,可以說一帆風順,暢通無阻。這也導致了他最後決策失誤,葬送了手下的軍隊和財力。

 亦商亦盜海上生涯

當時甲必丹李旦是王直之後較有海上勢力的人物,其商業觸角遠及蘇門答臘萬丹及菲律賓羣島等地,1600年時已在馬尼拉閩南人社羣中成爲成功的商人,然而西班牙眼紅其財富抄其家並逮捕之,直到1607年才逃離西班牙人前往長崎和平戶並和當地日本人及英國人有往來。

1625年8月2日,李旦正辦好廈門、長崎、及臺灣貿易,從臺灣回平戶途中去世,其臺灣的產業和士卒轉歸鄭芝龍控制,而於廈門的則落入許心素的手裏;鄭芝龍自立門戶,並改名爲芝龍,不再稱一官。

1626至1628年,鄭芝龍以臺灣魍港爲基地,劫掠福建及廣東數地,使明朝官兵疲於奔命,雖其間有朝廷招安動作,鄭拒絕並在臺海縱橫兩年六個月,直到1628年年底,福建巡撫熊文燦再度招安鄭芝龍,成爲“海防遊擊” 。

鄭芝龍勢力至1627年已有船700艘;許心素建議荷蘭東印度公司聯手打擊鄭芝龍,但東印度公司未允,鄭芝龍打敗副總兵俞諮皋,殺對手許心素。

周旋於荷蘭人與明朝官員之間

崇禎元年(1628)九月鄭芝龍受撫於福建巡撫熊文燦,率部衆3萬餘人,船隻千餘艘降明,詔授海防遊擊,任“五虎遊擊將軍”,駐安海。鄭芝龍利用安平鎮作爲擁兵自守的軍事據點和海上貿易基地,打破官方的海禁,繁榮海市,武裝船隊旗幟鮮明,戈甲堅利,航行於中國沿海和日本、菲律賓等東南亞各地之間,幾乎壟斷了中國與海外諸國的貿易。

接受明朝招安後,鄭和明朝、在臺荷蘭人有三角關係的周旋來回。1630年代海澄人劉香(英語:Janglauw/Janglouw,中文文獻“劉香老”)勢力崛起,劉香原與鄭芝龍同爲顏思齊黨夥,與李旦之子李國助(英語:Augustin Iquan)合作。鄭、劉兩大勢力於1632-1635年間,在中國沿海多次發生衝突。

滅劉香

鄭受招撫後,由劉香統領的勢力仍繼續海上劫掠,鄭最後在1635年掃除劉香的勢力,此後東南海疆唯鄭芝龍是從,來往內外商人皆用鄭氏旗號,“每一舶例入三千金,歲入千萬計,並築城於安平〈今福建省晉江市安海鎮〉...八閩以鄭氏爲長城”。

受招撫後的鄭以福建爲主,雖停止了在臺灣長久生根的打算,但並未切斷和臺灣的關係,因爲壟斷對日和對臺的貿易是經濟上有利可圖的。

鄭芝龍簡介 鄭芝龍爲什麼被處死 第2張

  日本鎖國初期在日本出現的中式帆船

1633年,臺灣長官漢斯·普特曼斯攻打廈門被鄭芝龍打敗,後來雙方達成和解,普特曼保證不來沿海,由鄭芝龍派船至臺灣進行貿易。當時東印度公司史料記錄顯示:一官己成爲該公司腳下一根刺,不拔不快,可見當時鄭芝龍勢力之大。

1633年10月荷人與劉香聯手,攻打鄭芝龍但在料羅灣被鄭擊敗,1634年4月劉香襲取大員(今臺南市安平區)和臺灣島爲據地失敗;1635年,鄭芝龍擊潰劉香勢力,把持東洋航路貿易商機。

鄭芝龍靠嚴密的“五商”商業組織暢行東南沿海,此組織掌控中國境內進出口的商品銷售管道;分“山五商”及“海五商”兩路,山路設於杭州及其附近地區,由金、木、水、火、土的五行負責收購中國絲綢、瓷器、珍玩等各地特產至廈門;則接着從廈門分表以仁、義、禮、智、信五行經海路的龐大的商船隊,將貨品運銷至東北亞及東南亞各地。

