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明朝有幾位皇帝?明朝皇帝的順序及功績介紹!

明朝有幾位皇帝?明朝皇帝的順序及功績介紹!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6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朝皇帝的順序及功績介紹!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說到明朝的這個皇帝順序表其實不算難,明朝一共有十七位皇帝上位過,但是實際是有十六位皇帝,因爲有一位皇帝退位後又復辟了,所以只有十六位,這個下面會仔細的說,這個明朝皇帝順序列表小編先給大家奉上,然後在看看這個皇帝的簡介,又感興趣的網友可以看看,看看大明朝都有哪些皇帝吧!

明朝有幾位皇帝?明朝皇帝的順序及功績介紹!

明朝皇帝順序:明太祖(朱元璋)-明惠宗(朱允炆)-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熾)-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鎮)-明代宗(朱祁鈺)-明英宗(朱祁鎮) -明憲宗(朱見深)-明孝宗(朱祐樘)-明武宗(朱厚照)-明世宗(朱厚熜)-明穆宗(朱載坖)-明神宗(朱翊鈞)-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明思宗(朱由檢)。

明朝有幾位皇帝?明朝皇帝的順序及功績介紹! 第2張

1、朱元璋

廟號:明太祖;諡號: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年號:洪武(1368年——1398年);陵墓:孝陵。

朱元璋簡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9日-1398年6月24日),字國瑞,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人,漢族。原名重八,後取名興宗,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後改名爲“元璋”。明朝開國皇帝,年號洪武。

朱元璋幼時貧窮,曾爲地主放牛。至正四年(1344年)入皇覺寺,25歲時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起義反抗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佔集慶路,將其改爲應天。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命徐達、常遇春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 爲號召,舉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統治。洪武元年(1368年)初,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同年秋攻佔大都,結束了元朝在全國的統治。又平定西南、西北、遼東等地,最終統一全國。

朱元璋在位期間對各個方面都進行了改革,政治上廢丞相和行中書省,設三司分掌權力,進一步的加強了中央集權,嚴懲貪官和不法勳貴 ;軍事上實施衛所制度;經濟上大搞移民屯田和軍屯,興修水利,解放奴婢,減免稅負,派人到全國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戶口等 ;文化上緊抓教育,興科舉,建立國子監培養人才;對外加強海外交流,恢復中華宗主國地位 。社會生產逐漸恢復和發展,史稱洪武之治。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71歲,廟號太祖,諡號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明孝陵。傳位其孫朱允炆。

明朝有幾位皇帝?明朝皇帝的順序及功績介紹! 第3張

2、朱允炆

廟號:明惠宗;諡號:嗣天章道誠懿淵功觀文揚武克仁篤孝讓皇帝;年號:建文(1399年——1402年);陵墓:上金貝古墓。

朱允炆簡介:

明惠宗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孫、懿文太子朱標次子,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號建文,故後世稱建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其父朱標病死,朱允炆被立爲皇太孫,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繼位爲帝,朱允炆在位期間增強文官在國政中的作用,寬刑省獄,嚴懲宦官,同時改變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史稱“建文新政”。

朱允炆于靖難之役後下落不明,時駙馬都尉梅殷在軍中,從黃彥清之議,爲發喪,追諡孝愍皇帝,廟號神宗,壬午以後諡不行。至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七月,以與顯皇帝廟號復,改廟號惠宗,諡號爲嗣天章道誠懿淵功觀文揚武克仁篤孝讓皇帝,後世稱爲明惠宗,清乾隆元年上諡號爲恭閔惠皇帝,簡稱惠帝。

3、朱棣

廟號:明成祖;諡號:啓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年號:永樂(1403年——1424年);陵墓:長陵。

