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王朗對戰諸葛亮句句在理 王朗最後爲什麼輸了

王朗對戰諸葛亮句句在理 王朗最後爲什麼輸了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諸葛亮王朗對罵,其實王朗說的句句在理,爲什麼最後還是輸了你知道嗎?不知道沒關係,本站小編告訴你。

在《三國演義》當中,諸葛亮罵王朗是其中比較有名的片段。

諸葛亮憑藉自己淵博的知識和犀利的語言同曹魏的高級官員——司徒王朗,在兩軍陣前展開了一番精彩程度不亞於關羽溫酒斬華雄的激烈辯論。

平心而論,在這場辯論中,王朗說的句句在理,但是爲何他最後不僅輸了,就連性命也丟了呢?

王朗對戰諸葛亮句句在理 王朗最後爲什麼輸了

王朗其人

王朗出生在儒家的誕生地山東,自幼就受到儒家學風的薰陶,年歲稍長就跟隨當時有名的經學大師楊賜學習,後來楊賜去世,他傷心不已,堅持爲楊賜守孝而不接受朝廷舉孝廉入仕的徵召。

等他守孝期滿,當時的徐州刺史陶謙就把他招募到了麾下擔任幕府。

在這段時間裏,他以儒學治國爲基準,幫助陶謙樹立了良好的政治形象,自己也被提拔爲會稽的守土長官。

在東漢亂世羣雄並起的年代裏,儒家思想是沒有市場的。

他這樣的文官自然比不得關羽、張飛、曹仁、孫策這樣的武將。

在和江東小霸王孫策的對決中,他毫無意外地成了階下囚,然而他抱定儒家成仁的思想,始終不願投降孫策爲其所用。

在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時候,曹操以大漢天子的名義向他拋來了橄欖枝。

王朗抱着大漢正統的觀念,不畏艱難,奔向了當時大漢天子所在的許都。

王朗對戰諸葛亮句句在理 王朗最後爲什麼輸了 第2張

在許都的朝廷中,他被封爲諫議大夫等官職,主要負責刑獄。

因爲他有着仁義的美名,所以在他的治理下,百姓安居樂業,天下太平。

可以說王朗是非常有才幹的。

然而曹操晉級魏王,他的兒子曹丕更是篡漢自立,王朗的位置就顯得非常尷尬了。

他本是大漢的忠臣,但是曹丕以“禪讓”爲名趕走了他名義上的舊老闆,接手了原有的領導班子,並且給他加官進爵。

他搖身一變,從漢臣變成了魏臣,雖然只是名字上的一字之差,可是整個性質都變了。

王朗對戰諸葛亮句句在理 王朗最後爲什麼輸了 第3張

西南方的割據勢力劉備,本是織蓆販履之徒,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皇親國戚,但是他打着漢室宗親的旗號收買人心,稱霸四川,意圖聯合孫權對抗曹魏。