日本鎖國

1639年,日本歷經島原之亂開始鎖國政策,只准荷蘭及中式帆船進出,鄭芝龍籍此機會擴大貿易網,在明朝滅亡前後的十年時間內,掛着鄭氏旗號的中國商船絡繹於大陸沿海、日本、呂宋、及東南亞。華船(大部分是鄭芝龍的)進出日本的數字比荷蘭船多出七至十一倍。

進剿瑤民

1642年鄭芝龍再次受令至粵東山區征剿瑤民,更早之前1631年鄭芝龍亦曾進剿瑤族山民,當時屯兵廣東大埔縣三河壩,梅江、汀江和梅潭河匯流成韓江之處。

清朝誘降

1644年,明朝崇禎帝自縊於煤山,之後金陵的福王、福州的唐王先後建立政權,然而明朝軍事上仍是以陸地爲主,並未採用海上策略。

1646年鄭芝龍泉州同鄉洪承疇勸降鄭芝龍,因此以海盜來襲爲理由將駐軍撒離仙霞關讓清軍入閩,鄭芝龍退守泉州安平;年底清軍迫近安平,博洛以高官厚祿誘降,子鄭成功諫阻失敗。清兵洗劫安平,鄭成功率衆入海抗清。鄭芝龍後被軟禁北京,封同安侯。多次招降鄭成功不成,1655年入獄。1661年鄭成功北伐失利後決定東取臺灣,5月成功佔領赤崁。11月24日,清朝將鄭芝龍斬首於北京柴市。

主要成就

政治

歸順大明

崇禎元年(1628年)七月朝廷,招撫鄭芝龍。鄭芝龍歸順明朝政府。此時,鄭芝龍有部衆3萬餘人,船隻千餘艘,仍率領原部,爲明廷守備沿海以防海盜倭寇和荷蘭人進攻。

擁明抗清

明清鼎革之際,神州震盪,天下大亂。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農民軍破北京,崇禎帝自縊煤山,李自成建立大順政權。同年,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引清兵入中原,清軍定京師。清攝政王多爾袞入北京之後,反客爲主,以狂風掃落葉之勢,未至一年,席捲明朝半壁山河。弘光元年(1645年)豫親王多鐸定江南。

馬士英、史可法等遺臣,擁福王即位南京,1645年改元弘光,是爲南明,以史可法晉師江北。八月,鄭芝龍與鄭鴻逵原任總兵,加封安南伯及靖虜伯。

弘光元年(1645年),鄭鴻逵、鄭彩自京口退至杭州,迎唐王朱聿鍵入閩。

隆武元年(1645年)閏六月,鄭芝龍、鄭鴻逵與福建巡撫張肯堂、巡按御史吳春枝、禮部尚書黃道周等,擁立唐王稱帝於福州,改元隆武。鄭芝龍受封平虜侯,掌握軍政大權,旋晉平國公,三弟鄭鴻逵(原名鄭芝彪)爲定西侯(二弟鄭芝虎之前戰死),旋進定國公,四弟鄭芝豹(小字莽二)封澄濟伯,侄兒鄭彩亦封永勝伯,鄭家官居極品。八月,隆武帝詔賜,晉平國公鄭芝龍加太師。

軍事

崇禎六年(1633年)7月,新任荷蘭臺灣長官普特曼斯﹙Hans Putmans﹚爲迫使明朝開放貿易,企圖用武力強佔大陸沿海,派出8艘戰艦,不宣而戰,明朝的廈門官員在駐軍遭到荷蘭人痛擊後,採取息事寧人態度,找人與荷蘭人疏通,然求和失敗,福建巡撫鄒維璉檄調諸將,大集舟師,準備痛擊荷蘭侵略者,身任“五虎遊擊將軍”的鄭芝龍擔任戰鬥前鋒,實際負責運籌指揮這場戰鬥。鄭芝龍舟渡漳州海澄,誓師出發。不久在澎湖的遭遇戰中,焚燬荷船一艘,生擒荷將一名,擊斃荷兵數百,10月,由鄭芝龍帶領,明軍150艘左右的帆船(其中50艘爲大戰船)在金門料羅灣追上荷蘭軍艦,鄭芝龍報仇心切,奮勇當先,使用鐵鉤鉤住敵船縱火焚燒戰術,共焚燬荷蘭快艇一艘,並捕獲另一艘快艇,普特曼斯狼狽退回臺灣。