朱棣簡介: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年號永樂,故後人稱其爲永樂帝、永樂大帝等。

朱棣生於應天府(今南京),明朝建立後被封爲燕王。就藩北平(今北京)之後,多次受命參與北方軍事活動,兩次率師北征,加強了他在北方軍隊中的影響。建文帝即位後採取削藩政策,不僅監視朱棣,還欲調走他的軍隊,朱棣發動靖難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建文四年(1402年)取得勝利,在南京稱帝。朱棣在位時,政治上改革機構,設置內閣;對外五次親征蒙古,收復安南,並於東北設奴兒干都司,在西北置哈密衛,在西南置大古刺、底馬撒、底兀刺等宣慰司,又設貴州承宣布政使司,鞏固了南北邊防,維護了中國版圖的完整;多次派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外友好往來,加強對南海的經營;還命人編修《永樂大典》,疏浚大運河。爲加強對北方和東北地區的控制,永樂十九年(1421年)遷都北京。在他統治期間明朝經濟繁榮、國力強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8月,朱棣死於第五次北征回師途中的榆木川(確切位置有爭議),享年64歲。諡號體天弘道高明廣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廟號太宗,葬於長陵。傳位長子朱高熾。明世宗時改諡爲啓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改廟號成祖。

4、朱高熾

廟號:明仁宗;諡號: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年號:洪熙(1424年——1425年);陵墓:獻陵。

朱高熾簡介:

明仁宗朱高熾(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的長子。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九月至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在位,年號洪熙。

朱高熾生性端重沉靜,言行識度,喜好讀書。但身形較胖,導致身體較弱。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立爲燕世子。朱棣起兵靖難期間,以世子朱高熾守北平(今北京)。朱高熾善撫士卒,僅以萬人拒南軍李景隆五十萬之衆圍攻,城賴以全。永樂二年(1404年),立爲皇太子。明成祖朱棣數次北征,朱高熾都以太子身份監國,朝無廢事。其弟朱高煦、朱高燧有寵於朱棣,串通宦寺,陰謀奪嫡;後因侍郎胡濙密疏,成祖才改變更換太子之意。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在位期間爲政開明,發展生產,與民休息。赦免了建文帝的許多舊臣,平反了許多冤獄,廢除了許多苛政。在軍事上,修整武備,停止了永樂時期的大規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爲仁宣之治打下基礎。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熾病重,不久去世,終年47歲。廟號仁宗,諡號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葬於十三陵之獻陵,由嫡長子朱瞻基繼位。

5、朱瞻基

廟號:明宣宗;諡號:憲天崇道英明神聖欽天昭武寬仁純孝章皇帝;年號:宣德(1426年——1435年);陵墓:景陵。

朱瞻基簡介:

朱瞻基(1399年3月16日-1435年1月31日),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熾和誠孝昭皇后張氏的長子,年號宣德,自號長春真人。洪熙元年(1425年)至宣德十年(1435年)在位。

朱瞻基幼年就深受祖父朱棣與父親的喜愛與賞識。永樂九年(1411年)被成祖立爲皇太孫,數度隨朱棣征討蒙古。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宣德元年(1426年)平定漢王朱高煦之變。次年,從閣臣楊士奇、楊榮等議,停止用兵交趾。重視整頓吏治和財政,繼續實行仁宗緩和社會矛盾的措施。在位期間文有“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蹇義、夏原吉;武有英國公張輔,地方上又有像于謙、周忱這樣的巡撫,一時人才濟濟。經濟得到空前的發展,朱瞻基與其父親的統治加在一起雖短短十一年,但卻被史學家們稱之爲“功績堪比文景”,史稱“仁宣之治”。同時,明宣宗也是傑出的書畫家。翰墨圖書,極爲精緻,“點墨寫生,遂與宣和(宋徽宗)爭勝”。書法能於圓熟之外見遒勁。尤工繪事,山水、人物、走獸、花鳥、草蟲均佳。鈐“廣運之寶“、”武英殿寶”及“雍熙世人”等印章。

宣德十年(1435年)去世,終年36歲,葬十三陵之景陵。廟號宣宗,諡號憲天崇道英明神聖欽文昭武寬仁純孝章皇帝。長子朱祁鎮繼位。有《明宣宗御製樂府》一卷,今佚,存詞二首。

6、朱祁鎮

廟號:明英宗;諡號: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年號:正統(1436年——1449年) 天順(1457年——1464年);陵墓:裕陵。

朱祁鎮簡介:

