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揭祕古代皇帝爲何要殺功臣 如果不殺後代可能駕馭不住他們

揭祕古代皇帝爲何要殺功臣 如果不殺後代可能駕馭不住他們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開國皇帝爲什麼愛殺功臣呢,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我們知道,中國長期的封建歷史沒有平等協商組成政權的習慣。封建歷史就是一個叢林法則下弱肉強食的惡性競爭時代。每到天下大亂時,只有智謀超羣、能力出衆、統御手段極強的人才有機會勝出,成爲新一代的開國皇帝。所以這些開國皇帝們首先是人性大師和心理大師,他們知道人們需要什麼,可能會怎麼做,也知道該怎麼滿足他們,該怎麼防範他們。只有做到這些,才能夠駕馭住能力卓越的部下,讓他們誠誠實實地爲他打天下,同時防範他們可能產生的反叛行爲。當然,他們也會考慮到自己去世之後,兒孫繼任做皇帝時會發生的狀況。這樣說來,在弱肉強食的時代,一個開國皇帝,會不會殺害跟隨他的開國功臣,與他們的皇權在組織上和在人們的心目中是否得到鞏固甚至堅不可摧有關。

揭祕古代皇帝爲何要殺功臣 如果不殺後代可能駕馭不住他們

儒家的孟子認爲人性是善的。而荀子認爲人性是惡的。荀子的弟子韓非子就以人性惡爲基礎,給秦始皇上書,教予鞏固皇權的方法。法家的代表人物商鞅,也以人性惡爲基礎,進行秦國改革。其實人性的善惡,與其信仰的底線原則有關,而不是天生就是惡的或者善的。這些開國皇帝們深知,他們的臣民都沒有堅持的底線原則,一旦具備能力和勢力,恰好大勢有利,就如同自己一樣,揭竿而起,搶奪皇帝的統治權,因爲皇權意味着生殺予奪和子孫後代永掌絕對權力、永享富貴,而臣民如同羔羊,生死隨時都會被皇權剝奪。

揭祕古代皇帝爲何要殺功臣 如果不殺後代可能駕馭不住他們 第2張

在叢林社會的戰亂狀態下,任何人在具備能力和勢力時,都有可能奪到皇權,比如平民的劉邦劉秀劉備劉裕朱元璋。所以開國皇帝最畏懼的是有長期的戰爭經驗,又掌握軍隊的將軍們。開國皇帝的辦法,首先是儘可能剝奪功臣們的軍事權力,將他們分封在固定的地方,受當地行政和軍隊監視,並予以豐厚的物質饋贈,以頤養天年,如趙匡胤對待石守信等。

揭祕古代皇帝爲何要殺功臣 如果不殺後代可能駕馭不住他們 第3張

如果功臣的影響力極大,可能無法控制,就找個罪名將他及家族抄斬,以絕後患,比如劉邦對待韓信、彭越。一些功臣們,在開國皇帝活着的時候,還畏懼當時的皇帝的能力,一旦開國皇帝駕崩,他們的能力就會超過繼任的皇帝。所以開國皇帝的繼任者如果能力足以駕馭功臣,開國皇帝就不會殺戮這些功臣們,比如劉秀的繼任者劉莊,就很有能力。趙匡胤的繼任者張廣義,也有能力。如果繼任皇帝沒有能力駕馭這些功臣,爲了子孫皇權的穩固,開國皇帝也會對功臣們痛下殺手,比如朱元璋借藍玉案,殺了很多功臣。

揭祕古代皇帝爲何要殺功臣 如果不殺後代可能駕馭不住他們 第4張

爲什麼開國皇帝之後的皇帝,反而很少殺戮功臣?一方面是因爲,開國皇帝制定的制度秩序,已經將各種權力互相制約,功臣的權力也會有限。另一方面是因爲有一個心理定勢形成的習慣性遵守:大家都認爲皇權是某家的了,必須服從這個皇權才能夠生存下來。這樣大衆的心理也會形成一個壓力,即從衆心理,制約能臣造反的心。比如漢文帝、唐太宗、明世祖等二三代皇帝,都不再殺戮功臣。開國皇帝之後的繼任者防範什麼人?就是同樣有資格繼任皇位的親兄弟叔伯子侄們。所以有了玄武門之變和朱允炆的削藩之戰。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