福建巡撫鄒維璉在奏捷書中稱:“此一舉也,生擒夷酋一僞王、夷黨數頭目,燒沉夷衆數千計,生擒夷衆一百一十八名,戫斬夷級二十顆,燒夷甲板鉅艦五隻,奪夷甲板鉅艦一隻,擊破夷賊小舟五十餘隻,閩粵自有紅夷以來,數十年間,此舉創聞。”

經此一役,鄭芝龍聲勢大振,荷蘭方面轉而表達今後想在臺灣、而不是強勢前往福建尋求對華貿易的意願,由鄭芝龍派船到臺灣進行貿易。鄭芝龍也不願長期樹敵,因此在一位住在熱蘭遮城的同安商人林亨萬居間協調下,雙方同意進行貿易往來。於是福建商船開始駛抵臺灣。東印度公司史料說:如果公司想存在下去,必須把一官這一根刺從公司腳下拔除。鄭芝龍勢力之大由此可以想見。

鄭芝龍剪除羣雄,並把海上力量納入地方官府體制,取得制海權,合法掌控東西洋貿易制度的運作,原來害怕海賊伏擊的中國商船開始源源駛向臺灣。如1636年11、12兩月,自大陸到臺灣的船隻有33艘,次年8月達29艘,1638年6月更達31艘之多。崇禎十二年(1639年),日本襖地鎖國,退出東亞海洋競爭;荷蘭殖民者也不得已與鄭氏達成海上航行與貿易協議,規定荷蘭的對日本貿易,需經鄭芝龍將中國特產運至臺灣,轉手之後,方由荷蘭方面運往日本出售,鄭芝龍遂成爲東方海洋世界的強權。

幾年間,鄭芝龍平粵寇,徵生黎,擊退侵廈荷夷,消滅海上巨盜劉香,福建巡撫表奏朝廷:“芝龍果建奇功,俘其醜類,爲海上十數年所未有。”崇禎十三年(1640年),明廷擢升鄭芝龍爲福建總兵官,署都督同知。

 經濟

海外貿易

鄭芝龍利用泉州安平鎮的航海和經商基地,打破官方的海禁,繁榮海市,武裝船隊旗幟鮮明,戈甲堅利,航行於中國沿海、臺灣、澳門和日本、菲律賓等東南亞各地之間,充分利用自己的權勢和財力,擴大海上貿易,幾乎壟斷了中國與海外諸國的貿易,自築城於安平(今晉江安海),八閩以鄭氏爲長城。”

他以強大的武裝力量和鉅額資本在國際市場上同荷蘭、日本、南洋各國商貿公司競爭逐角,是官商結合、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代表人物。至南明隆武帝政權,也以鄭氏海上力量爲支柱,正如鄭芝龍所說:“三關餉取之臣,臣取之海,無海即無家。”

鄭芝龍從事海外貿易,主要是同日本通商。據荷蘭東印度公司《巴達維亞城日誌》與《平戶荷蘭館日誌》記錄:崇禎四年(1631年)鄭芝龍兩艘商船從日本長崎載貨物返航泉州安海。崇禎十二年(1639年)駛往長崎的鄭芝龍商船多達數十艘。崇禎十三年(1640年)兩艘鄭芝龍商船滿載黃白生絲及紗綾、綢緞等貨物,運往日本。另據《長崎荷蘭商船日誌》記錄,從1641~1643年(崇禎十四至十六年)間,鄭芝龍運載大量生絲、各類紡織品、黑白砂糖及麝香、土茯等藥物,運往日本,頗受歡迎。

