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古代打仗士兵明知前排危險 古人爲何還要往前衝

古代打仗士兵明知前排危險 古人爲何還要往前衝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古代打仗前排士兵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歷朝歷代的更替似乎都是伴隨着戰爭的開始和結束,相比於現代動一動手指就可以輕鬆摧毀一座城鎮的高科技時代,那個短刀長槍的年代裏,人們似乎對於戰爭更加“熱衷”。三國鼎立初始、大秦橫掃六國、項劉楚漢之爭,縱觀歷史長河,在千百年前最不缺乏的就是戰爭。

影視劇中也多有古代戰爭的描畫,場面之壯觀,氣勢之恢宏,不免讓人熱血澎湃,同時又不禁感嘆戰爭的殘酷。九次一生已是常態,但讓人感到奇怪的是,那些士兵明知前排危險,爲何還會“無腦”衝在最前?難道他們真的不害怕?還是說這其中有什麼他人不知的原因?

古代打仗士兵明知前排危險 古人爲何還要往前衝

01 古代四大殘酷戰爭

如果只是單純的形容戰爭是殘酷的,可能很多人沒有具體的概念。古時的戰爭是殘酷,可到底能有多殘酷?也只有真正對古時候戰爭有所瞭解,才能懂得那些衝鋒在最當前的士兵有多麼勇猛,又是多麼的義無反顧。

古代打仗,明知前排“必死”,爲何士兵還搶着上?原因也很簡單中國古代大大小小的戰爭裏,長平之戰若是排在第二位,那便沒有戰爭敢排第一。作爲秦國一統天下的重要戰爭,長平之戰可謂是死傷無數。而且勝利的秦國甚至並沒有遵守“降兵不殺”的原則,竟是直接將40萬趙兵與5萬百姓活活埋葬,殘忍之程度不禁令人爲之咋舌。

與長平之戰不遑多讓的則非鉅鹿之戰莫屬,它是楚霸王項羽打的最爲著名的一場戰爭,同時也是歷史上有名的以少勝多戰爭。項羽親率三萬士兵,力破秦國三十萬大軍。

一比十的戰鬥,排頭兵自然也是看到了秦軍的陣仗,但是卻仍然沒有擋住他們衝鋒陷陣的步伐。當然也正是有了這些無畏的排頭兵,最終才推進了這場戰爭走向了勝利。

古代打仗士兵明知前排危險 古人爲何還要往前衝 第2張

同樣是以少勝多的戰爭,淝水之戰赤壁之戰在古代戰爭史中也是極爲出名和重要的戰役,兩場戰爭對當時的政治格局也都是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當然,戰爭中的死亡人數也是無法估算的。

幾場大型戰爭中,單靠將軍的指揮並不能完全取得勝利,更多地還是那些無畏衝鋒的排頭兵。既然都知道了戰爭的殘酷性,也看到了戰爭的殘忍。當最開始的排頭兵被殺死後,身後之人自然是看得清清楚楚。況且士兵也不可能只打過一場仗,爲何還會有人甘做這個出頭鳥?

02身不由己並非所願

對於古代士兵的排頭兵到底爲何如此“勇猛”,人們大致總結出了兩個答案。其一是排頭兵是被迫成爲排頭兵,其二則是這羣士兵自願成爲排頭兵,說白了也就是一個被動和主動的原因。

畢竟怕死是人之本性,試想如果百姓都是自願參加服兵役的,那以前也就不會有“抓壯丁”這個詞語的出現,所以說每個朝代的士兵都有一部分是被迫去參軍。其實如果只是參軍也並沒有什麼,無非就是軍營中紀律嚴點、訓練累點,但好歹也是管吃管住有錢掙。

古代打仗士兵明知前排危險 古人爲何還要往前衝 第3張

然而怕就怕兩國突然開戰,這時候就有丟命的可能性了。本來就不是自願來參軍的,又怎能指望這些人賣命?所以上了戰場後,逃跑的士兵自然也就不在少數。要知道害怕也是會傳染的,當看到和自己朝夕相處的軍友逃跑時,難免不會讓其他人產生動搖,也就是擾亂軍心。

對於逃兵這個現象,朝廷自由應對辦法,特別設立了一個職位——軍監。其實從名字就可以看出,軍監也就是軍隊監督的意思。軍監這個職位在戰場上的權利也就顯現出來了,如果有猶猶豫豫之人或者是有逃兵出現,軍監就可以直接將其殺死,也無需承擔任何責任。

古文也有過相關記載,即如果最前排的士兵有猶豫或者臨陣脫逃的現象,後排的士兵就可以當下將其處決。當然如果後排的士兵出現這種情況,那自然就有其他人處置了。所以在士兵看來,橫豎都是死,還不如衝到最前頭,說不定還能掙一個功名,總比死在自己人手裏強。

影視劇中也多有這樣的鏡頭出現,身穿鎧甲手舉盾牌的士兵會衝在最前面,這是因爲每個國家都會有弓箭手,負責遠程攻擊和騷擾。而排頭兵要衝在最前,所以就有了相應的防禦措施,總不能也是輕裝上陣,這樣豈不是直接就被射成了馬蜂窩,一命嗚呼。

古代打仗士兵明知前排危險 古人爲何還要往前衝 第4張

排頭兵身上的鎧甲以及盾牌都十分堅硬,雖然略顯笨重,但卻可以有效的抵禦刀槍和箭雨,說白了也就是前排人比後排的人更安全一些,這或許也就是爲何有人搶着當排頭兵的原因。

03保家衛國心甘情願

說完被動原因後,那就該說一說主動原因,也就是爲何會讓士兵心甘情願爭做排頭兵。第一個原因很大程度上要看已方的將軍,如果都像白起、廉頗、秦檜這樣的有真能力又身經百戰的名將,士兵自然也就願意跟着他去賣命。

看着衝鋒在前的將軍,被其身上的熱血豪情所感染後,排頭兵理所當然地也就會義無反顧的跟着衝鋒上前。可如果像趙括這種紙上談兵之人,或者是新將領,效果肯定就差了許多,畢竟無法產生“共鳴”。

第二點簡單來說就是爲了利益,很多人蔘軍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爲了掙一個功名,改善未來的生活。很多朝代都有明文規定,戰場上砍殺的敵人會直接與公爵和金錢相掛鉤。殺的越多,所獲得的報酬也就越高,正所謂重金之下必有勇夫,當然也就少不了甘做排頭兵的士兵。

古代打仗士兵明知前排危險 古人爲何還要往前衝 第5張

如果說一旦戰敗也就意味着自己連國家都會失去,這是很多熱血之人所不能忍受和不願看道的。再者,若是淪爲戰敗國,自己的家人很可能也會因此受到不公的待遇,瞬間成爲他人案板上的魚肉,生死也只是他人的一句話就能輕易決定。

自己累點苦點不重要,關鍵是自己的家人絕對不能受到任何委屈,所以這些人才會不得不向前,畢竟這爲的不僅僅是國家,更是自己的妻兒、手足、父母以及無數的朋友相親。

04 總結:

戰爭無疑是殘酷的,成功的背後也是因爲犧牲了無數的排頭兵才換得。當然,不管是處於何種原因,他們都是衝鋒在最前面的英雄,是值得每一個人尊重和敬佩的人。正是因爲他們的犧牲,後人才得以享受到現在美好的生活,他們也當真稱得上“勇士”二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