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努爾哈赤最傑出的兩個兒子,皇太極和多爾袞誰對清朝的貢獻更大?

努爾哈赤最傑出的兩個兒子,皇太極和多爾袞誰對清朝的貢獻更大?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皇太極的故事,今天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清朝建立的前後,有三個人是舉足輕重的,他們便是努爾哈赤、皇太極和多爾袞。衆所周知,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各部落,建立了後金,爲日後清朝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皇太極則是親手建立了清朝,是清朝名義上的開國皇帝。多爾袞則是領導了清軍入關,揭開了清朝主導中原,統一天下的歷程。

那麼,皇太極與多爾袞作爲努爾哈赤最爲傑出的兩個兒子,究竟誰對清朝的貢獻更大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先對皇太極和多爾袞做個具體介紹:

努爾哈赤最傑出的兩個兒子,皇太極和多爾袞誰對清朝的貢獻更大?

1.皇太極

即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又譯黃臺吉 、洪太主。他是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第八子,清初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後金第二位大汗、清朝開國皇帝。

皇太極自少年起常隨父兄狩獵和征戰,騎射嫺熟。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爾哈赤去世後,皇太極受推舉襲承汗位,改次年爲天聰元年。

皇太極即位之後進行大刀闊斧的封建化改革,加強中央集權;在戰略上定先征服朝鮮和漠南蒙古,以解除攻明後顧之憂的戰略方針。對明則採納漢族降官建議,確立"講和與自固之策",重用漢將,削弱明朝實力,志在入關奪取全國政權。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在盛京(今瀋陽)稱帝,建國號大清,並且迫使李氏朝鮮臣服於清朝。在崇德六年(1642年)的鬆錦大戰中生俘洪承疇,自此明朝關外精銳喪失殆盡,寧錦防線徹底崩潰,清軍入關已成必然之勢。

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極猝死於清軍入關前夕,未能實現奪取全國政權的夙願。

皇太極前後在位17年,其在位期間,發展生產,增強兵力,不斷對明朝作戰,爲下一階段清王朝迅速擴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清史稿》評價他爲:“上儀表奇偉,聰睿絕倫,顏如渥丹,嚴寒不慄。長益神勇,善騎射,性耽典籍,諮覽弗倦,仁孝寬惠,廓然有大度。”“太宗允文允武,內修政事,外勤討伐,用兵如神,所向有功。雖大勳未集,而世祖即位期年,中外即歸於統一,蓋帝之詒謀遠矣。明政不綱,盜賊憑陵,帝固知明之可取,然不欲亟戰以剿民命,七致書於明之將帥,屈意請和。明人不量強弱,自亡其國,無足論者。然帝交鄰之道,實與湯事葛、文王事昆夷無以異。嗚呼,聖矣哉!”

努爾哈赤最傑出的兩個兒子,皇太極和多爾袞誰對清朝的貢獻更大? 第2張

2.多爾袞

即愛新覺羅·多爾袞,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四子,清初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天命十一年(1626年),多爾袞被封貝勒;天聰二年(1628年),17歲的多爾袞隨皇太極出征,征討蒙古察哈爾部。因爲軍功被賜號“墨爾根戴青”,成爲正白旗旗主。

天聰九年(1635年),多爾袞等率軍前往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額哲並獲得傳國玉璽。崇德元年(1636年)因戰功封和碩睿親王,次年正月,皇太極令多爾袞追擊朝鮮國王家屬。

在崇德六年至七年(1641一1642年)的鬆錦大戰中,多爾袞再次立下了卓越戰功。皇太極死後,多爾袞和濟爾哈朗以輔政王身份輔佐皇太極第九子福臨即帝位,稱攝政王。

順治元年(1644年),他指揮清軍入關,清朝入主中原,堪稱清朝入關的第一功臣。這時的多爾袞,權勢極其顯赫,他雖無皇帝之名,卻已有皇帝之實。

《清史稿》對其評價如下:睿親王多爾袞攝政有年威福自專,歿後其屬人首告定罪除封。念定鼎之初王實統衆入關,肅清京輦檄定中原,前功勞未可盡泯。今其塋域榛蕪,後嗣廢絕殊堪憫惻。交內務府派人員修葺,並令近支王公按時祭掃。

由上可知,皇太極和多爾袞都是一代英雄人物。他們各領風騷,交相輝映,共同推動了清王朝的建立和崛起。然而,若論對清朝的貢獻,二人還是有差距的。

小編認爲:皇太極對清王朝的貢獻大於多爾袞。須知,清朝是皇太極親手締造的,更是在皇太極的執政下日益強大起來的。後來的清軍入關,只是清朝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沒有多爾袞,還會有人能夠帶領清軍入主中原的。正所謂“天下大勢,不可阻擋”。

其實,終清一朝,皇太極的執政水平和統治能力都是一流的。在清朝的十二位帝王中,皇太極的文韜武略,胸襟抱負都是後代皇帝所不能比擬的。當然,除了被譽爲“千古一帝”的康熙帝。(本文圖片來源網絡)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