崇禎十四年(1641年)夏,鄭芝龍商船22艘由晉江縣安平港直抵日本長崎,佔當年開往日本的中國商船總數的22.68%,主要貨物有生絲、紡織品、瓷器等。鄭芝龍與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建立貿易關係。他運往日本的絲織物,有一部分是從澳門購進的,日本的貨物也由他運到呂宋,轉售西班牙。鄭芝龍極力發展海上貿易,經常滿載絲綢、瓷器、鐵器等貨物,駛往柬埔寨、暹羅、占城、交趾、三佛齊、菲律賓、咬留巴(今雅加達)、馬六甲等國貿易,換回蘇木、胡椒、象牙、犀角等。在短短几年內,成爲荷蘭東印度公司在亞洲商業貿易的最強競爭對手。

明末,鄭芝龍、鄭成功父子相繼在南安石井建立造船坊,營造軍、商兩用船,年造三五艘,修數十艘。

開發臺灣

崇禎元年(1628年),鄭芝龍招納漳、泉災民數萬人,“人給銀三兩,三人給牛一頭”,用海船運到臺灣墾荒定居。在臺灣歷史上,鄭芝龍是組織大規模移民的第一人。

臺灣土地肥沃,因此而引發了漢人向臺灣島移民的浪潮,這是歷史上首次大規模有組織的由大陸向臺灣移民。當時荷蘭東印度公司統治臺灣南部,在大員(今臺南市)修築熱蘭遮城、普羅民遮城兩城,駐防近兩千人,但大陸移民卻多達數萬。

影響

鄭氏海軍

在17世紀世界海權勃興時代與明朝封閉海疆背景下,鄭芝龍以民間之力建立水師,並在臺灣海峽上擊敗西方海上勢力,有其一套水戰戰法對抗西洋人大船大炮,而其整治的水師成果亦是鄭成功得以擊敗荷蘭人進取臺灣的基礎;值得一提的,即便是康熙後來攻臺的海上大軍,亦是在兩代鄭氏水軍基礎上建立的。

福建及海洋文化

作爲李旦的後繼者,鄭芝龍以廈門爲中心統御著含有外交網絡的王朝,但始終固守着傳統,包含福建人在沿海擴張勢力和海洋共生的傳統。

家族

祖輩

先祖是鄭榮(樂齋);祖父是鄭瑢(西庭,另一說鄭王容);父是鄭士表(另一說鄭紹祖),字毓程,號象廷,福建泉州府南安石井鄉人。

田川氏(1602年10月3日-1647年1月5日),是日本肥前國平戶島上的川內浦人,她生於田川家,後來母親改嫁給從中國福建泉州移民到平戶的華人鐵匠翁翊皇,她也成爲翁翊皇的繼女,因而亦作“翁氏”。1646年鄭芝龍降清後,她以劍切腹自殺身亡,時年45歲。

鄭森,即鄭成功。

田川七左衛門,鄭芝龍將他過繼給妻子孃家。實際上是次子,所以又稱爲“田川次郎左衛門”,後人分姓“鄭”及“福住”

鄭渡(《清史稿》作“鄭世忠”),鄭芝龍次子

鄭恩(《清史稿》作“鄭世恩”),鄭芝龍三子,字恩慶

鄭蔭(《清史稿》作“鄭世蔭”),鄭芝龍四子

鄭襲(《清史稿》作“鄭世襲”),鄭芝龍五子,號葵庵;康熙年間投誠清朝,欽命榮祿大夫頭等兼管內閣大臣

鄭世默(見於《清史稿》),鄭芝龍六子,後與父親一同就戮

鄭婉,嫁楊瑞璉

相關藝術作品

小說

1993年《龍虎風雲》壹、貳:陳舜臣著,遠流出版社。

1998年《鄭芝龍大傳》:陳文德著。

2002年《臺灣第一世家之一:船王鄭芝龍》:秦就著,實學社。

2004年《開拓臺灣的先驅:鄭芝龍傳奇》:華文出版社。

2017年《萬舸盈樽》:醉了翁著,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9年《北海和觴》:俞不周著,中國華僑出版社

戲劇

舞臺劇“一官風波”:邱坤良編導。

2011年臺客歌舞劇《黃金海賊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