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高句麗只是一個邊陲小國 李世民爲何御駕親征都打不下來

高句麗只是一個邊陲小國 李世民爲何御駕親征都打不下來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世民御駕親征,爲何就拿不下高句麗這個邊陲小國?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自秦朝建立以來,中國正式進入封建社會,官僚政治也由此取代世卿世祿制度,皇帝成爲整個中國掌握着最高權力的統治者。

而在漫長的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中國大地上經歷了無數大大小小政權的更迭,其中也涌現出了四百位左右的皇帝,其數量不可謂不多,唐太宗李世民便是其中文治武功的最佳代表之一。

但令人奇怪的是,如此強大的唐朝,如此英明的帝王,卻在對高麗的戰鬥中顯現出並不順利的態勢,其中原因又是爲何呢?

一、高句麗成爲隋唐兩國的心腹大患

1、高句麗在隋朝時期已經相當強大

與我們想象中的邊陲小國不同,事實上,在隋唐時期,高句麗的整體國力雖然不及後來將其滅亡的唐朝,但也絕非一個弱小的政權。

從公元前三十七年立國開始,到後來被唐朝滅亡,高句麗在歷史上一共存在了長達七百年左右,若非沒有足夠強大的實力支撐,是必然不可能做到這點的。從高句麗建立之初,它就展現出較爲強烈的進攻性,與當時位於東北的扶余政權長期處於敵對狀態。

高句麗只是一個邊陲小國 李世民爲何御駕親征都打不下來

爲了扼制這股勢力的擴張,中原王朝大都選擇與扶余進行合作來共同打擊高句麗。但即便如此,高句麗依然堅挺地存在,其生命力之頑強也可見一斑。值得一的是,高句麗的建立者朱蒙便是在扶餘國的政治鬥爭陷入失敗才南逃到朝鮮地區。

隨着漢朝的滅亡以及中原地區陷入內亂之中,尤其是在元嘉之亂後,高句麗多次趁機侵略中國,將原先漢朝在東北及朝鮮地區設立的玄菟、樂浪二郡完全佔領,遼水以東幾乎都成了它的地盤。

而對於南方的百濟以及北方的契丹,高句麗也同樣長期佔據着戰略優勢,大大打擊了這些敵人,也掠奪了大片土地。直到南北朝時期,高句麗的勢力相比之前來說已經空前強大,進入了自己有史以來最爲鼎盛的時期。

當然,高句麗在這一過程中也並非毫無損失,如三國時期的曹魏政權便在高句麗背叛了二者的聯盟後,將其當時的都城摧毀,直到七十年後這座城市才重新被修建起來。

雖然之後高句麗內部出現了政治鬥爭,再加上新羅與百濟兩國的聯軍,導致高句麗的國力相比之前來說有所下降,但從整體來看,它在當時的中國東北地區仍然是一股相當強大的勢力。也正是這一時候,它與隋朝之間的戰爭開始了。

高句麗只是一個邊陲小國 李世民爲何御駕親征都打不下來 第2張

但是,令所有人始料未及的是,隋朝在與高句麗的戰鬥之中卻遭到了徹底的失敗。其中,隋煬帝本人的愚蠢與隋朝國內的混亂固然是主要原因,但高句麗本身足夠強大的戰鬥力與堅韌的戰鬥意志,卻也是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因此,直到隋朝在農民起義中走向滅亡、唐朝建立,高句麗在東北地區仍然發揮着主導地位,並非彈指可滅的弱小政權。

2、高句麗本身的國力較爲強大

在高句麗建國之初,它的疆域僅僅侷限於渾江與鴨綠江中游的一小片土地之上,並且政治環境極爲險惡,漢朝、扶余、沃沮、新羅都是其敵人。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高句麗不僅成功存活了下來,並且將這些敵人一一擊垮,建立了自己在當地的霸權。

尤其是在佔領了原漢朝地區後,高句麗立即開始了大規模的漢化行動,不僅從政治體制、思想文化等社會各個方面展開變革以強大國家,同時也學習了漢人先進的耕種技術,糧食產量由此得到提高。

在北魏初期,中國史書上對於高句麗的記載尚且還是“土國薄塉,蠶農不足以自供故其人節飲食”,但到了隋朝時期,高句麗內部已經出現較爲完備的土地納稅制度,這說明當地已經有着足夠的糧食來支撐一個納稅體系的運行。

而如果從社會風氣來看,高句麗也並非一個單純的農耕文明。由於朝鮮半島及東北地區本身的氣候環境所致,高句麗天生就無法單純依靠農業來養活全體國民,遊牧與漁獵便成爲了重要補充。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高句麗的政權結構也是由農耕與遊牧兩種組成。高句麗人普遍將騎馬射箭作爲自己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有果下馬,便登山”,掌握着強大的騎射技能,爲培養強大的騎兵創造了環境,也爲他們提供了強大的進攻能力。

