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世間印象 > 科學探索 > 瀘州施工隊挖出漢墓 棺壁畫似“伏羲女媧圖”

瀘州施工隊挖出漢墓 棺壁畫似“伏羲女媧圖”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施工隊挖掘山坡過程中,一剷下去居然出現了一個山洞,一座古墓就此重見天日。6月8日,瀘州龍馬潭區雙加鎮港城大道在施工過程中發現一座古墓,現場村民發現多具骸骨,施工方立即停工並報警。

6月13日,文物部門初步鑑定該古墓爲漢墓,並派出相關人員守在洞口。墓中多具人體骸骨是否是漢代人的遺骨?專家現場查看後表示,漢代距現在年代久遠,人體骸骨不可能保存得那麼完整,推測有可能是盜墓者的骸骨。

 現場 修路挖出古墓 文管部門搶救性發掘

6月8日下午3點左右,雙加鎮港城大道的施工隊正在施工,開着挖掘機的張師傅像往常一樣挖掘一個山坡,“一鏟挖下去,居然出現了一個洞。”張師傅說。由於以爲是普通墳墓,他沒在意繼續挖掘,誰知剛剛挖出的洞旁邊又冒出了一個洞,“洞口周圍很硬,挖不動。”張師傅覺得不對勁,於是立即停止了作業。

隨後,張師傅叫來當地年齡大的老人到洞口現場看,老人均說沒見過,“當時洞裏面很黑,依稀看到有一口石棺。”施工隊發現古墓消息傳開之後,周邊村民紛紛前往湊熱鬧。由於擔心是古墓,張師傅趕緊向工地彙報了情況,並向當地派出所報了警。隨後,派出所民警趕到現場對現場進行了拍照、詢問和封鎖保護。

龍馬潭區文物管理所所長趙瓊介紹,6月8日接到村民打來電話,稱施工現場發現了一具石棺,文物部門工作人員和瀘州市博物館專家立即趕到現場查看,初步斷定該墓爲漢代崖墓羣,並且在很多年前就曾被盜過。由於古墓所在地屬於港城大道修建項目,不能就地保護,因此只能搶救性發掘。

瀘州施工隊挖出漢墓 棺壁畫似“伏羲女媧圖”

  發現 現場發現骸骨、完整手鐲和北周錢幣

6月13日,記者隨專家組一行來到古墓挖掘現場,發現古墓懸在座幾十米高的山坡上,古墓入口被挖掘機挖出了兩個大洞,山坡下則是尚未修好的路。當地村民告訴記者,修路之前該處是一個整山,修路施工將山削了一半。

在古墓的兩個洞內,其中一個洞口入口左邊擺着一副石棺,棺蓋已被打開放在在地上,堆滿了厚厚的泥土,石棺內也堆了許多泥土,空無一物。洞內還有兩個石臺,鋪滿了泥土,現場未發現完整的器物。兩個洞內均有破碎的人體骸骨,初步估計有十多具。

發掘現場,工人們不時挖出一些陶器碎片,專家稱通過碎片的質地和紋路來看也能初步判斷是漢代的陶器,“這些碎片是沒有上釉的”,專家表示,如果是較完整的漢代陶器,價值較高,可依據其完整度、花紋的精美度等歸類爲國家文物一二三三等,若是碎片也有文物價值,可作爲還原其他文物的原料。

但在發掘過程中,並未發現完整的陶器,卻發掘出了一個完整的銅手鐲、兩把刀具和數枚銅錢。銅手鐲爲一個圓形手鐲,上面刻有簡單的一道道半弧形紋路,手鐲佈滿了綠色的鏽跡,專家稱在此之前,合江漢墓的發掘中尚未發現完整的手鐲。銅錢中有一枚保存較完整、字跡清晰的銅錢,印有“五行大布”,專家表示,該銅錢爲北周時的錢幣,現在的價值約爲5000元以上。

推測 石棺圖案精美 初步判定爲漢代古墓

經過數小時的清理,墓中的石棺和棺蓋擡出洞口。記者發現,該石棺長2米左右,外棺壁因風化出現了裂縫,但棺面上的花紋依稀可見。

記者發現,石棺棺蓋上印着三朵四瓣花,石棺較長一面側壁是一幅出行圖,10個身着長袖的人手持一物,朝着同一方向前行;另一側畫中一個人騎在馬上,前後有侍從,後面有兩個人正手持長劍,似在嬉戲娛樂。石棺較寬一面側壁繪着兩個身着長袖的人,兩人臉面相向,各持一面鏡子似的器物,兩人尾部似蛇一樣相交,專家推測該圖可能是“伏羲女蝸圖”。另一側則繪着兩個似塔一樣的建築,建築下站立着一個人,一隻鳳鳥站立在兩建築之間的樹幹枝條上,專家表示,該建築是典型的漢代雙闕圖。

據文物部門工作人員介紹,此前瀘州合江、瀘縣等地都發現過漢墓,城區附近唯獨沒有發現唐代的墓羣,專家猜測很有可能是殉葬方式的原因,“石墓的保存性較好。”

經過專家鑑定並多方論證,初步判定該墓爲漢代古墓,而這次出土的古墓石棺圖案與合江出土的石棺圖案極其相似,因此可以判斷該墓爲漢墓,“雙闕圖和出行圖與之前合江出土的漢墓上的圖案都十分相似,漢代墓與宋代、清代墓相比圖案更多樣繁複。”

環球趣事
科學探索
世界之最
娛樂天地
歷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