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文化名家 > 主持建設元朝兩座都城,劉秉忠到底何許人也?

主持建設元朝兩座都城,劉秉忠到底何許人也?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7.7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高僧謀士奠基了近代北京城的雛形,來和小編一起漲知識吧!

就像明成祖朱棣身邊有位高僧姚廣孝(法號道衍)一樣,元世祖忽必烈身邊也有位高僧叫劉秉忠,法號子聰,有着非凡的才學、見識和能力,對元初政治體制、典章制度的奠基發揮了重大作用,還規劃設計了新都城——元大都,奠基了近代北京城的雛形。

主持建設元朝兩座都城,劉秉忠到底何許人也?

劉秉忠

劉秉忠是邢州(今河北邢臺市)人,從小博學多才、篤信佛教,長大後在海雲禪師的引薦下,他被忽必烈收至麾下,開始了30餘年的謀士生涯。劉秉忠對《易經》和邵雍的《經世書》研究很深,精通天文、地理、律歷、占卜等技藝,對天下大事、自然奇像常常有精準的判晰和解釋,使信奉長生天的忽必烈幾乎把他當成半個神仙來對待,極爲信任倚重。

劉秉忠曾跟隨忽必烈征伐大理、雲南和南宋,每次都力勸忽必烈約束軍隊,禁止濫殺,在他的影響干預下,很多城池得以保全,無數百姓得以活命。公元1260年忽必烈即位,史稱元世祖。劉秉忠穿着舊服,站在了朝堂之上,爲皇帝參贊政務軍機。很多大臣建議朝廷爲劉秉忠“正衣冠,賜厚爵”,元世祖採納了,任命劉秉忠爲光祿大夫,參與領導中書省政事,還賜給他府邸,爲他娶了老婆。高僧劉秉忠徹底還俗,變成了劉大人。1271年,忽必烈聽取劉秉忠建議,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將大蒙古國更名爲“大元”。

劉秉忠參照中原王朝的舊制,設立了元初的內外官制。在中央設立中書省、樞密院、御史臺,分掌行政、軍事、監督職權;在地方上設立行中書省(即行省或省)、行臺、宣慰司、廉訪司、路、府、州、縣,並對各級行政官員的職務、名額、俸祿等作了細緻規定,從中央到地方逐步建立起了一套較爲完整規範的封建國家機構和官僚體系。其中,省一級行政機構的設置,奠定了明、清乃至今天我國行政區域劃分的基礎。

劉秉忠還先後主持建設了元朝兩座都城——元上都和元大都。元上都開平城,是繼哈拉和林之後,大蒙古國建立的第二座草原都城,位於今天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境內。修建開平城時,劉秉忠組織人把草地中間的湖水排幹,用石頭、石灰、碎磚等材料填平,溶了很多錫加固。在擡升一人多高之後,再在上面鋪上石板,石板上面再建設宮殿。1260年忽必烈在上都開平城登基稱帝,開平城也被譽爲“聖龍起飛之地”。

主持建設元朝兩座都城,劉秉忠到底何許人也? 第2張

元大都復原圖

後來蒙古南侵,爲了更好地控制中原地區,忽必烈命劉秉忠在金中都燕京一帶主持修建新的都城。但金中都早被戰火焚燬,無法利用也無法再擴建,劉秉忠於是決定在金中都城的東北處另起爐竈,修建一個全新版的新城,這個地方就是金代的瓊華島離宮,現在的北海公園。從1267年起,按照“南朝北市,左祖右社”的原則,元大都開始建設,到1276年基本完工。

主持建設元朝兩座都城,劉秉忠到底何許人也? 第3張

建成的大都城平面呈長方形,城牆全部夯築而成,四面闢有11座城門,由宮城、皇城和外城組成,皇城位於外城南部中央,宮城在皇城的偏東部。大都城南北長7600米,東西長6700米,總面積約50多平方公里,擁有發達的給排水系統和完善的軍事防禦、對內監督設施。它的主體部分包括今天北京市舊城的內城及其以北部分,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劉秉忠是大都城的總設計師,他的學生郭守敬負責大都城的水利建設。大都城完工當年的八月,劉秉忠就去世了。可以說,修建大都城耗盡了劉秉忠的全部心血。

劉秉忠不僅是個大政治家、大設計師,還是個著名的學者、詩人和散曲家。他自號藏春散人,在天文、占卜、算術、文學等方面著述頗豐,有《藏春集》六卷、《藏春詞》一卷、《詩集》二十二卷、《文集》十卷,而且後世給予了較高評價。楊鐮先生的《元詩史》認爲“劉秉忠是元初北方詩壇有代表性的詩人之一”。現在的學者談論元詞,劉秉忠也位於重要位置。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