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相关灵枢的历史知识

《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第十九原文欣赏

《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第十九原文欣赏

黄帝问于歧伯曰:夫四时之气,各不同形,百病之起,皆有所生,灸刺之道,何者为定?歧伯曰:四时之气,各有所在,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故春取经、血脉、分肉之间,甚者,深刺之,间者,浅刺之;夏取盛经孙络,取分间绝皮肤;秋取经腧。邪在腑,取之合;......
2021-06-17
《黄帝内经》灵枢·卫气失常第五十九原文欣赏

《黄帝内经》灵枢·卫气失常第五十九原文欣赏

黄帝曰:卫气之留于腹中,蓄积不行,菀蕴不得常所,使人支胁胃中满,喘呼逆息者,何以去之?伯高曰:其气积于胸中者,上取之,积于腹者,下取之,上下皆满者,旁取之。黄帝曰:取之奈何?伯高对曰:积于上,泻人迎、天突、喉中;积于下者,泻三里与气街;......
2021-06-22
《黄帝内经》灵枢·卫气行第七十六原文欣赏

《黄帝内经》灵枢·卫气行第七十六原文欣赏

黄帝问于歧伯曰:愿闻卫气之行,出入之合,何如?歧伯曰: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昴为纬,虚张为经。是故房至毕为阳,昴至心为阴。阳主昼,阴主夜。故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
2021-06-23
《黄帝内经》灵枢·卫气第五十二原文欣赏

《黄帝内经》灵枢·卫气第五十二原文欣赏

黄帝曰:五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受水谷而行化物者也。其气内干五脏,而外络肢节。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阴阳相随,外内相贯,如环之无端。亭亭淳淳乎,孰能窃之。然其分别阴阳,皆有标本......
2021-06-22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第八原文欣赏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第八原文欣赏

黄帝问于歧伯曰: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脏之所藏也。至于其淫泆离脏则精失、魂魄飞扬、志气恍乱、智虑去身者,何因而然乎?天之罪,与人之过乎。何谓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请问其故。歧伯答曰......
2021-06-17
《黄帝内经》灵枢·大惑论第八十原文欣赏

《黄帝内经》灵枢·大惑论第八十原文欣赏

黄帝问于歧伯曰:余尝上于清冷之台,中阶而顾,匍匐而前,则惑。余私异之,窃内怪之,独瞑独视,安心定气,久而不解。独博独眩,披发长跪,俛而视之,后久之不已也。卒然自上,何气使然?歧伯对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
2021-06-23
《黄帝内经》灵枢·五阅五使第三十七原文欣赏

《黄帝内经》灵枢·五阅五使第三十七原文欣赏

黄帝问于歧伯曰:余闻刺有五官、五阅,以观五气;五气者,五藏之使也,五时之副也。愿闻其五使当安出?歧伯曰:五官者,五藏之阅也。黄帝曰:愿闻其所出,令可为常。歧伯曰:脉出于气口,色出于明堂,五色更出以应五时,各如其常,经气入藏,必当治......
2021-06-19
《黄帝内经》灵枢·寿夭刚柔第六原文欣赏

《黄帝内经》灵枢·寿夭刚柔第六原文欣赏

黄帝问于少师曰:余闻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愿闻其方。少师答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审知阴阳,刺之有方。得病所始,刺之有理。谨度病端,与时相应。内合于五脏六腑,外合于筋骨皮肤。是故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
2021-06-17
《黄帝内经》灵枢·五十营第十五原文欣赏

《黄帝内经》灵枢·五十营第十五原文欣赏

歧伯答曰: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气行一周,千八分,日行二十八宿。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故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十息气行......
2021-06-17
《黄帝内经》灵枢·厥病第二十四原文欣赏

《黄帝内经》灵枢·厥病第二十四原文欣赏

厥头痛,面若肿起而烦心,取之足阳明太阴。厥头痛,头脉痛,心悲,善泣,视头动脉反盛者,刺尽去血,后调足厥阴。厥头痛,贞贞头痛而重,泻头上五行,行五,先取手少阴,后取足少阴。厥头痛,意善忘,按之不得,取头面左右动脉,后取足太阴。厥头痛,项先......
2021-06-17
《黄帝内经》灵枢·行针第六十七原文欣赏

