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古文名著 > 《古文觀止·應科目時與人書》的作者是誰?原文是什麼?

《古文觀止·應科目時與人書》的作者是誰?原文是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文觀止·應科目時與人書》的作者是誰?原文是什麼?其實這是一篇自薦書。這是在韓愈進士出身參加博學宏詞科考試時寫給別人的信,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

應科目時與人書

唐·韓愈

【題解】

韓愈寫過不少給當政者的自薦信,本篇卻寫得別具特色,運用了比興手法,有力地襯托出自己的不凡抱負與苦難處境,向人幹求而又不失身份。

【原文】

月日,愈再拜:天地之濱,大江之[20],曰有怪物焉,蓋非常鱗凡介之品彙匹儔也[21]。其得水,變化風雨,上下於天不難也。其不及水,蓋尋常尺寸之間耳,無高山、大陵、曠途、絕險爲之關隔也,然其窮涸,不能自致乎水,爲獺之笑者,蓋十八九矣。

【註釋】

《古文觀止·應科目時與人書》的作者是誰?原文是什麼?

[20]:水邊。

[21]常鱗凡介:指普通的水生動物。匹儔:對手,同等。

【譯文】

某月某日,韓愈再拜奉告:在天池的旁邊,大江的岸側,傳說有怪物存在,它不是一般魚類龜鱉等水族可以比得上的。如果它得到了水,就會興風作浪,上天下地都很容易。如果它得不到水,就只能侷限在短小狹窄的幾尺幾寸之地,儘管沒有高山大崗、荒原路途、危絕險阻成爲它的阻礙,然而它被困在沒有水的地方,不能自己找到水,因此,它們十有八九會被水獺之類低等水生動物所嘲笑。

【原文】

如有力者,哀其窮而運轉之,蓋一舉手一投足之勞也。然是物也,負其異地衆也,且曰:“爛死於沙泥,吾寧樂之;若俯首貼耳,搖尾而乞憐者,非我之志也。”是以有力者遇之[22],熟視之若無睹也。其死其生,固不可知也。

【註釋】

[22]是以:因此。

【譯文】

如果有力量的人同情它的困厄處境,而把它們轉移到水中去,那隻不過是舉手之勞。可是這種怪物,仗恃自己與衆不同,卻說:“我寧可爛死在沙泥裏,也心甘情願;如果讓我俯首帖耳,搖尾乞憐,那不是我的志趣。”因此,有力量的人遇到它們,常常會熟視無睹。它是死是活,自然也無從知道了。

《古文觀止·應科目時與人書》的作者是誰?原文是什麼? 第2張

【原文】

今又有有力者當其前矣,聊試仰首一鳴號焉,庸詎知有力者不哀其窮,而忘一舉手[23],一投足之勞,而轉之清波乎?其哀之,命也;其不哀之,命也;知其在命,而且鳴號之者,亦命也。愈今者,實有類於是,是以忘其疏愚之罪,而有是說焉。閣下其亦憐察之。

【註釋】

[23]庸詎:哪裏,怎麼。

【譯文】

如今又有一個有力量的人出現在它的面前,它姑且試着仰起頭來鳴叫一聲,怎麼知道有力量的人不會同情它的窘境,而忘記舉手之勞,把它轉移到水中去呢?有力量的人同情它,是它的命;不同情它,也是它的命;明明知道生死有命仍然鳴號求助的,也是它的命。我現在的情況確實和它有相同之處。因此,不顧自己疏忽愚笨的過錯,而在這裏寫下這些話,希望閣下您同情並諒察我的處境。

【評析】

這篇文章採用了諸子散文和策士遊說中常用的寓言形式。文中所記“怪物”乃龍,首先從四個方面論述:一是龍非尋常之物;二是龍鬚“得水”;才能風雲變化,上天入海,“不及水”則難有大作爲;三是此怪物若處在缺水困難之中,須“有力者”才能解救,但它卻有志氣,不肯搖尾乞憐;四是“有力者”對其處境卻熟視無睹。

文章通過上述生動貼切的比喻,巧妙地把自己的處境、心理狀態、要求和對方的身份作用具體而細微地表達出來。從理論上說,人無完人,人力有所不及,一個人在困難時向別人請求幫助,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作者卻在文中流露出不同於一般人的氣節與非凡之處,不願意搖尾乞憐,而將一切歸之於命運。

全文氣勢充沛,富於變化;分寸掌握得好,逼真地寫出了自己當前的處境。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