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明朝前期已經設立有東廠 明憲宗爲什麼增設西廠

明朝前期已經設立有東廠 明憲宗爲什麼增設西廠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明憲宗設立西廠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公元1477年,即明憲宗成化十三年,明憲宗於東廠之外增設西廠,以大太監汪直爲提督。西廠雖然是後來者,但卻是新貴,其職權要大過東廠。

明朝前期已經設立有東廠 明憲宗爲什麼增設西廠

西廠無論是還是規模,還是職能範圍都要超過東廠。首先西廠的差役和東廠一樣,基本都是錦衣衛中選拔。但人數要遠超東廠,差不多得有兩個東廠。西廠原本的職務是偵查民臣的言行,並可以對疑犯進行拘留、用刑。但由於其設立期間大權獨攬,西廠又把監獄以及法庭混爲一體,而且可隨意逮捕朝中大臣,可不向皇帝奏請。

用電影《龍門飛甲》中西廠廠花兒雨化田的話講:

“一句話,東廠管得了的我要管,東廠管不了的我更要管,先斬後奏,皇權特許,這就是西廠。”

換句話講,西廠其實就是一個加強版的東廠。

那麼既然已經有了一個東廠,爲何還要搞個西廠呢?

關於其成立的直接原因,歷史上是有記載的。成化十二年(1476),妖道李子龍用旁門左道蠱惑人心,網羅了很多太監,並且私自進入大內,圖謀不軌,事發後被誅殺。雖然李子龍和他的黨徒最終被錦衣衛一網打盡,但憲宗由此深感偵刺力量的不足。

明朝前期已經設立有東廠 明憲宗爲什麼增設西廠 第2張

爲了避免類似的事件再次發生,年輕的明憲宗也十分想了解宮外的民臣動向,他選中狡猾聰明的太監汪直穿上便裝,祕密出宮到民間伺察。汪直得到了皇上的信任,常常給皇帝帶來些皇帝認爲有用的信息,由於汪直不是東廠人員,於是汪直就建議皇上成立西廠專門負責京城內外案件。

明憲宗在1477正月三十日,設置西廠,由太監汪直統領調查全國官員及刺探祕密事務。

“成化十二年(1476),黑眚見宮中,妖人李子龍以符術結太監韋舍私入大內,事發,伏誅。帝心惡之,銳欲知外事。帝因令(汪直)易服,將校尉一二人密出伺察,人莫知也。”

當然,這只是一個誘因。如果西廠僅僅因此而存在,那麼在破案之後,其就應該解散。或者說得不到那麼大的權力。但其在成立短短數月之後,便凌駕於東廠和錦衣衛之上,怕是沒那麼簡單。

要說清楚這個問題,咱們不妨先看看最早的東廠爲何設立。在這個特務機構設立之前,明朝只有太祖時期籌建的錦衣衛,這個部門的作用非常“純粹”,就是幫助君主做一些“不方便”的事情,從某些程度上來說,這種機構的存在完全凌駕於國家的法律之上,這也正是君主特權的體現。

明朝前期已經設立有東廠 明憲宗爲什麼增設西廠 第3張

這種機構的設立讓君主的權力行使更加方便,不過同時也帶來了一個弊端,那就是部門所擁有的權力越來越大,而且很多權利都是所謂的“特權”,如果任由他們發展,那麼這種機構最後會對君權產生“反噬”現象,這對於集權統治來說是不小的隱患。

特別是朱棣這個人完美繼承了朱元璋多疑的性格,而且他本就是半路出家,來路不正。錦衣衛對於他來說,不能完全信任,有些事情還是需要更加親近的人去做。

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朱棣又在原先錦衣衛的編制之上成立了東緝事廠,這個機構的出現有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制衡原先的東廠。基本上就是錦衣衛偵伺一切官員,東廠則偵察官民和錦衣衛。

甚至於在隨後的任務分派過程中,兩個機構常常會接到同樣的任務,哪一方能最快的完成才能得到相應的獎勵,這種方式不僅增加了辦事效率,還能培養兩個機構之間的“矛盾”,而皇帝只需要在宏觀角度“調控”二者的“天平”,就能一直確保君權的穩定。

明朝前期已經設立有東廠 明憲宗爲什麼增設西廠 第4張

有了這樣的經驗以後,憲宗皇帝也“故技重施”,他在原先東廠的基礎上又設計了一個西廠,其目的也是大同小異。

要知道,東廠從成立直到明憲宗設立西廠時,已經存在了五十多年,宦官內部出現了種種問題解決起來很是棘手。而明憲宗時期吏治趨於腐敗,統治階級對人民的壓迫越來越強烈,各地都有人民反抗的跡象。

而東廠當時權力太大,一手遮天,在明憲宗看來,東廠無法滿足鞏固統治的需求,急需一個更加聽話、忠心、辦事效率高的特務機關替自己檢查百官和百姓,甚至於監督東廠。如果不是這個原因,你很難想象西廠成立之後短短几個月,便從規模、職權等等各方面超過了東廠。

除去制衡因素以外,培養自己的辦事機構也是多個特務機構同時出現的重要原因。就算是每朝帝王都有自己的制衡措施,但是這些機構掌握的權力依舊是很巨大的。當設立他們的君王還在世之時,“主人”的威嚴是他們不敢觸犯的。

明朝前期已經設立有東廠 明憲宗爲什麼增設西廠 第5張

可是等到政權交接以後,新任君主往往需要一段適應時期,而在這時期之中,很多勢力都會“蠢蠢欲動”,所以很多新上任的君主都會對周圍勢力進行“清洗”。

東西廠作爲皇帝創造的特殊機構,它本身並不具備特殊的“傳承性”,因爲這些機構的長官都是各代帝王最爲信任的內臣。

宦官作爲一個特殊的羣體,並不是每一位宦官都有對國家的忠心,他們最多的只是對眼前主子的忠心。所以在新任君主繼位形態,原先的機構長官並不是他們可以隨意掌控的臣子,很多人都是表面順從而背地裏打着主意。

所以皇帝對東廠的辦事能力有懷疑。加之東廠並不是由明憲宗親自設立的特務機構,所以明憲宗希望選用自己的親信,再建立一個凌駕於百官之上的機關,專門爲自己辦事,對自己效忠。

事實上,很多皇帝根據這樣的情況,都會不自覺的疏遠前朝機構而着手培養自己的內臣集團,朱棣在錦衣衛上建立東廠是如此,憲宗在東廠之上建西廠也是如此,明武宗時大宦官劉瑾所設立的大內行廠也是如此。

明朝前期已經設立有東廠 明憲宗爲什麼增設西廠 第6張

如果這個明朝能再延續幾百年,說不定還會有南廠、北廠的出現。

綜上所述,這些機構的產生有着特殊的意義,它們的本質還是爲了維持集權統治的穩定,說到底只不過是權術的產物罷了。

值得一提的是,明憲宗當初設立西廠只是爲了加強特務統治,但沒想到給西廠的權力太大了,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混亂。所以,在多方壓力下,短短五年之後,西廠便被撤銷。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