《黄帝内经》灵枢·行针第六十七原文欣赏

黄帝问于歧伯曰:余闻九针于夫子,而行之于百姓,百姓之血气,各不同形,或神动而气先针行;或气与针相逢;或针已出,气独行;或数刺乃知;或数刺病益剧。凡此六者,各不同形,愿闻其方。歧伯曰:重阳之人,其神易动,其气易往也。黄帝曰:何谓重......
2021-06-23
《黄帝内经》灵枢·阴阳清浊第四十原文欣赏

《黄帝内经》灵枢·阴阳清浊第四十原文欣赏

黄帝曰:余闻十二经脉以应十二水者,其五色各异,清浊不同,人之血气若一,应之奈何?歧伯曰:人之血气苟能为一,则天下为一矣!恶有乱者乎?黄帝曰:余闻一人,非问天下之众。歧伯曰:夫一人者,亦有乱气;天下之众,亦有乱人,其合为一耳。黄帝曰......
2021-06-19
《黄帝内经》灵枢·五禁第六十一原文欣赏

《黄帝内经》灵枢·五禁第六十一原文欣赏

黄帝问于歧伯曰:余闻刺有五禁,何谓五禁?歧伯曰:禁其不可刺也。黄帝曰:余闻刺有五夺。歧伯曰:无泻其不可夺者也。黄帝曰余闻刺有五过。歧伯曰:补泻无过其度。黄帝曰:余闻刺有五逆。歧伯曰:病与脉相逆,命曰五逆。黄帝曰:余闻刺有......
2021-06-23
《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原文欣赏

《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原文欣赏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荣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异其章,别其表里,为之......
2021-06-17
《黄帝内经》灵枢·肠胃第三十一原文欣赏

《黄帝内经》灵枢·肠胃第三十一原文欣赏

黄帝问于伯高曰:余愿闻六府传榖者,肠胃之小大、长短、受榖之多少,奈何?伯高曰:请尽言之,榖所从出、入、浅、深、远、近、长、短之度:唇至齿,长九分,广二寸半;齿以后至会厌,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两,长七寸,广二寸半;咽门重十两......
2021-06-19
《黄帝内经》灵枢·海论第三十三原文欣赏

《黄帝内经》灵枢·海论第三十三原文欣赏

黄帝问于歧伯曰:余闻刺法于夫子,夫子之所言,不离于营、卫、血、气、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夫子乃合之于四海乎?歧伯答曰:人亦有四海、十二经水。经水者,皆注于海;海有东、西、南、北、命曰:″四海″。黄帝曰:以人......
2021-06-19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第二原文欣赏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第二原文欣赏

黄帝问于歧伯曰: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五俞之所留,六腑之所与合,四时之所出入,五脏之所溜处,阔数之度,浅深之状,高下所至。愿闻其解。歧伯曰:请言其次也。肺出于少商,少商者,手大指端内侧也,为井木;溜于鱼际,......
2021-06-17
《黄帝内经》灵枢·逆顺第五十五原文欣赏

《黄帝内经》灵枢·逆顺第五十五原文欣赏

黄帝问于伯高曰:余闻气有逆顺,脉有盛衰,刺有大约,可得闻乎?伯高曰:气之逆顺者,所以应天地阴阳四时五行也;脉之盛衰者,所以候血气之虚实有余不足;刺之大约者,必明知病之可刺,与其未可刺,与其已不可刺也。黄帝曰:候之奈何?伯高曰:兵......
2021-06-22
《黄帝内经》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第六十四原文欣赏

《黄帝内经》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第六十四原文欣赏

黄帝曰:余闻阴阳之人何如?伯高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故五五二十五人之政,而阴阳之人不与焉。其态又不合于众者五,余已知之矣。愿闻二十五人之形,血气之所生,别而以候,从外知内,何如?歧伯曰:悉乎哉问也,此先师之......
2021-06-23
《黄帝内经》灵枢·九宫八风第七十七原文欣赏

《黄帝内经》灵枢·九宫八风第七十七原文欣赏

太一常以冬至之日,居叶蛰之宫四十六日,明日居天留四十六日,明日居仓门四十六日,明日居阴洛四十五日,明日居天宫四十六日,明日居玄委四十六日,明日居仓果四十六日,明日居新洛四十五日,明日复居叶蛰之宫,曰冬至矣。太一日游,以冬至......
2021-06-23

 77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