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揭祕:歷史上是如何給唐朝名將王玄策定位

揭祕:歷史上是如何給唐朝名將王玄策定位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王玄策,生卒年不詳,洛陽(今河南洛陽)人 ,唐朝官員、外交家。唐初貞觀十七年至龍朔元年(643年―661年)間三次出使印度(一說四赴印度)的使節。曾任融州黃水縣令,後升任朝散大夫。

公元641年因北印度的瑪卡達送使節來唐,因而以對其答札之副使節身份。接着,翌年以正使的身份再度前往印度,而被捲入提的王位篡奪事件,創造了“一人滅一國”的傳奇戰績。658年,第三度被選爲往印度之使節,在各地訪問之間,還曾前往摩河菩提寺參拜。關於這些印度旅行的事蹟,他雖記錄有《中天竺行記》一書,惟完本早已失卻,只餘下《法苑珠林》、《解迦方誌》等散逸殘篇。

王玄策的歷史定位

地緣政治

王玄策“一人滅一國”的傳奇故事。單從中、印兩國博弈的層面來看,這個故事的確容易激發起民族主義者的自豪感(讓人感覺中國人在一千多年前,就“征服”過印度)。但結合到當時的地緣政治結構,這其實卻是一次失敗的嘗試。因爲作爲帝國使者的王玄策,出使印度所執行的任務實際上和張騫類似。是爲唐帝國在吐蕃背後的印度尋找戰略盟友,以牽制這個強大的對手(雖然這時唐、吐兩國,已經貌似化干戈爲玉帛了)。然而最終的結果卻是,帝國使者在吐蕃的幫助之下,攻擊了這個本該合縱連橫的對象。

揭祕:歷史上是如何給唐朝名將王玄策定位

儘管王玄策有充分的理由(使團被劫殺)執行這次攻擊行動,並且在戰術上可圈可點。但從戰略層面上來說,這無疑幫助吐蕃解除了背後潛在的威脅。對於被攻滅的印度政權來說,他們只會意識到自己是敗於實際主導、執行作戰任務的吐蕃。試想一下,如果李廣利或者後來遠征西域的漢將,不是依靠帝國遠征軍,而是從匈奴借兵征服大宛等背漢國家的話(這和引導西域小國互相攻伐又不一樣),會造成什麼樣的地緣政治後果,關於這次“遠征”印度的得失就很容易盤算的清楚了。後來吐蕃和唐帝國在當時地緣政治的安排下關係惡化,寶應2年(763)十月,吐蕃軍隊攻破長安,唐代宗出逃。當然,吐蕃軍攻陷長安的主因仍是是唐內部不和,邊將不派援軍及郭子儀所率主力尚在關東。

但以上這種認爲王玄策滅印度在地緣政治上實際上有利於吐蕃、爲吐蕃消滅了潛在競爭對手的觀點是很荒謬的,只是某些網民在對地緣政治缺乏瞭解下,憑個人主觀意識的臆斷。首先從地緣上就是個很大的問題,從青藏高原攻擊喜馬拉雅山系南麓及印度平原,無論是佔領還是掠奪,地形都是大問題。吐蕃顯然要麼臣服唐朝要麼征戰唐朝,印度對於吐蕃沒有什麼吸引力。因此即便是古天竺崛起並強盛起來也會因爲地形而無法對吐蕃構成什麼威脅。

影響印度

關於王玄策“一人滅一國”的傳奇故事。中印度和吐蕃方面並沒有發掘出史料證明和反駁這一點。

7世紀的印度是分裂和混亂的,這就是所謂後笈多王朝,但其統治權力的中心退回摩揭陀,除了卡瑙季(曲女城)的統治者戒日王在北印度建立過短暫的霸權之外,沒有一個王公擁有廣大的權力。印度摩揭陀國(Magadha)國王曷利失屍羅迭多(即戒日王)。戒日王的繼承者帝那伏帝王阿羅那順後被王玄策請的吐蕃兵所俘獲。

王玄策借吐蕃滅中印度後並沒有建立強力的中印度政權,阻礙了印度北部地區統一的歷史進程。致使沒有在吐蕃背後建立起可以牽制吐蕃力量的政權。印度的封建制度萌芽於笈多王朝,在戒日王朝時期被充分確立。王玄策滅國的做法使戒日王王朝在北印度推行改革嘗試的可能性消失,其政權組織的改革更無從說起。到500多年後11世紀,入阿富汗的突厥人建立的穆斯林政權纔在印度北部建立統一政權。。

中印度的分裂,統一政權沒有及時的建立,也使得後期對中亞和穆斯林的侵入各自爲戰沒有什麼抵抗力。

但是以上的觀點實際上只是部分對古代印度歷史缺乏瞭解的網民的人云亦云而已,戒日王朝在戒日王死後實際上就已經土崩瓦解了,古代印度在當時根本就沒有中央集權的觀念和傳統,而戒日王征戰打下的帝國,實際上也近似於衆多封建王公組成的聯盟,戒日王只是擔當盟主的角色,公元647年,戒日王於恆河溺水而亡後,由於沒有留下嗣子,國中大亂,戒日王靠武力維持的鬆散帝國很快就土崩瓦解了,北印度復歸分裂,阿羅順只是在北印度已經重新分裂後篡奪了一個已經土崩瓦解,偏安一隅的“戒日王朝”而已,北印度的重新分裂並回退到戒日王崛起之前的局勢是因爲戒日王之死,跟王玄策沒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