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世間印象 > 歷史劇 > 《羋月傳》白起殺了多少人?白起的結局怎麼死的

《羋月傳》白起殺了多少人?白起的結局怎麼死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白起是軍事的天才,爲秦國霸業創下不世之功,然而白起的桀驁不馴和嗜血好殺,卻也帶來嚴重的政治後患。一起來看看白起的簡介,白起爲什麼會被稱爲殺神,歷史上白起是怎麼死的。

電視劇《羋月傳》中的白起,是天生的軍事家,對戰爭有着野性的直覺,他是把絕世好刀,但卻不是普通人可以掌握的。從小流浪的他被羋月在義渠王的手中救下了,把他交給魏冉在軍中培養,並將他託名羋氏族人白公勝的子孫,起名白起。

歷史上,白起又稱公孫起,戰國時期秦國郿縣(今陝西省眉縣常興鎮白家村)人,中國古代著名的將領、軍事家。白起在秦昭王時征戰六國,爲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曾在伊闋之戰大破魏韓聯軍,攻陷楚國國都郢城,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功勳赫赫,白起是繼中國歷史上自孫武、吳起之後又一個傑出的軍事家、統帥,與廉頗、李牧、王翦並稱爲戰國四大名將,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首。

《羋月傳》白起殺了多少人?白起的結局怎麼死的

爲什麼白起被被稱爲殺神,史書記載他“料敵合變,出奇無窮,聲震天下”。他一生征戰37年,未嘗一敗,打得六國無人敢掛帥迎敵,爲秦國的統一大業立下了不世之功。但因其在長平之戰中坑殺趙國40萬降卒,而被正統史家永遠打入“冷宮”,不得立於名將之列。

《羋月傳》白起殺了多少人?白起的結局怎麼死的 第2張

白起爲白公勝之後,故又稱公孫起。白起號稱“人屠”,戰國四將之一(其他三人分別是王翦、廉頗、李牧)戰國時期秦國名將。長平一戰,白起坑趙兵四十萬,趙國軍事從此一蹶不振,奠定秦國統一六國沒有太大壓力的基礎。蒙恬主要是世家比價厲害一些,起名氣和軍事能力應該是不如白起的。

長平之戰是我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滅戰,發生在公元前262年年,此場戰爭的交戰雙方是當時最有實力的秦趙兩國,戰爭結果是趙國遭到毀滅性打擊,白起坑殺40萬人,那這麼多人是如何坑殺的,白起真的殺了40萬人嗎?

當時雙方投入的總兵力,包託後勤及守軍秦國大約55萬,趙國大約45萬,但秦國是攻打,趙國是防守,實際上秦國攻打的兵力可能不足40萬,戰爭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趙奢的紙上談兵就是出自這場戰役,而這場戰役最讓人震驚的地方是,白起居然坑殺了40萬降軍,這麼多人他是怎麼殺的?

 長平之戰白起是怎麼坑殺40萬降軍的

白起俘虜了趙國近40萬大軍後,覺得這些人不會歸順秦國,而趙軍數量又很多,在部隊裏留着這麼一支龐大的部隊很不安全,如果放回去他們又會對秦國造成威脅,因此決定坑殺這些人,首先關於坑殺的人數肯定有所誇大。

首先冷兵器時代40萬人被活埋,不會坐以待斃,就是分散坑殺,當時沒有大型機械怎麼埋下那麼多人,而當時趙國的所有兵力就在55萬左右,除去其它個地方的守軍,和戰爭中死亡的人數,應該沒有剩下40之多。古代打仗都喜歡浮誇兵力,因此白起可能沒有坑殺這麼多人,但十多萬絕對有。

《羋月傳》白起殺了多少人?白起的結局怎麼死的 第3張

當年九月,秦又發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趙邯鄲。正趕上白起有病,不能走動。二年正月,王陵攻邯鄲不大順利,秦王又增發重兵支援,結果王陵損失五校(一校約爲8000人)秦軍。白起病癒,秦王欲以白起爲將攻邯鄲,白起對秦昭襄王說:“邯鄲實非易攻,且諸侯若援救,發兵一日即到。諸侯怨秦已久,今秦雖破趙軍於長平,但傷亡者過半,國內空虛。我軍遠隔河山爭別人的國都,若趙國從內應戰,諸侯在外策應,必定能破秦軍。因此不可發兵攻趙。”

秦昭襄王改派王齕替王陵爲大將,八、九月圍攻邯鄲,久攻不下。楚國派春申君同魏公子信陵君率兵數十萬攻秦軍,秦軍傷亡慘重。白起聽到後說:“當初秦王不聽我的計謀,結果如何?”秦昭襄王聽後大怒,強令白起出兵,白起自稱病重,經范雎請求,仍稱病不起。由於病體不便,白起並未立即啓程。三月後,秦軍戰敗消息不斷從邯鄲傳來,昭王更遷怒於白起,命他即刻動身不得逗留。白起只得帶病上路,行至杜郵(今陝西省咸陽市任家咀村),秦昭襄王與范雎商議,以爲白起遲遲不肯奉命,“其意怏怏不服,有餘言”,派使者賜劍命其自刎。

秦王派使者賜劍命其自刎,白起拿起劍自刎時,仰天長嘆:“我對上天有什麼罪過,竟落得如此下場?”過了好一會兒,他又說:“我本來就該死。長平之戰,趙軍降卒幾十萬人,我用欺騙的手段把他們全部活埋了,這就足夠死罪了!”說完自殺。時爲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十一月。

白起墓:位置在咸陽城東郊,渭河北岸任家咀,秦時此地稱杜郵。197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三五三0工廠在施工時,曾發現公之墓道,出土兵器、佩劍等文物數件,現存咸陽博物館。白起墓呈園形,底部直徑19米,墓高8米,一九八二年,白起墓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列爲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環球趣事
科學探索
世界之最
娛樂天地
歷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