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憲爲什麼被李隆基追封爲“讓皇帝”?李憲和李隆基的關係怎麼樣?

李憲爲什麼被李隆基追封爲“讓皇帝”?李憲和李隆基的關係怎麼樣?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4.9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李憲和李隆基的故事,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宮中喋血千秋恨,何如人間做讓皇。”清代文人何亮基在《遊惠陵》一詩中曾如是說到。

一提到“手足相殘”這個成語,我們很自然而然地就會想到李建成、李世民兄弟爲了皇位撕破臉皮,最終大打出手的場面。

公元618年,李淵在長安稱帝,建立唐朝,是爲唐高祖。在唐朝建立以及統一天下的過程之中,次子李世民立下了赫赫戰功,而長子李建成則是長期待在李淵身旁,協助他處理政務,功勞並不算大。李淵從王朝的穩定上來說,選擇了立長子李建成爲太子,爲了彌補次子李世民,便將其封爲了秦王,位居諸王之首,又爲其組建了秦王府,授予兵權。

可就是這樣的舉動,最後導致了“玄武門之變”的發生——李建成、李元吉兄弟被殺,李世民率軍進宮,李淵無奈之下只能將其立爲太子,隨後又下詔禪位。

李憲爲什麼被李隆基追封爲“讓皇帝”?李憲和李隆基的關係怎麼樣?

不過,唐朝不僅僅有“手足相殘”的李建成、李世民兄弟,還有“兄友弟恭”的李憲、李隆基兄弟。

我們都聽過一句話——最是無情帝王家。從古至今,權力一向都是一柄雙刃劍,用不好的話就是害人害己,尤其是在封建時代至高無上皇權,多少人爲了這個東西,爲了金殿之上的那把龍椅,上演了多少弒父殺兄、手足相殘的慘劇。

可就是李憲、李隆基這兄弟倆,在誘惑力巨大的皇權面前,卻能夠做到“兄友弟恭”,最終唐睿宗的嫡長子李憲主動退讓,將皇位讓給了弟弟李隆基,而李隆基爲了報答兄長,將李憲的封爵一提再提,更是時常親自看望兄長李憲,李憲染病,李隆基甚至拋下政務,親自帶着太醫前去給他治病。在李憲死後,李隆基又將兄長封爲了皇帝,於是,後世史家便將李憲稱之爲“讓皇帝”。

李憲爲什麼被李隆基追封爲“讓皇帝”?李憲和李隆基的關係怎麼樣? 第2張

那麼,李憲和李隆基兄弟倆爲什麼能在毫無親情可言的皇室之中做到“兄友弟恭”,甚至李憲還能夠主動把皇位讓給弟弟李隆基呢?

李憲爲什麼被李隆基追封爲“讓皇帝”?李憲和李隆基的關係怎麼樣? 第3張

有人說,是因爲李隆基發動了“唐隆政變”,使得李旦成功復辟,如同當年的李世民一般,手中握有兵權,又深得大臣支持,李憲這是不得不向他低頭。

歷史上真的是這樣嗎?

答案是否定的,先從身份上來說,李憲的母親劉氏是當年被武則天下令處死的相王李旦的正妃,李隆基的母親竇氏只是李旦的侍妾,後來才被成爲了側妃,也就是說李憲是李旦的嫡長子,而李隆基只是李旦的庶子,而且,李憲在父親李旦第一次登基之時,李憲就被立爲太子,後來因爲武則天奪權,才又被降爲皇孫,一個是早就被立爲過太子的嫡長子,另一個則是庶三子,身份孰優孰劣一目瞭然。

再從權力上來說,所謂李隆基手握兵權,可謂是一個笑話,李隆基發動的“唐隆政變”不過是因爲有一小部分禁軍將領的支持(籠絡到這一部分禁軍將領還完全是因爲藉助了相王李旦的聲望),與太平公主裏應外合之下做到的,而李旦復辟之後,將李隆基拜爲了宰相,隨後將其爵位提了提就了事了,反而是將御林軍交給了嫡長子李憲執掌。

然後從大臣的支持上來說,支持李隆基的大臣無非就是在“唐隆政變”中的功臣們,因爲他們很多在那個時候就被打上了李隆基的標籤,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而從身份上來說,支持李憲還是李隆基這就很一目瞭然了,而且當時的朝堂之上權勢極盛的太平公主一系一直都不希望李隆基上臺了。

李憲爲什麼被李隆基追封爲“讓皇帝”?李憲和李隆基的關係怎麼樣? 第4張

與其說李憲主動讓出皇位是因爲李隆基的權勢,倒不如說是因爲兄弟倆深厚的感情和李憲看好李隆基能夠終結唐高宗以來唐朝亂局的潛力。

想當年武則天罷黜唐中宗李顯,改立李旦爲帝之時,唐睿宗李旦名爲皇帝,實則是被軟禁於深宮之中,只能處處小心,只求自保。可就是這樣做也逃不開野心家們的陷害——李旦的正妃劉氏(李憲生母)、側妃竇氏(李隆基生母)都被羅織罪名處死,隨後又將矛頭直指李旦、李憲父子幾人身上,所幸有諍臣以死明志,這才逃過一劫,李旦在此事之後,主動退位。武則天爲了做戲,名義上將李旦立爲了皇嗣,實則依舊軟禁,以武三思、武承嗣爲首的武氏親族更是將李旦父子視爲眼中釘、肉中刺。

在這樣的環境下,失去了母親,同病相憐的李憲、李隆基兄弟倆只能相互扶持(這樣的兄弟在後世還有一對——明天啓帝朱由校、崇禎帝朱由檢兄弟倆)。這樣朝不保夕的日子過了將近二十年,試問兄弟倆的感情如何會差?

