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王翦滅楚足足帶了60萬 王翦爲什麼一定要60萬的大軍

王翦滅楚足足帶了60萬 王翦爲什麼一定要60萬的大軍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7.0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王翦滅楚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王翦作爲戰國時期秦國名將,與白起、李牧、廉頗同稱爲稱“戰國四大名將”,但是打楚國卻顯得畏畏縮縮。

襄陽宜城市怎麼可能這麼晚才被秦國攻下?楚國的都城遷徙後, 新都也會叫郢。具體哪一年忘了,郢陷落於五國伐齊後,秦趙閼與之戰前,大約秦昭襄王三十年前後。鄢郢之戰前楚頃襄王已經把王廷搬到陳丘,楚考烈王時以壽春爲都。

王翦滅楚足足帶了60萬 王翦爲什麼一定要60萬的大軍

要知道,齊上降表時,都顯示兵力爲四十萬(降表絕不敢虛報兵力,試想原本三十萬虛報四十萬會怎樣——秦王會徹查那未解除武裝的十萬人哪去了)。齊這個"戰國末年人人可欺的三流國家",一個外戚專權、去軍事化的非正常國家,尚且能調集四十萬軍隊,更何況楚這個百足之蟲呢。楚國由於地廣人稀調兵困難,很容易像日俄戰爭時的帝俄一樣被宰割,因此丹陽之戰、藍田之戰、垂沙之戰損失個萬把人就敗了;但要用這種類似近代兵團會戰的,常規戰法徹底征服楚國,即便楚軍潰敗十次,次次兵敗如山倒,敗得徹底,也不過才能宰割楚國五分之一的土地。可以說楚國就像一大團彈性不錯的海綿:只要你有實力,可以擠壓它,強的多壓縮,沒那麼強的少宰割;但想把它擠沒了,恐怕不是桶它幾下那麼容易。因此要吞併楚國,一定付出極大代價,要麼重兵圍殲其有生力量,要麼傾全國之力兵分幾路齊頭並進。要我就先滅燕,甚至齊,楚宰割他十年再說。

王翦滅楚足足帶了60萬 王翦爲什麼一定要60萬的大軍 第2張

後期秦軍論裝備比較厚重,不適合速戰,適合穩紮穩打,伊闕之戰時秦軍很多銳士還是光膀子上陣割人頭的戰法,鄢郢之戰用了工程兵,此後秦軍重甲部隊就以紮實推進團隊作戰見長了。

王翦滅楚足足帶了60萬 王翦爲什麼一定要60萬的大軍 第3張

之所以說秦始皇氣魄上,與秦武王相似,是因爲即使三晉已經一個不剩了,振臂一呼,就能重塑天下割據的局面,況且齊還接近滿血,四十萬大軍一個沒損失(至於是否疏於訓練裝備不精,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否則趙魏楚這夥把齊國打探得明明白白的列強趁秦國內政不穩之機即可瓜分齊國創中興之業)。看來秦始皇不僅對王翦信任又加,對後勝同樣的知心知肺。

王翦滅楚足足帶了60萬 王翦爲什麼一定要60萬的大軍 第4張

戰國末年,魏國打到了濟南,趙國打下了饒安,楚國佔領了莒,齊國的狀況一點都不樂觀。不過如果能發動三晉遺民,或者至少收留三晉的殘餘軍隊,做僱傭軍,也許還能給秦國造成一點麻煩。楚考烈王時期,楚國開發了包括春申君江東封地在內的吳越地區,雖然損失了鄢郢,卻煥發了第二春;同樣迴光返照的還有魏安僖王時得到平陸和大半個原屬宋之地的魏國。李牧和項燕真是打破了秦王政即位以來"秦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王翦滅楚足足帶了60萬 王翦爲什麼一定要60萬的大軍 第5張

其實秦國早就看明白了:如果齊國當權者想搞事情,破壞統一之局,在兵臨三晉時就該出手了,秦軍包圍邯鄲或大梁時,齊國突然發動一波救火行動,十之八九能把秦打回關中。後勝和齊王建的地位,一直沒變,齊國朝野又沒主戰派,因此秦滅三晉時齊國什麼態度,滅楚時一定還延續這個態度(組織合縱的最佳時機的韓國被滅,趙魏殘血之時,屆時齊楚將是當之無愧的關東雙雄,齊國或許還能當一把縱約長,戰後河間平陸甚至莒都能收入囊中,當時齊國沒動靜,可以說錯過了最後的中興之機)。

王翦滅楚足足帶了60萬 王翦爲什麼一定要60萬的大軍 第6張

兩千年前王翦滅楚足足帶了60萬,可是女真滅明只有八旗男丁5.5萬!日本九一八事變後佔領東北只有不到兩萬人。光算了女真和日本本部兵馬,沒算投降的僞軍,沒有這些大量僞軍,就算女真能幾萬人擊敗明軍,可啃不下明那麼大一塊地盤,最後只能像契丹入後晉一樣,一樣得退出去。後清在入關後,可是得到了吳三桂關寧鐵騎,還有左夢庚江北幾十萬僞軍幫助,這才能連續打下李自成,張獻忠和南明,不然光憑女真幾萬人,能不能守住河北都是問題,還有關東軍在驅除了東北軍後,也是從幾萬人膨脹到了幾十萬人,加上收編的幾十萬僞滿軍隊,從1931-1945年可不是靠着兩萬人就能佔住東北的哦。白起只要幾萬人!就打的楚國東遷了呢?那是東遷,沒滅國。在對峙了三年,趁着楚軍無糧撤退的時間選擇總攻,這也叫不費吹灰之力?

參考資料:《秦時麗人明月心》、《王翦:這個人橫掃六國,卻從不摸秦王的“倒麟”》、《史記·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