明英宗朱祁鎮(1427年11月29日—1464年2月23日),明宣宗朱瞻基長子,明代宗朱祁鈺異母兄,明憲宗朱見深之父。

明英宗朱祁鎮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1435年—1449年、1457年—1464年兩次在位)。第一次繼位稱帝,年僅九歲,年號正統。國事全由太皇太后張氏(誠孝昭皇后)把持,賢臣“三楊”主政。隨之,張氏駕崩,三楊去位,寵信太監王振,導致宦官專權。正統十四年(1449年),發生土木堡之變,其弟郕王朱祁鈺登基稱帝,遙尊英宗爲太上皇,改元景泰。 後英宗回京,被景泰帝軟禁於南宮。景泰八年(1457年),石亨等人發動奪門之變,英宗復位,第二次稱帝,改元天順。

朱祁鎮前後在位二十二年,在位初期勵精圖治穩定西南疆域。當初寵信王振,後來又寵信曹吉祥、石亨,政治上雖然有不足之處,但是晚年任用李賢,聽信納諫,仁儉愛民,美善很多。還廢除了殉葬制度。

天順八年(1464年)明英宗病逝。廟號英宗,諡曰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葬於明十三陵之裕陵。

7、朱祁鈺

廟號:明代宗;諡號: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顯德崇孝景皇帝;年號:景泰(1450年——1457年);陵墓:景泰陵。

朱祁鈺簡介:

明代宗朱祁鈺(1428年9月11日—1457年3月23日),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鎮異母弟。母賢妃吳氏,明朝第七位皇帝,在位時間1449年―1457年,年號景泰(1450年—1457年)。

朱祁鈺生於宣德三年(1428年),長兄明英宗即位後封爲郕王。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在土木堡之變中被瓦剌俘虜。爲免主少國疑,于謙等大臣勸服孫太后,立郕王朱祁鈺爲帝,次年改元景泰。

朱祁鈺在位期間,知人善任,啓用於謙等正直之人,勵精圖治,選將練兵,擊退了瓦剌的入侵,使得江山社稷轉危爲安,又對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進行了整頓和改革,使當時明朝社會由亂而治漸開中興,可謂英明之主。但是在天性之間未能盡善盡美,因而使得奸臣乘機作亂。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奪門之變爆發,明英宗復位,改元天順。二月,明英宗廢朱祁鈺爲郕王,軟禁於西苑。不久朱祁鈺去世,享年三十。明英宗上諡號曰戾,按親王禮葬在北京西山,即景泰陵。明憲宗即位後下詔恢復朱祁鈺皇帝之位,諡曰恭仁康定景皇帝。史稱明景帝、景泰帝。南明時期,明安宗朱由崧加諡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顯德崇孝景皇帝,廟號代宗。

朱祁鈺是明朝遷都北京之後,僅有的一個沒有被葬於明十三陵的皇帝。

8、朱祁鎮

廟號:明英宗;諡號: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年號:天順(1457年-1464年);陵墓:景陵。

朱祁鎮簡介:

明英宗朱祁鎮(1427年11月29日—1464年2月23日),明宣宗朱瞻基長子,明代宗朱祁鈺異母兄,明憲宗朱見深之父。

明英宗朱祁鎮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1435年—1449年、1457年—1464年兩次在位)。第一次繼位稱帝,年僅九歲,年號正統。國事全由太皇太后張氏(誠孝昭皇后)把持,賢臣“三楊”主政。隨之,張氏駕崩,三楊去位,寵信太監王振,導致宦官專權。正統十四年(1449年),發生土木堡之變,其弟郕王朱祁鈺登基稱帝,遙尊英宗爲太上皇,改元景泰。後英宗回京,被景泰帝軟禁於南宮。景泰八年(1457年),石亨等人發動奪門之變,英宗復位,第二次稱帝,改元天順。

朱祁鎮前後在位二十二年,在位初期勵精圖治穩定西南疆域。當初寵信王振,後來又寵信曹吉祥、石亨,政治上雖然有不足之處,但是晚年任用李賢,聽信納諫,仁儉愛民,美善很多。還廢除了殉葬制度。

