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和氏璧是楚國鎮國之寶,爲何最終流落秦國?

和氏璧是楚國鎮國之寶,爲何最終流落秦國?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4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和氏璧,又稱和氏之璧、荊玉、荊虹、荊璧、和璧、和璞,是天下奇寶,也是歷史上著名的美玉。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春秋戰國時期,許多諸侯國都擁有自己的鎮國之寶,《戰國策》中便有“周有砥厄,宋有結,樑有懸愁,楚有和璞”的記載,其中“和璞”指的便是“和氏璧”。根據《韓非子·和氏》的記載,“和氏璧”最早由春秋時期楚國琢玉能手所發現,被楚國作爲鎮國之寶保存,然而最終卻又在戰國中後期先後流落趙國、秦國。

楚國琢玉能手發現寶玉,歷經三代楚王才得見天日

目前關於和氏璧的最早記載,出現在《韓非子·和氏》。根據書中記載,“和氏璧”是由春秋時期,一個叫作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荊山中無意得來,在今天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荊山,還有一個卞和洞,相傳便是當年卞和發現和氏璧的地方。也正因此,卞和被後世尊爲“白玉祖師”,奉爲“白玉真人”。

和氏璧是楚國鎮國之寶,爲何最終流落秦國?

時值楚厲王熊蚡冒在位,卞和發現璞玉(即內含美玉的石頭)後,便將其獻給了楚厲王,楚厲王便讓宮中的玉匠仔細鑑別,然而玉匠只是粗略的看了看,便說,“這哪裏是玉,分明就是塊石頭”。楚厲王隨之大怒,下令砍去了左腳。

後來楚厲王去世,其弟熊通即位,是爲楚武王。卞和又拄着柺棍將璞玉獻給楚武王,楚武王也派玉匠前去鑑別,結果玉匠也說那只是塊普通石頭,結果卞和又被楚武王下令砍去了右腳。

楚武王去世後,其子楚文王即位,當時卞和抱着璞玉,在荊山下痛哭不已,甚至兩眼都哭出了血水,楚文王便派人去問,卞和說,“我並不是因爲自己受了刖刑而哭,我悲傷的是將寶石說成石頭,將忠貞之士說成騙子。”

楚文王聽說後,便命人去將石頭剖開,果然得到一塊寶玉,這便是“和氏璧”了,楚文王念卞和忠心,封其爲陵陽侯。“和氏璧”則被楚文王命玉匠雕成玉璧,作爲楚國的鎮國之寶,收藏於楚國宮室之中,一代代流傳了下來。

楚懷王時“和氏璧”流落趙國,具體過程卻有兩種說法

“和氏璧”作爲楚國鎮國之寶,始終被收藏在楚國宮室之中,歷經數百年傳承,從春秋時期一直到了戰國中後期,直到楚懷王在位時期,“和氏璧”才從楚國流落到了趙國。不過,關於其流落到趙國的原因,目前則有兩種說法。

和氏璧是楚國鎮國之寶,爲何最終流落秦國? 第2張

一種說法是被盜後流落趙國。楚懷王時,魏國已經淪落爲二流國家,後公孫衍發動“五國相王”,魏國遂與韓、趙、燕、中山四國合縱,結果此舉引發秦、齊、楚三國不滿。楚懷王六年(前323年),楚懷王以護送魏國公子高回國爲由,派令尹昭陽率兵攻打魏國,奪取襄陵等八邑,威震列國,史稱“楚魏襄陵之戰”。憑藉戰功,楚懷王便將鎮國之寶“和氏璧”賜給了昭陽。

一次,昭陽設宴門客,將“和氏璧”取出供門客欣賞,結果有賓客趁機起鬨擾亂宴會,並趁亂偷走了“和氏璧”。當時參加宴會的張儀,還被昭陽門客誣陷爲偷走“和氏璧”的盜賊,慘遭一頓毒打,後張儀成爲秦相後,還曾爲此對楚國展開報復。

直到五十多年後,趙國太監繆賢偶以500金購得和氏璧,被趙惠文王得知後,遂將和氏璧納入宮中,後經玉工鑑定後,方知正是失蹤多年的和氏璧。

另一種說法則是,楚懷王后來向趙國求婚,“和氏璧”被作爲聘禮送給了趙國。

無論以上哪種說法正確,總之,作爲楚國的國寶“和氏璧”,最終流落到了趙國。

秦昭襄王奪璧鬧出“完璧歸趙”,“和氏璧”最終還是歸於秦國

戰國後期,秦國在“商鞅變法”以後,歷經秦惠文王、秦武王嬴蕩、秦昭襄王嬴稷三代君王治理,再加上對列國的不斷蠶食,實力已經開始凌駕於列國之上。而關東六國,隨着魏、楚、齊三國先後衰敗,能夠對抗秦國的只剩下了趙國。

和氏璧是楚國鎮國之寶,爲何最終流落秦國? 第3張

趙國崛起之後,秦趙兩國都已經準確地預感到,秦趙兩強之間必有一戰,因此兩國之間的試探舉動層出不窮。秦昭襄王得知趙惠文王搞到“和氏璧”以後,便派使者送信給趙惠文王,表示自己願意用十五座城池來換取“和氏璧”。

趙惠文王也不是傻子,知道秦昭襄王根本就沒打算給自己城池,但此時與秦國開戰又實在沒把握,因此便找來大臣商議對策,宦者令繆賢便向趙武靈王推薦了自己的門客藺相如。於是,之後便有了“完璧歸趙”這個歷史事件,藺相如因此事而名聲大噪。

和氏璧是楚國鎮國之寶,爲何最終流落秦國? 第4張

藺相如雖然將“和氏璧”完好無損的送回了趙國,但趙國最終還是沒能保住,“和氏璧”最終還是落到了秦國手中,至於具體是如何流落到秦國的,則已經不得而知了。根據六朝以後的史料記載,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用和氏璧打造了“傳國玉璽”。

不過,這歷史文獻中關於秦國傳國玉璽有比較詳細的記載,指明其應該是由藍田玉打造而成,並非傳說中的“和氏璧”,以至於清朝以後人們甚至對“和氏璧”的真實性產生了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