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王翦滅楚手握六十萬雄兵 王翦最後爲什麼沒有選擇造反

王翦滅楚手握六十萬雄兵 王翦最後爲什麼沒有選擇造反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王翦和楚國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滅楚之戰王翦手握六十萬雄兵,有謀反的能力,爲何沒有選擇謀反?

王翦是秦國傑出的軍事家,也是繼白起之後秦國不可多得的大將之材。王翦的一生聲名顯貴,一生之中所獲得的榮耀也是令人讚歎的。王翦在自己年幼的時候就十分喜歡軍事,也經常侍奉在秦王政的身邊。之後他憑藉自己優秀的軍事才能統帥三軍攻破了趙國都城邯鄲、掃滅三晉之地、攻破燕國都城薊、又消滅了楚國。王翦所建立的這些功績使之成爲秦始皇一統六國的最大功臣。

在這一路上,王翦憑藉自己優秀的才智與與敵人、與同僚鬥智鬥勇,在協助秦王政一統天下之後王翦也並沒有像歷史上那些居功自傲的人一樣邀功請賞、得寸進尺。相反王翦選擇的是激流勇退,沒有選擇輔佐秦王政鞏固國家根基。也正因爲如此才使得王翦最後能夠功成身退,成爲“戰國四大名將”裏唯一一個擁有好結局的人。

王翦滅楚手握六十萬雄兵 王翦最後爲什麼沒有選擇造反

王翦是具有大能耐的人,然而在秦王政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前226年,秦王政與衆大臣商議如何滅楚大計的時候卻得到了非議。戰國末期的楚國雖說得到了很大的削弱,但是楚國國土面積巨大,根基也很牢靠。所以想要在短時間將楚國拿下無異於癡人說夢,即便是王翦也提出了非六十大軍不可的政見。而秦國年輕將領中的佼佼者李信則不這樣認爲,他認爲區區楚國二十萬人足矣。

這種意見已經提出便受到了秦王政的喜愛,他也認爲經過這麼些年秦國相關政策的打壓之下已經沒有任何國家可以抵擋秦國當滅六國的勢頭。同時秦王政也認爲王翦已經老了,沒有了當年那股子衝勁兒。

與其這樣說我們也可以換一種說法:王翦提出的六十萬大軍攻打楚國,對於當時的秦國來說那簡直是傾國之兵,一時之間秦王政很難下決斷。先不說王翦所率領的六十萬大軍中間會不會叛變,如果王翦所率領的六十年老秦人東出作戰失敗對於秦國而言簡直是滅頂之災,那時候秦國歷代君王的雄心壯志將再也不會實現,秦國自此也會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王翦滅楚手握六十萬雄兵 王翦最後爲什麼沒有選擇造反 第2張

而如果王翦統帥的六十萬大軍中途受到王翦的蠱惑發生了叛變,對於秦國的影響與前者無異。其實這也是當初秦王政爲何不採納王翦的意見,反而選擇李信的原因。最終李信的失敗讓秦王政認清了現實,想要最終一統天下非王翦不可。當然王翦也不是一個大傻子,他的智商與情商也不是一般人能夠比得了的。先前王翦在朝中稱病不去上朝,等到自己的機會來了,王翦爲了打消秦王政的顧慮故意表現出對金錢很感興趣的樣子,主動向秦王政要宅子要金錢。慢慢的秦王政便放下了自己心中的顧慮,力排衆議支持王翦在戰場上的一切行動。

在秦王政的腦海裏他也不認爲王翦會謀反,畢竟在此之前白起就是個前車之鑑。白起一生都被認爲是秦國的戰神,征戰一生也從未出現過敗績,與王翦比起來也絲毫不弱,所以王翦也會掂量掂量。這些道理王翦的內心也是分得清楚,自己選擇背叛就是逆着時代的潮流,將來必將會被潮流衝的連渣都不剩。這些道理王翦還是有自知之明的。如若不然王翦一家老小都將陷入地獄的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