或許,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之中,兄長李憲爲了保全自己和弟弟,養成了與世無爭、溫文爾雅的性格,而弟弟李隆基爲了將來保護兄長,平定亂世,也養成了愈發堅韌的性格。

李憲爲什麼被李隆基追封爲“讓皇帝”?李憲和李隆基的關係怎麼樣? 第5張

從唐高宗信任皇后武氏以來,大唐帝國政變不斷,先是武則天罷黜唐中宗,改立唐睿宗,隨後唐睿宗又主動退位,李氏皇族起義不斷,後來又有張柬之等人發動的“神龍政變”,再是張柬之等神龍政變的功臣被虐殺殆盡,大唐王朝內部鬥爭愈演愈烈。

李憲深知自己的能力,就算自己登基,也最多就是像父親李旦這樣,做一個生性恬淡、珍視親情的君王,這樣的君王在太平盛世或許是一個明君,但是在亂世之中,卻會是一個無所作爲的庸君,而在“唐隆政變”中殺伐果斷的弟弟李隆基,絕對有潛力結束這數十年來的亂世。

當時,韋后集團被剿滅,野心勃勃的太平公主憑藉着兄長李旦的信任,在朝堂之上呼風喚雨,想當年在神龍政變後權勢極盛的唐中宗一脈,因爲手足相殘,損失慘重,最終退出歷史舞臺,如果不能有強有力的君王出現,當年發生在唐中宗一脈身上的慘劇,將會在唐睿宗一脈身上重演。

於是,李憲主動向父親李旦提出將弟弟李隆基立爲太子,而李隆基得知消息後,又進宮請求父親立兄長爲太子。有人說李隆基此時謙讓是在做戲,如果在此後數十年的時間裏對兄長的關心如一日,李憲咳個嗽,李隆基都要派太醫前去診治,每逢李憲生辰,李隆基勢必親自前去祝賀也算是做戲的話,那李隆基這就是算是在做戲吧。

深知長子想法的唐睿宗李旦順水推舟將庶三子李隆基立爲了太子,隨後又因爲李隆基與太平公主的鬥爭日益激烈,珍視親情的他選擇了視而不見——宣佈退位。

李憲爲什麼被李隆基追封爲“讓皇帝”?李憲和李隆基的關係怎麼樣? 第6張

在李隆基有了天子之實後,太平公主爲了奪權,幾次想要慫恿李憲出面奪權,李憲卻始終不移地站在了弟弟李隆基這一邊,在姑侄兩人鬥爭進入白熱化階段時,他爲了表明自己支持弟弟的立場,更是宣佈閉門讀書,不問朝政,這就絕了太平公主想要借他嫡長子的身份發動政變的念頭。

李隆基在除去了太平公主一系,鞏固了皇權之後,啓用姚崇等名臣,使得大唐帝國的威名再度遠揚,唐朝的國力更是達到了巔峯,也是此前歷朝歷代未曾有過的盛世——國家安定,萬邦來朝,史稱“開元盛世”。

李隆基的英明神武,不正從另一方面證明了李憲的明智?更何況李憲在李隆基登基之後,更是地位尊崇。

有一次李憲患病,臥病在牀,李隆基得知消息後,下旨太醫全力醫治,每日皆賜下藥物與膳食,更是向全國爲兄長尋覓郎中,不吝重賞。

每年李憲生辰,李隆基不管政務有多繁重,都會親自前往李憲府中祝賀,每每有地方進獻的奇珍佳餚,只要李隆基覺得不錯,必定會分出一份送到兄長李憲府上,據史書記載,李憲每年寫下的謝表多達數百頁。

公元742年一月,李憲去世,李隆基聞訊,前往李憲府中,扶棺痛哭,下旨追封兄長爲“皇帝”,諡號爲“讓”,史稱“讓皇帝”。

李憲長子上書懇賜,李隆基不許,反而命內務府爲李憲趕做御衣,又將李憲正妃元氏追封爲“皇后”。李隆基本想爲兄長李憲辦一場轟轟烈烈的葬禮,但是又念及兄長生前節儉,大肆操辦恐怕會讓兄長在九泉之下對自己不滿,便只是按君王之禮下葬。在出殯之時,又讓自己器重的幾個兒子步行護送兄長靈柩,將其陵墓命名爲惠陵。

李憲的退讓,讓出了自己和弟弟李隆基各自的輝煌人生,是爲對手足相殘司空見慣的大唐皇室之中難得的一絲溫馨……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