天順八年(1464年)明英宗病逝。廟號英宗,諡曰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葬於明十三陵之裕陵。

9、朱見深

廟號:明憲宗;諡號:繼天凝道誠明仁敬崇文肅武宏德聖孝純皇帝;年號:成化(1465年——1487年);陵墓:茂陵。

朱見深簡介:

明憲宗朱見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1464至1487年在位),後更名朱見濡。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鎮長子,母孝肅皇后周氏。

朱見深本爲太子,土木之變後其父朱祁鎮被瓦剌擄去,叔父朱祁鈺即帝位。到景泰三年(1452年),朱祁鈺將朱見深廢爲沂王,改立朱見濟爲太子。景泰八年(1457年),英宗因奪門之變而復辟,朱見深再次被立爲太子。

朱見深英明寬仁,在位初年恢復了朱祁鈺的皇帝尊號,平反於謙的冤案,任用賢明的大臣商輅等治國理政,可以說有君王的風度。時代風氣清明,朝廷多名賢俊彥,寬免賦稅、減省刑罰,社會經濟漸漸復甦。但是在位期間任用奸邪,不能說沒有缺陷。

成化二十三年( 1487年)九月九日病逝,終年41歲。廟號憲宗,諡號繼天凝道誠明仁敬崇文肅武宏德聖孝純皇帝。葬在明十三陵的茂陵。

10、朱祐樘

廟號:明孝宗;諡號:建天明道誠純中正聖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年號:弘治(1488年——1505年);陵墓:泰陵。

朱祐樘簡介:

明孝宗朱祐樘(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1487年-1505年在位),年號弘治,是明朝第九位皇帝,明憲宗朱見深第三子,生母爲孝穆紀太后。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即位,朱祐樘爲人寬厚仁慈,躬行節儉,不近聲色,勤於政事,重視司法,大開言路,努力扭轉朝政腐敗狀況,驅逐奸佞,勤於政事,勵精圖治,任用王恕、劉大夏等爲人正直的大臣,史稱“弘治中興”。雖末年寵信宦官李廣,但是立刻改過自新,歷代史學家對他評價極高,明朝萬曆年間的內閣首輔朱國楨就說:“三代以下,稱賢主者,漢文帝、宋仁宗與我明之孝宗皇帝。

弘治十八年(1505年),朱祐樘駕崩於乾清宮,在位十八年,享年三十六歲,葬泰陵,廟號孝宗,諡號“建天明道誠純中正聖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11、朱厚照

廟號:明武宗;諡號:承天達道英肅睿哲昭德顯功弘文思孝毅皇帝;年號:正德(1506年——1521年);陵墓:康陵。

朱厚照簡介:

明武宗朱厚照(1491年10月27日-1521年4月20日),(1505年—1521年在位),明朝第十位皇帝,是明孝宗朱祐樘和張皇后的長子,在位期間年號正德。

朱厚照從小機智聰穎,喜歡騎射。即位後史書上出現兩極評價,一方說他處事剛毅果斷,批答奏章,決定國家重大事件。彈指之間誅劉瑾,平安化王之亂、寧王之亂,大敗蒙古小王子,且多次賑災免賦。而且,他在位時臣下仍有不少賢才,也從側面反映出這位帝王治下總體上仍有可稱道之處。應州大捷大敗韃靼軍,立下了一戰功。在應州一戰中與普通士兵同吃同住,甚至還親手殺敵一人,極大地鼓舞了明軍士氣。所以說他又是一個好的將領。

另一方面說他爲政期間荒淫無道,國力衰微,一生貪杯、尚武、無賴,喜好玩樂。很多人認爲他荒淫暴戾,怪誕無恥,是少見的無道昏君。但武宗雖嬉遊玩樂,卻也有抵禦邊寇之功,大事上從不怠慢。

