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揭祕:玄武門之變的罪魁禍首是誰?

揭祕:玄武門之變的罪魁禍首是誰?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首先,我們先從玄武門之變中最後的贏家說起——李世民。

無疑,李世民是史上公認的一代明君,文能治國,武能安邦。在大唐統一前,他一直都是大唐軍事的主要領導者,就軍功而言,李世民堪稱第一,且當之無愧,“天策上將”可不僅僅是靠着自己的身份得來的。登基後,李世民任人唯賢,政治清明,創下“貞觀之治”。既然大唐的大半江山基本是靠李世民打下來的,而他又有極強的治國能力,想當皇帝也無可厚非,有哪個雄才大略的人自甘平凡?他捲入玄武門之變不能算是錯誤。

揭祕:玄武門之變的罪魁禍首是誰?

再來看一下玄武門之變中的失敗者——李建成。

李建成有沒有比李世民優秀,已經無法得知,但是李建成絕不是草包。李建成也有“克長安”、“平河北”等功績,可以說不在李世民之下。李建成輔佐李淵治國,還在後方源源不斷爲李世民提供各種戰爭所需,如:兵馬,糧草,武器,可見其“文治武功”都是有一套的。

李建成注重蒐羅人才,胸懷寬廣。東宮裏的魏徵、王珪等都是不可多得的賢才,魏徵以敢於直諫聞名,就算是後來李世民都好幾次表示受不了,要殺了魏徵。可魏徵在太子東宮輔佐李建成多年,李建成都欣然接納,可見他也善於納諫,根本不是心胸狹窄、剛愎自用之輩。李建成有能力,又是嫡長子,他要維護自己的地位,有什麼錯呢?

揭祕:玄武門之變的罪魁禍首是誰? 第2張

最後的自然是罪魁禍首——李淵。

古代皇位的繼承人,爲何都要遵循嫡長子制度?因爲這個制度可以從根源上“掐滅”其他皇子的希望,不是嫡長子就註定跟皇位無緣。但是李淵幹了啥?早在起兵之初,就曾跟李世民說,只要能平定王世充和竇建德,就把李世民封爲太子。李世民很高興,一頓操作把王、竇二人滅了,回來一看,太子是李建成的。

隨後到了武德七年,李建成的部下楊文幹帶着手裏的私兵舉起反旗,部下謀反,李建成自然難逃其咎,李淵對李建成猜忌之心大起,將李建成囚禁在仁智宮。叫來李世民,派他前去平定叛亂。李世民手下滿滿的精兵強將,區區楊文幹又怎會是對手?李世民讓老爹放心,這事是小菜一碟。李淵心裏一熱,說出了那句讓他後悔一生的話。

“楊文乾造反禍起建成,你可以便宜行事。若你能平定楊文幹,朕便改立你爲太子,將建成封爲蜀王。”李世民能不高興嗎?率領大軍出征了。結果李世民一離開,李建成的處境,卻發生了轉變。李淵身邊的嬪妃,尹德妃和張婕妤,還有兒子李元吉,大臣封德彝,都開始替太子求情。年近六十的李淵心軟了,放過了李建成,讓他繼續執掌東宮。

李世民平定了楊文幹,得勝歸來,李淵卻閉口不提改立太子的事。面對兩個優秀的兒子,李淵給了大兒子李建成太子之實,卻給了二兒子李世民皇帝之夢。“一山不容二虎,一國難有二君”李建成這個太子還能當得安心嘛,能不猜忌自己的兄弟嗎?李世民連續被老爹戲耍,心裏能不憋屈嗎?兄弟火併,互相殘殺已成必然,直到玄武門事變,積怨噴發而出。

古人早有訓示“輕諾寡信”,不要隨隨便便給別人做出承諾,而一旦做出承諾之後一定要不遺餘力的兌現自己的承諾,否則事態一旦爆發,後果不堪設想。所以說,玄武門之變的幕後真兇不是李建成和李世民,他們只是被李淵以不正確的方式挑起來彼此的鬥爭,最後不可調和,李淵纔是真正的罪人。請選中你要保存的內容,粘貼到此文本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