同時,他們還在自己生活的城市當中建立了一個又一個軍事據點,這又給予了他們強大的防禦能力,並最終在軍事鬥爭當中形成了進可攻、退可守的局面。

前文已經說到,由於高句麗立國之初所面對的政治環境極爲險惡,稍有不慎便是被滅國的下場,這使其從一開始就沾染上了深深尚武之風。

高句麗只是一個邊陲小國 李世民爲何御駕親征都打不下來 第3張

之後隨着高句麗對外擴張活動的進行,其國內的尚武之風愈發盛行,高句麗人自幼便注重對於武功方面能力的培養,“尚氣力,便弓矢刀矛,有鎧甲,習戰。”另外,在高句麗所管轄的範圍擴大後,它治下的民族也愈發複雜,其中既有着契丹、扶余這樣的遊牧漁獵性質的政權,大量漢人士兵也被招納其中。

不同民族之間在相處之時固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引發社會矛盾,但不同民族的長處也得以吸收融合,並最終共同構成了強大一時的高句麗。

二、唐朝對於高句麗的征伐以絕對的勝利而告終

1、高句麗與唐朝之間的關係已經勢同水火

在唐朝建立後,高句麗雖然在表面上對唐朝表示臣服,但在暗地裏,它卻一直打破東亞地區以中國爲主導與核心的朝貢貿易體系。尤其是對於南方的新羅與百濟兩國,它更是一直懷有強烈的野心,始終試圖將它們吞併。

在蓋蘇文發動政變、執掌高句麗的朝政大權後,高句麗對於唐朝的態度也愈發變得具有挑釁意味,兩國之間的關係已不再僅僅只是單純的附屬國與宗主國。

高句麗只是一個邊陲小國 李世民爲何御駕親征都打不下來 第4張

對於此時的唐朝來說,如果容忍高句麗的這種行爲,那麼不僅會對自己東北地區的邊境安危造成巨大威脅,同時也會損失中國自古以來作爲東亞霸主、朝貢貿易體系主導者的威嚴,這對唐朝來說無疑是不能容忍的。

另外,如果追根溯源、探討朝鮮半島地區的歷史,其實說朝鮮半島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領土也並不過分。作爲朝鮮半島地區的第一個政權,箕子朝鮮的建立者箕子是商紂王的叔父前往建立,其文化核心從一開始就與中國是相連通的,此後箕子朝鮮也正式接受過來自周王朝的封號,名義上爲其治下愛的諸侯國。

此後衛氏朝鮮將箕子朝鮮取代,但衛氏朝鮮的建立者衛滿則是戰國七雄之一的燕國之人前往建立,朝鮮地區與中國的聯繫再度加強。之後隨着漢武帝滅亡衛氏朝鮮、在朝鮮半島北部地區設立了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臨屯郡四個郡,直接將朝鮮半島北部納入了自己的管轄範圍。也因此,唐朝與高句麗之間的戰爭,說唐朝只是在平叛也並不爲過。

2、唐朝對於高句麗的進攻可謂勢如破竹

在唐朝制止高句麗對於新羅百濟兩國的進攻,但後者卻仍然置若罔聞之後,唐朝在李世民的帶領下悍然發動了對於高句麗的戰爭。一方面,相比於隋朝來說,此時的唐朝在經過李世民多年的勵精圖治之後,社會經濟已經發展到相當繁榮安定的地步。

高句麗只是一個邊陲小國 李世民爲何御駕親征都打不下來 第5張

因此,對於這時的廣大唐朝普通民衆來說,參軍不再是一件如隋朝時期那般會給自己帶來巨大負擔的事情。相反,他們對於參軍有着超乎尋常的熱情,甚至在通過正規渠道參軍被拒絕後,以私軍的名義前往遼東地區征戰,“不求縣官勳賞,惟願效死遼東!”也因此,從戰爭一開始,唐朝軍隊就有着極高的士氣。

另一方面,作爲中國歷史上最有作爲的皇帝之一,李世民除了在內政方面成績斐然外,在軍事方面也無比過人,甚至在將星如雲的唐初也足以排進前列。

再加上唐朝本身就遠遠超過高句麗的國力,這使得唐朝軍隊無論是在戰略部署、戰術下達還是後勤補給、裝備武器等方面都佔有絕對的優勢,對於高句麗的征伐自然也一路勢如破竹。

而當時之所以會出現無法攻克高句麗的情況,既是高句麗本身頑強的抵抗所致,但更多則是因爲李世民更爲明智地採取了分波放血以消耗高句麗國力的戰術,這絕非是實力不足。

三、總結

總的來說,作爲一個東北地區的地方政權,高句麗雖然已經是相當強大,但與在李世民的領導下的唐朝相比,它卻仍然是遠遠不足。

高句麗只是一個邊陲小國 李世民爲何御駕親征都打不下來 第6張

面對隋朝,它尚且能夠在隋煬帝本身的愚蠢措施以及隋朝國內激烈的社會矛盾之下獲得勝利,但面對之後唐朝的進攻,雖然它依舊爆發出了強大的戰鬥力與頑強的戰鬥意志,但在硬實力的巨大差距下,它終究還是隻有走向滅亡一途。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並非高句麗本身太弱,而是唐朝實在太強,這實在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