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古文名著 > 水滸傳中,公孫勝爲什麼能善終?

水滸傳中,公孫勝爲什麼能善終?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知道公孫勝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詳細介紹。

中國古代有很多出名的謀士,比如爲人所熟知的諸葛亮、張良、于謙等人,這些人在歷史上都輔佐皇帝建立了豐功偉業,于謙此人雖剛正不阿,用現代話來講就是一個“直男”,在面對皇帝的時候也是不卑不亢,哪怕有着生命危險也是如此。伴君如伴虎這句話並非毫無道理,他前前後後輔佐了三代明君,可以說是一輩子都獻給了朝廷。不過,歷史上像于謙這樣的人,往往都沒有好下場,最終他也是含冤而死,結束了自己爲朝廷奔波的一生。

水滸傳中,公孫勝爲什麼能善終?

01

歷史上出現過很多優秀的文學作品,其中很一部分進入了教科書中,另外的一部分則流傳在民間。在古代,上到王侯將相,下到平民百姓,對於才華橫溢的人十分的欣賞,而這些人的作品往往都能流芳百世。

毫無疑問,這些優秀的文學作品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具有非常濃厚的民族特色。衆所周知,文學作品往往可以映射出當時的現狀,比如說李白的詩,就寫出了盛唐的美好,他的詩雖然透露着一股放蕩不羈的氣勢,也正是處於當時繁榮的大環境下,李白才能夠瀟灑。反觀,處於唐末的杜甫就要悲慘很多,他的詩流露出一股傷春悲秋的情感,滿篇都是憂國憂民的情懷,這也是因爲他所處時代的緣故,每個朝代的末期,最受苦難的肯定是百姓。

水滸傳中,公孫勝爲什麼能善終? 第2張

中國發展到現在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而在這兩千多年的發展過程中,歷史上的文人創造出很多作品,經過這麼多年的沉澱,其中的韻味更加深沉。在衆多的文學作品中,人們接觸到最多的就是“四大名著”。有一句話說得好“老不看水滸,少不看三國”,由此可見四大名著對於人的影響有多大,這也恰恰證明了這些作品的藝術成分之高。

其中,《水滸傳》這本著作在民間流傳甚廣,裏面的每一個角色都被塑造得有血有肉,個個都是梁山好漢,可是最後能夠善終的卻沒幾個人。

02

正如筆者上文所提到,這本書中對於每一個好漢的描寫都十分詳細,讀起來不會有喧賓奪主的感覺,故事情節十分連貫,魯智深,武松,宋江這些耳熟能詳的角色大家肯定都不陌生。

這本著作講述的是民間起義的故事,結局也是意料這種的時期,畢竟農民階級是具有侷限性的,就算是起義能夠成功,這個朝代存在的時間也不會長,悲劇式的結尾,也會讓讀者感到更加惋惜。此外,這部書既有江湖氣息,也有官場的風氣,把當時腐敗的時代背景交代得清清楚楚。

這本書的結局是以招安來結束,用現在的話來解釋就是,誰又能拒絕一個當國家公務員的機會呢?而這件事情的始作俑者就是宋江,他的決定關係到每一個兄弟的結局,也正是他錯誤的決定,讓朝廷不費一兵一卒,就解決了這股反叛勢力。

水滸傳中,公孫勝爲什麼能善終? 第3張

在這本書的最後,每一個好漢的下場都十分慘淡,可其中有一個機智的好漢,看出了宋江的爲人,隨便找了一個藉口就順利脫身,這個人就是公孫勝。

公孫勝加入梁山的時間不算晚,卻很快就成爲了梁山的高層,地位也算是梁山好漢中的第一階梯。一開始,梁山的氛圍還是十分美好,可這一切自從晁蓋死後就變得不一樣,公孫勝認清了宋江的爲人,以回家探望母親爲由,離開了這個地方。

雖然後來在宋江有難時,他也站出來幫助宋江解決了麻煩,可是,這更讓公孫勝感到失望,曾經的一幫好兄弟,最終所剩無幾,此後,他徹底和宋江斷了聯繫,解甲歸田過着自己清閒的日子。

結語

也正是這一決定,才讓他能夠平安無事地遠離朝廷的追捕,逃過了一劫。很多讀者認爲,大部分梁山好漢的死和宋江脫不開干係,覺得他是一個實打實的僞君子,就連憨厚老實的李逵他都下得去手,並且在他的“英明決策”之下,梁山好漢到最後所剩無幾。不過,這些人的下場在他們選擇上梁山時就已經註定,在那個皇權至上的年代,他們這些人就是亂臣賊子,可能在朝廷的嚴重就是規模稍微大一點的土匪而已。朝廷不關注他們的時候,他們可以逍遙自在,而一旦朝廷下定決心想要消滅他們,在很短的時間裏就可以實現。雖然《水滸傳》是以悲劇結尾,但是,這部著作的文學性是值得大家研究的。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