然而通過近些年來歷史學界的研究,歷史學家對此頗有分歧,人們對武宗的認識有所改變,武宗只不過只是喜歡玩樂,有人認爲他追求個性解放,追求自由平等,爲人卻又平易近人,心地善良,是極具個性色彩的人。從其所指揮的應州大捷來看也算是一位有真才實學的皇帝。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明武宗朱厚照駕崩於豹房,享年三十一歲,在位十六年,廟號武宗,諡號“承天達道英肅睿哲昭德顯功弘文思孝毅皇帝”,葬於康陵。

12、朱厚熜

廟號:明世宗;諡號: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年號:嘉靖(1522年——1566年);陵墓:永陵。

朱厚熜簡介:

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明憲宗朱見深之孫、明孝宗朱祐樘之侄、興獻王朱祐杬之子、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明朝第十一位皇帝(1521年-1567年1月在位)。

正德十六年(1521年),武宗駕崩,死後無嗣,其生母張太后與內閣首輔楊廷和決定,由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繼承皇位。朱厚熜即位之初,通過大禮議逐步掌握皇權。在位早期,他英明苛察,嚴以馭官、寬以治民、整頓朝綱、減輕賦役,重振國政,開創了嘉靖中興的局面,爲隆慶新政與張居正改革、嘉隆萬大改革奠定了基礎。後期崇信道教、寵信嚴嵩等人,導致朝政腐敗。在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的“壬寅宮變”中幾乎死於宮女之手,此後長期不理朝政,迷信方士、浪費民力,最終激起民變。同時蒙古俺答汗長年寇邊,甚至於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兵臨北京城下,史稱“庚戌之變”;倭寇也侵略中國東南沿海。“南倭北虜”始終困擾着嘉靖一朝,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1567年1月),朱厚熜於乾清宮去世,在位四十五年,享年六十歲。廟號世宗,諡號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葬於北京十三陵之永陵。

13、朱載垕

廟號:明穆宗;諡號:契天隆道淵懿寬仁顯文光武純德弘孝莊皇帝;年號:隆慶(1567年——1572年);陵墓:昭陵。

朱載垕簡介:

明穆宗朱載坖(1537年3月4日-1572年7月5日),明朝第十二位皇帝(1566年-1572年在位)。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母杜康妃。

朱載坖早年受封裕王,明世宗病死後繼位。少年時因其母親杜康妃失寵,又非長子,所以很少得到父愛。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朱載坖即位,改元隆慶。他信用徐階、高拱、陳以勤、張居正等大臣,革除前朝弊政。又採納閣臣高拱、張居正等的建議,與蒙古俺答議和,促成隆慶和議。隆慶元年(1567年),廢除海禁,允許民間私人遠販東西二洋,史稱隆慶開關。朱載坖用人不疑,使得隆慶一朝及萬曆初年的明朝國運中興,社會較爲穩定,經濟發展,海內大治,史稱此爲隆慶新政。 但因爲沉迷媚藥,導致荒於政事,最終一病不起。

隆慶六年(1572年),朱載坖病逝於乾清宮,在位六年,終年三十六歲。廟號穆宗,諡號契天隆道淵懿寬仁顯文光武純德弘孝莊皇帝。葬於十三陵之昭陵。

14、朱翊鈞

廟號:明神宗;諡號:範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年號:萬曆(1573年——1620年);陵墓:定陵。

朱翊鈞簡介:

明神宗朱翊鈞(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載坖第三子,生母孝定太后李氏。隆慶二年(1568)三月十一日被立爲皇太子,正位東宮。隆慶六年(1572年),明穆宗駕崩,10歲的朱翊鈞即位,年號萬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明神宗在位之初十年,內閣首輔張居正主持政務,張居正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會經濟有很大的發展,開創了“萬曆中興”的局面。期間主持了著名的萬曆三大徵,鞏固了漢家疆土,但也耗費了大量帑銀。明神宗執政後期荒於政事,因缺乏張居正這樣的賢士應對督導、國本之爭等問題而倦於朝政,自此二十多年不再上朝,國家運轉幾乎停擺。明神宗執政晚期,黨爭長期持續,導致朝政日益腐敗。另外,明神宗強徵礦稅亦是在位期間被稱爲一大詬病,使明朝逐漸走向衰亡。而且此時東北的滿族開始崛起,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明軍在薩爾滸之戰中被努爾哈赤擊潰,從此明朝在遼東的控制陷於崩潰。

