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綜述 > 軍事新聞 > 前盟國紛紛“敲龍門”讓美情何以堪

前盟國紛紛“敲龍門”讓美情何以堪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7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全球“顏色革命”中,中東的埃及和亞洲的泰國是兩個矚目的焦點。而從2011年以來兩國政局的變化,都有十分相似之處。

爲了解決國內的動盪,以及大量人員傷亡,2013年7月以塞西爲首的軍方發動政變,推翻了穆爾西總統,組成軍政府,今年6月塞西當選埃及總統;今年5月,以巴育爲首的軍方發動軍事政變,推翻英拉總理,組成軍政府,只不過是巴育答應最終將“還政於民”。

但這都是過去時,而現在最引人矚目的是,當埃及和泰國剛在民主漩渦中艱難探出頭時,都紛紛把外交的重頭戲壓在中國。最明顯的特徵是,塞西和巴育兩位政治強人幾乎同時訪華。塞西今年6月就任總統以來訪問的阿拉伯世界以外的第一個亞洲國家,而巴育則是擔任總理4個月內第二次訪華。

12月23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分別會見了塞西和巴育。習近平表示,中國願意將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同埃及重大發展規劃對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核電、新能源、航天等領域合作。而習近平讚賞中泰達成了“大米換高鐵”的合作協議,擬建的中泰鐵路總長800多公里,是泰國首條標準軌鐵路,將全部使用中國的技術、標準和裝備建設。

儘管中國熱情歡迎塞西和巴育的來訪,但他們擔任首腦並沒有得到美國的支持和肯定。在美國高層看來,他們雖然脫下了軍裝而穿上了總統、總理的西服,但其濃厚的軍人背景,尤其是推翻民選總統穆爾西和民選總理英拉的做法,在美國人眼中是一個難以抹去的“污點”。

穆爾西被埃及軍方趕下臺後,美國曾暫停向埃及提供每年約15億美元的軍事援助;而巴育發動政變後,美國迅速宣佈暫停與泰國的軍事演習和停止部分援助,並把“金色眼鏡蛇”聯合軍演的場所由泰國遷至澳大利亞。

美國《華盛頓郵報》不久前還發表評論批評塞西。該評論稱,2011年1月28日“憤怒日”是現代歷史上最引人注目、最徹底、當然也是最上鏡的一刻,埃及“起義”民衆和警察爭奪解放廣場之戰標誌着阿拉伯獨裁政治的終結。但現在,在政治強人塞西的規則下,埃及革命的遺產被重新解釋和定義,以前反對獨裁者的革命領袖被置於受迫害的中心,他們被指控爲邪惡的外部勢力工作。

前盟國紛紛“敲龍門”讓美情何以堪

從這件事上可以看出,塞西政府和美國在政治理念上的巨大分歧。埃及正在逐步擺脫對美國等西方國家依賴太多的局面,轉而向多方尋求合作與盟友,不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裏。對於歷經動亂,早已厭倦了“西方民主”的民衆來說,埃及政府尋求與中國合作無疑是個明智的選擇。

巴育的情況與塞西有相同的地方,也是不受美國的待見。讓美國不爽的是,掌權僅一週的巴育,就在今年6月6日會見了一箇中國商業代表團,表達了維護兩國經濟合作的願望。他在呼籲中國投資者對泰國保持信心,理解泰國當前形勢,並邀請更多中國商人到泰國訪問投資。看得出來,雖然泰國的外交總原則是在大國之間保持平衡,但在與美國發生齟齬的情況下,正試圖通過發展對華關係來加以牽制。

客觀地說,埃及和泰國發生軍事政變恰恰是民主制度在這兩個國家遇到了危機,美國不反思民主制度的結構性問題,反而總是指責埃及、泰國的現實情況,是矯情至極。短期內,美國仍然不會改變對塞西和巴育的成見。然而,埃及和泰國卻需要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將動盪時期造成的損失奪回來。

其實,塞西和巴育的頭腦是清醒的,因爲他們明白,要統治一個國家,搞不好民生問題,再強硬的政府遲早也得下臺。如今他們都握有掌權,因而必須幹出實事才行。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中國已成爲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而且,中國經濟有着較強的溢出效應,包括埃及和泰國在內的國家想要發展,必然要加大和中國的流通與對接,進而分享中國經濟發展的紅利。

當然,作爲具有軍人背景的塞西和巴育,迅速靠攏中國,並加強與中國的合作,顯然觸動了美國的神經。因爲埃及和泰國過去均是美國的重要盟國,美國與這兩個國家都有十分密切的政治、軍事合作。但這兩個國家又都是2011年以來被美國製造的“顏色革命”受傷國,看見這些自己花了大價錢操縱政局的國家,其政府首腦爭先恐後“敲‘中國龍’的門”,這讓美國情何以堪。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