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古文名著 > 中國古代也有解剖學,《醫林改錯》內容介紹

中國古代也有解剖學,《醫林改錯》內容介紹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覺得中醫不靠譜,都是瞎扯淡,其實不然,就比如清代王清任撰寫的《醫林改錯》,改正了許多古人臟腑認識的錯誤,創制的活血化瘀方劑至今廣泛應用於臨牀,是醫學上的一大進步。

上卷內容有二,其一是論述臟腑解剖,提出了王氏所繪的解剖圖譜和一些生理學方面的新觀點,意在改正古人在某些解剖和生理認識上的錯誤。

其二是論述了王氏三首活血化瘀方劑在臨牀運用上的經驗。下卷主要論述了半身不遂、癱痿、瘟毒證、抽風、月經及胎產病、痹證、癲狂等病症的瘀血病機及辨證治療,意在改正古人對這些病症認識和治療上的錯誤。全書共收載王氏自制或改制古方而成的32首活血化瘀方劑及其在臨牀運用的經驗。

成書背景

王清任在行醫過程中深感“業醫診病,當先明臟腑”,在閱讀前人有關人體臟腑的論述及所繪之圖後,發現“立言處處自相矛盾”。

后王氏赴灤州稻地鎮,正遇當地傳染病流行,小兒死亡甚衆,在義冢處看到許多被狗咬過的破腹露髒的小兒屍體,遂“不避污穢,每日清晨,赴其義冢,就羣兒之露髒者細視之,犬食之餘,大約有腸胃者多,有心肝者少,互相參看,十人之內,看全不過三人,連看十日,大約看全不下三十餘人。”後來,王氏又根據自己觀察受刑處死者之內臟情況,以及向人請教所知,繪成“親見改正臟腑圖”,於是撰《醫林改錯》一書。

流傳版本

中國古代也有解剖學,《醫林改錯》內容介紹

《醫林改錯》現存道光初刊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出版。

內容簡介

《醫林改錯》上卷記述王氏所觀察到的“衛總管”(腹主動脈)、“榮管”(上腔靜脈)、“遮食”(幽門括約肌)、“津管”(膽總管)、“總提”(胰臟)、“膈膜”(橫膈膜)等結構。論述了前人有關臟腑解剖與生理的某些錯誤認識,糾正了古人所認爲的“脾聞聲則動”“肺中有二十四孔”“尿從糞中滲出”等錯誤論斷。

對前人有說右腎爲命門,另有人說“兩腎爲腎,中間動氣爲命門”的說法提出異議,指出了它們的矛盾。此外,王氏再次肯定腦主宰思維和記憶的功能,指出“靈機記性,不在心而在腦。”但是王氏所觀察到的是病死或被狗咬食破壞的內臟結構,故其論述也有錯誤之處,如他認爲“心無血”和“頭面四肢按之跳動者,皆是氣管”等。

王氏在醫學上另一項重要貢獻是他的氣血理論及所創制的多首活血化瘀方劑。他很重視氣血病機,強調“治病要訣,在明白氣血。”王氏創制的血府逐瘀湯、膈下逐瘀湯、少腹逐瘀湯、補陽還五湯等已成爲調理氣血的名方,廣泛應用於臨牀。王氏在《醫林改錯》《論抽風不是風》《論痘分胎毒》等篇中也有很多正確見解。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