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范蠡爲什麼如此受後人的景仰呢?

范蠡爲什麼如此受後人的景仰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5.8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范蠡之所以如此受人景仰,主要是因爲他是一個具有大智慧的人。

提到范蠡,大家都會想到他與文種輔佐越王勾踐,“臥薪嚐膽”,興越滅吳,一雪會稽之恥。

范蠡功成名就之後又能急流勇退,悄悄離開了越國。他寫信給文種說:“蜚(同“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爲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果然,後來留下的文種被勾踐賜死。

范蠡爲什麼如此受後人的景仰呢?

離越之後,與西施(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一起,隱姓埋名,“遨遊於七十二峯之間”,成就了一段浪漫佳話。這或許也是范蠡頻頻入戲(電視劇)的原因之一吧。

范蠡不僅在輔佐勾踐興越滅吳時,注重發展經濟。在他離越後,又能夠經商致鉅富,自號“陶朱公”,歷史上被尊稱爲“商聖”。

人物評價

正面評價

秦國宰相蔡澤:......范蠡知之,超然辟世,長爲陶朱公。

戰國末年秦國丞相呂不韋主編《呂氏春秋》:霸諸侯功名傳於後世。

秦朝丞相李斯:忠以事君、智以保身,千載而下,孰可比倫?

西漢東方朔:計同范蠡,忠合子胥;天下和平,與義相扶,寡偶少徒,固其宜也。

漢史學家司馬遷:范蠡三遷皆有榮名,名垂後世,臣主若此,欲毋顯得乎?與時逐而不責於人。

西漢李陵:昔范蠡不殉會稽之恥,曹沬不死三敗之辱,卒復勾踐之仇,報魯國之羞,區區之心,竊慕此耳。

漢史學家褚少孫:夫月滿則虧,物盛則衰,天地之常也。知進而不知退,久乘富貴,禍積文祟。故范蠡之去越,辭不受官位,名傳後世,萬歲不忘,豈可及哉!後進者慎戒之。

西漢文學家劉向:箕子棄國而徉狂,范蠡去越而易名,智過去君,弟而更姓,皆見達識微而仁能去富,勢以避萌生之禍者也。

東漢班固:在《漢書古今人表》中將范蠡列爲“智人”。

東漢趙曄:“智臣曰范蠡,勇而善謀。”

范蠡爲什麼如此受後人的景仰呢? 第2張

三國劉劭:在《人物誌》中說:“思通道化,策謀奇妙,是謂術家,范蠡、張良是也。”

唐詩人高適:天地莊生馬,江湖范蠡舟。逍遙堪自樂,浩蕩信無憂。去此從黃綬,歸歟任白頭。風塵與霄漢,瞻望日悠悠。

北宋文學家蘇軾:春秋以來用舍進退未有如范蠡之全者。

宋黃震:春秋戰國近五百年,以功名始終者惟范蠡一人。

宋羅大經:范蠡霸越之後,脫屣富貴,扁舟五湖,可謂一塵不染矣。

宋李綱《論范蠡張良之謀國處身》:故夫智謀之士,處困阨之時,能忍辱以伸其志;當事幾之會,能決斷以收其功;功成名遂,能高舉遠引以全其身,微二子,吾誰與歸?

宋代李昉《太平廣記·神仙傳》:在越爲范蠡,在齊爲鴟夷子,在吳爲陶朱公。

明文學家王世貞:五湖淼淼煙波闊,何處黃金鑄范蠡?

元代趙孟頫:功名自古是危機,誰似先生早拂衣。好向五湖尋一舸,霜黃木葉雁初飛。

清代蔡元放:在《東周列國志》評本中說:“才智全備之范蠡”“範少伯見機遠隱,其高不必言,又精於貨殖之術,能生財而致富,真是千古奇人”。

世人譽之:忠以爲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負面評價

唐文學家韓愈:爲人謀而不忠者,范蠡其近之矣。

北宋文學家蘇軾:以吾相蠡,蠡亦鳥喙也。

宋林亦之:范蠡之去似可全身,然卒使後世君臣猜忌百出,無一日相安者,其患自范蠡始也。

明黃道周:兵者兇器,戰者逆德。勾踐犯之,故遭天責。棲保會稽,已當死厄。厚禮卑辭,蠡之善策。使種請成,初猶不測。既賄貪讒,乃許歸國。嘗膽臥薪,仇填肝膈。二十餘年,報猶不得。至吳北盟,南師方迫。吳使請成,難援前跡。君縱哀憐,臣則赫赫。天與不承,死乃自賊。功成去之,有如行客。三致千金,三散豈嗇。如此高人,千秋生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