王朗和諸葛亮的相遇就發生在諸葛亮第一次出兵北伐,兩軍在祁山對峙的階段。

諸葛亮和王朗的對決

王朗是個文官,長期以來一直在中央機關工作,有着不俗的工作業績,魏明帝曹叡繼位以來,他反而要到前線當中去效力。

這個時候他已經七十六歲了,在古稀之年有這樣的壯舉,可謂是老當益壯。

然而不幸的是他碰到了曾在“舌戰羣儒”中大獲全勝的諸葛亮。

當時諸葛亮正直壯年,而且第一次北伐,蜀軍準備充分,他意氣風發。

當他得知對面的曹軍將領是曹真、郭淮以及王朗的時候,心裏就有了底氣。

曹真好大喜功,郭淮有勇無謀,王朗雖有謀略,但是卻喜歡自擡身價,倚老賣老。

王朗對戰諸葛亮句句在理 王朗最後爲什麼輸了 第4張

這三人的組合對他來說根本算不上什麼,曹魏陣營中真正起到威懾作用的司馬懿早就被擼得一乾二淨回家賦閒去了。

兩軍約好時間,展開了針鋒對決。

王朗騎在馬上打算以口舌爲劍,說服諸葛亮投降。

他先是扯了一堆上古賢人的空話,然後話鋒一轉,把東漢王朝說的一無是處,把曹操篡漢說的有禮有節:“我太祖武皇帝(曹操),掃六合、卷八荒;萬民仰德,天命所歸。世祖文帝(曹丕),神文聖武,以膺大統,這不就是天意人心嗎?先生經天緯地,怎麼盡做些逆天理、揹人情的事呢?”

最後又不失時機地向諸葛亮拋出橄欖枝要他投降。

可以說,王朗不愧爲一代大儒,說起話來文縐縐的,直接從道德的制高點上來壓諸葛亮,妄圖以黃老之學輔以現實情況來佐證自己的觀點,稱得上是一篇上好的文章。

他這樣的做法,如果面對的是趙雲、關興、張苞這樣的武將,那就成了對牛彈琴,這三位可能沒等他說完就給他來一個透心涼。

如果是這樣的死法他絕對不會心服口服,然而他面對的是那個曾經在東吳連勝三場的辯論高手諸葛亮。

諸葛亮非常聰明,他懂得兩軍對戰看的是實力,這種口頭功夫完全是消遣。

但是他打算髮揮自己口才的特長來戲弄一下這位曾經大漢如今曹魏的元老重臣。

他引經據典,以王朗的言辭爲論點,進行嚴密合縫的抨擊,甚至把王朗的簡歷也拿出來進行展示。

王朗對戰諸葛亮句句在理 王朗最後爲什麼輸了 第5張

他的言辭非常嚴謹,也很陰毒,他以王朗在大漢朝廷中曾經舉孝廉入仕的事實爲論點,來駁斥他投靠曹魏的事實:“吾素知汝所行:世居東海之濱,初舉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輔國,安漢興劉;何期反助逆賊,同謀篡位!罪惡深重,天地不容!”

在儒家的思想中:殺身成仁,捨生取義是其最高的境界,向來就有忠臣不事二主,好女不嫁二夫之說。

向來在朝中以大儒自我標榜的王朗,言行不一,被諸葛亮戳中了痛處,羞愧難當。

俗話說: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

這番打臉的言論,直接在兩軍面前說的王朗下不來臺。

王朗年事已高,車馬勞頓,在大庭廣衆之下受此刺激,結果一時氣短,掉下馬來摔死了。

在尊劉抑曹的《三國演義》裏,大家自然覺得諸葛亮神通廣大,老王郎螳臂當車,不自量力。

可是拋開《三國演義》中作者的立場,王朗似乎說的也有道理,而且綜合兩國實力來說,蜀漢地處一隅,根本無法跟中原發達地區的魏國相比。

相持下去,曹魏就是耗也把蜀漢耗死了。

事實上,諸葛亮死後,蜀漢確實是耗光元氣,選擇了投降。

王朗對戰諸葛亮句句在理 王朗最後爲什麼輸了 第6張

王朗輸掉的原因

司馬懿曾經評價過王朗。

他既表揚過王朗七十六歲高齡,依然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決心,又嘲笑他量小氣窄,因爲一口氣就被罵死的窩囊。

王朗忽略了兩軍乃至兩國實力的巨大差距,作爲一名文人偏偏要在口舌上討便宜。

諸葛亮就借題發揮,從他接受的儒家文化入手,順着他的思路去尋找他的痛點,然後狠狠地戳一傢伙。

如果面對的是司馬懿,他會迅速從原有的思路中跳出來,回到現實實力對比當中,發揮自己的優勢跟諸葛亮去打消耗戰。

而可憐的王朗卻沒有那麼走運,他被諸葛亮戳中了痛處,又找不到反駁的辦法,結果年歲已高的他,來不及反應就從馬上掉了下來,成了笑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