明神宗在位期間衰敗的明王朝也在這個時期走向活潑和開放,中國的經濟處於當時世界經濟主導地位。在此期間,中國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外國傳教士也紛紛來華,例如利瑪竇就覲見過明神宗,開始西學東漸,整個社會也出現了反對封建禮教、個性解放的精神。

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明神宗去世,終年56歲,廟號神宗,諡號範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葬十三陵之定陵。死後由長子朱常洛繼位,明神宗死後僅24年,明朝滅亡。

15、朱常洛

廟號:明光宗;諡號:崇天契道英睿恭純憲文景武淵仁懿孝貞皇帝;年號:泰昌(1620年)實際在位一個月;陵墓:慶陵。

朱常洛簡介:

明光宗朱常洛(1582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明朝第十四位皇帝(1620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在位)。明神宗朱翊鈞長子,母爲孝靖皇后王氏。

萬曆十年出生,從小不得父愛。身陷黨爭和皇權交替問題,經歷了國本之爭、梃擊案等重大歷史事件。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明神宗駕崩後,正式即位,年號泰昌。在位期間,任用賢臣,革除弊政,積極改革,罷除礦稅、榷稅,撥亂反正,重振朝廷綱紀。沉湎酒色,縱慾淫樂,導致身體日益羸弱。

泰昌元年(1620年9月26日),因病病逝,史稱“紅丸案”,時年三十八歲,廟號光宗,諡號“崇天契道英睿恭純憲文景武淵仁懿孝貞皇帝”,葬於明十三陵中的慶陵。

明朝有幾位皇帝?明朝皇帝的順序及功績介紹! 第4張

16、朱由校

廟號:明熹宗;諡號:達天聞道敦孝篤友章文襄武靖穆莊勤悊皇帝;年號:天啓(1621年——1627年);陵墓:德陵。

朱由校簡介:

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2月23日-1627年9月30日),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長子,生母選侍王氏,明思宗朱由檢異母兄。16歲即位,在位七年(1620年-1627年)。

朱由校在位期間,魏忠賢與客氏專權,製造了“乙丑詔獄”“丙寅詔獄”等冤獄,殘酷迫害企圖改良明朝政治的東林黨人。魏忠賢閹黨對東林黨人的迫害不斷激起民變。其時,國內各種社會矛盾激化。主要憂患來自遼東後金對明朝的威脅。朱由校即位後罷免有膽知兵的遼東經略熊廷弼,致使後金攻陷瀋陽、遼陽,遼東局勢日趨嚴峻。天啓元年(1621年)三月,爲穩定遼東,再次起用熊廷弼爲遼東經略。在閹黨策劃下,堅持正確方略的熊廷弼被殺,遼東戰局陷於重重危機。

天啓七年(1627年)八月二十二日,落水生病的朱由校服用“仙藥”身亡,終年23歲。諡號達天闡道敦孝篤友章文襄武靖穆莊勤悊皇帝,廟號熹宗。葬於明十三陵之德陵。

17、朱由檢

廟號:明思宗;諡號: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年號:崇禎(1628年——1644年);陵墓:思陵。

朱由檢簡介:

明思宗朱由檢(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字德約 ,明朝第十六位皇帝(1627—1644年在位),也是明朝作爲全國統一政權的最後一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異母弟,母爲孝純皇后劉氏。

天啓二年(1622年),封爲信王。天啓七年(1627年),登基即位,年號崇禎。大力剷除閹黨,勤於政事,厲行節儉,平反冤獄。在位期間,朝廷黨爭不休,民間災害不斷,導致域內農民起義爆發,關外後金政權趁勢崛起,國家處於內憂外患的境地

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時,自縊於煤山,終年三十四。清軍入京後,以禮改葬於明十三陵中的思陵,廟號懷宗(後取消),諡號欽天守道敏毅敦儉弘文襄武體仁致孝莊烈愍皇帝。南明弘光帝即位,諡號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廟號思宗,後改爲毅宗。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