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權極一時的武三思後來是怎麼倒臺的呢?

權極一時的武三思後來是怎麼倒臺的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提起歷史上著名的一代女皇武則天,大家可能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武則天一步步登上帝位,獲得至高無上的皇權後,她的孃家人武三思也隨之發跡,成了朝堂之上舉足輕重的人物。

雖然史料上對於武三思沒有什麼好的評價,而且事實證明他也並無治國理政大才,但憑藉跟武則天的那層親屬關係。武三思嫣然是整個“武周王朝”時期,一位不可忽略的重量級“政治人物”。然而“顯赫一時”的武三思後來是怎麼倒臺的呢?他又是被誰所殺?

衆所周知,武三思憑藉着和武則天的親屬關係,在武則天晚年時期登上了權力巔峯。幾乎成了朝堂之上說一不二的權臣。但在武則天逝世那一年正月,也就是公元705年,由太子李顯張柬之等人發動了歷史上著名的“神龍政變”。這場政變主要目的就是讓武則天禪位給李顯,並且“還政李唐”。

隨着政變取得成功,李顯也順利登基當上了皇帝,並且在那一年冬天,武則天也走完了整個歷程,死後和唐高宗李治一起葬在了乾陵。其實歷史上由宗室和部分大臣主導的“神龍政變”,除了讓武則天禪位的主要目的外,還有削弱打擊“武三思”爲首的政治集團,以及消滅“張氏兄弟男寵勢力”的次要目的。

權極一時的武三思後來是怎麼倒臺的呢?

而這個過程中,武則天禪位的主要目的達到了,張氏兄弟男寵也都被砍了首級,也以爲這次要目的中的一項已經完成。但唯獨削弱打擊“武三思”政治集團勢力的目的,沒有達到預期效果。這又是爲何呢?

一方面原因是武三思在“武周王朝”掌權多年,樹大根深,勢力盤根錯節。即便武則天倒臺歸西,但武三思多年來積累起來的勢力依然強大,不可能快速倒臺。

而另一方面原因更重要,那便是武三思和李顯是“兒女親家”關係。早在武則天還掌權的時候,武三思的兒子武崇訓便迎娶了李顯的女兒安樂公主。並且這位安樂公主也是李顯和韋皇后最喜歡的女兒。韋皇后也是個強勢的女人,而且權力慾望極盛。她不僅牢牢地掌控着李顯的後宮,而且憑藉女兒是武三思兒媳婦的身份,跟朝中掌握大權的武三思走得很近,兩人關係很密切。

武三思有了這層關係做“護身符”,所以在神龍政變中,他也沒有像“張氏兩兄弟”那樣被政變衆人殺死,並且他依然繼續掌控着不少重要權力。

李顯雖然順利登上了皇位,但他也深知,自己這把龍椅是以李旦太平公主等宗室,再加上張柬之等重臣擁護而來。並且隨着武則天時代結束,當年李旦,太平公主,張柬之等發動“神龍政變”的功臣們的權力也隨之急速上升。並且張柬之等五位重量級大臣,還被封爲“五王”。

這股政治勢力崛起,讓李顯很忌憚。並且這些人裏,也不乏擁護李顯弟弟李旦坐皇位之人。因此,李顯登基初期,其實政治壓力很大,並且皇位也不穩固。在這種情形下,他開始尋求政治勢力,來制衡李旦,太平公主等人。

權極一時的武三思後來是怎麼倒臺的呢? 第2張

而這時,武三思憑藉和韋皇后交情莫逆,及皇帝親家的關係,瞬間開始向李顯靠攏。李顯也主動接納了武三思,並且把武三思當成左膀右臂。這兩股政治勢力相互制衡,似乎也相對平衡。但卻有一個人在高層政治博弈中,倍感到壓力很大。這個人便是李顯的皇太子李重俊。

李顯剛登基,便冊立長子李重俊爲太子。但熟悉唐朝歷史的人都知道,從唐高祖李淵開始,往後皇位傳承總避免不了血雨腥風。在武則天時期,更是對李顯和李旦,來來回回冊立廢除了好幾遍。因此,在李重俊心裏,唐朝太子的地位並不穩固,需要面臨很大的風險。因此,自從當上太子後,李重俊就小心翼翼,生怕招來殺身之禍。

但就在那個時候,武三思和韋皇后卻爲了進一步掌控權力,打起了太子的注意。當時武三思和兒子武崇訓指示安樂公主經常在李顯面前說太子李重俊的壞話,來挑撥皇帝和太子的關係。並且再加上韋皇后煽風點火,李顯和太子的關係逐漸惡化。後來安樂公主還建議李顯廢了太子,立自己爲“皇太女”將來繼承大統。

在這種情形下,李重俊內心裏的壓力達到了極點。於是在景龍元年,也就是公元707年。李重俊聯繫了一些大臣,集結了幾百兵馬,開始發動政變,歷史上稱之爲“景龍政變”。

當時李重俊首先帶兵衝入武三思府中,殺了武三思父子。隨後又帶着兵來到了玄武門,準備打入皇城,逼迫父皇李顯禪位給自己。結果在玄武門之戰中,李重俊手下的兵馬被站在玄武門城牆上的父皇李顯策反,最終導致政變失敗。後來李重俊從玄武門逃到了鍾南山,可還是被李顯捉拿歸案,然後砍了首級。

“景龍政變”以發動着李重俊失敗而告終,但“顯赫一時”的權臣武三思,卻在政變中被李重俊誅殺。從此,武三思也正式退出大唐歷史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