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代野史 > 演義趣聞 > 最牛女訟師:僅憑20個字就能打贏了官司

最牛女訟師:僅憑20個字就能打贏了官司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8.5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清代的諸多皇帝之中,過年最忙的,當屬雍正無疑。

其實,雍正的忙,不只是過年,平常更是如此。不說清代,哪怕和其他朝代相比,雍正的勤政也是罕有敵手的。哪怕過年,這位勤政的皇帝都忙得團團轉。

最牛女訟師:僅憑20個字就能打贏了官司

網路配圖

還在登基的第一年,雍正就沒閒著。照理說,熬了這麼多年,才如願登上了帝位,又是登基後的第一個新年,雍正怎麼說也該放鬆一下。可根據史書記載,這一年的春節,光是初一這天,雍正就批了十來個摺子。

雍正當皇帝的那幾年,若是平均下來,每天批閱的摺子大概在十份左右。這麼算來,哪怕是新年的第一天,雍正也沒歇著,工作量起碼保持在平均線以上。而且,多數皇帝批閱摺子,無非是短短几個字,多的也就寥寥數語。可雍正批閱過的摺子,批語少的也往往有數百字,多的則一兩千字,相當於如今的一篇作文了。有時,甚至批語比摺子的正文都多。這說明,雍正的忙,不是走過場,而是確有其事。

疙瘩老孃是個寡婦,也是個遠近聞名的刀筆訟師,文筆言辭十分犀利,許多經年不結的大案子,憑她一紙數筆,就可以力挽狂瀾而結案。她靠這個本事發了大財。

湖州有一個富家的年輕兒媳,丈夫死了後想改嫁,而公公不允許,想強迫她守寡。兒媳向疙瘩老孃求援。疙瘩老孃要求一個字一百兩銀子,總共向她要了一千六百兩銀子,寫了一張十六字的狀子,狀子上是這樣的:“氏年十九,夫死無子,翁壯而鰥,叔大未娶。”意思大致就是這個兒媳年齡才十九歲,丈夫死了,沒有給她留下兒子,公公正值壯年,小叔子長大了尚未娶親,都是單身。

最牛女訟師:僅憑20個字就能打贏了官司 第2張

網路配圖

在古代,影響一個女子在家族中地位的決定性因素,就是所生養的兒子的多少,俗話說:“養兒防老。”有兒子的話,即使是寡居,以後的生活和在家裡的地位就都有了保障。沒有兒子的女子守寡,無論是從家庭因素還是經濟條件等多方面來說,未來的生活沒有任何保障。同時,家裡的兩個至親都是單身,按照當時法律,公公與兒媳私通是死罪,而弟弟娶寡嫂也是死罪。更重要的是,古時的治政理念是以德治國,一旦出現這種亂倫的案件,會對地方官的政績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這張狀子呈上去,縣官立即命令允許兒媳改嫁。

還有一次,江北地方連年歉收,米販紛紛到江南地方收購糧食。江南人怕米價高漲,禁止大米出境,結果形成訴訟。米販也去向疙瘩老孃幫助,疙瘩老孃索要了3000兩銀子,寫了一張狀子呈上,第二天縣衙門就下令不得阻止糧食出境。那張狀子寫得一針見血入木三分:“列國分爭,尚有移民移粟;天朝一統,何分江北江南。”對仗工整,說理透徹,實在是叫人拍案叫絕

由此可以看出,古時的訟師們的智慧的確不容小視。訟師在古代訴訟中,有時能夠獨當一面,在案件的勝負中起到關鍵作用,當然這與當時的訴訟程式不完備,重口供而輕調查,缺乏辯論程式有很大關係,因而在訟師的刀筆之下往往發生以一詞一句而定乾坤的效果。

明朝紙幣破損可去官府兌換:造假者一律斬首

最牛女訟師:僅憑20個字就能打贏了官司 第3張

網路配圖

王吳軍中國古代的紙幣始於北宋,當時,紙幣稱為“交子”,取交換、流通之意。明朝時期,政府對於紙幣的發行和使用也非常重視。《明史·食貨志》中說,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七年(1374年)設立了寶鈔提舉司,這是明朝的金融主管部門。

第二年,明朝政府開始印製發行紙幣,這種紙幣名為“大明寶鈔”,民間通行。大明寶鈔的用紙是以桑穰為原料造成的,紙幣是方形的,高一尺,寬六寸,青色,繪製有龍文花欄,紙幣的正中橫題著“大明通行寶鈔”六個字,其內上兩旁,還有八個小篆寫成的字:“大明寶鈔,天下通行”,紙幣中間畫著十串(也就是一貫)銅錢,下面寫著“中書省奏準印造”七個字。紙幣的下方還有篆文小字:“戶部奏準印造,大明寶鈔與銅錢通行使用。偽造者斬,告捕者賞銀二十五兩,仍給犯人財產,洪武年月。”一直沿用洪武年號另外,紙幣上還有兩個硃紅印章,印文不可辨。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