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努爾哈赤立嗣之謎:皇太極和多爾袞究竟選中誰

努爾哈赤立嗣之謎:皇太極和多爾袞究竟選中誰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努爾哈赤臨終前的數年間,關於他立嗣的問題傳說紛紜,其中有:"謂貴永介曰:'九王子當立而年幼,汝可攝位,後傳於九王。'"根據這一條材料,近年諸多着作認定此爲事實,也有的着作持完全否定意見。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略加分析、判斷。

從天命四年(1619年,萬曆四十七年)至天命六年(1621年,天啓元年)的三年中,後金政權圍繞李朝問題,內部發生較大爭論。主要是兩個問題,即對待李朝戰俘和出兵李朝。薩爾滸大戰結束後,李朝都元帥姜宏烈率領3000兵投降。代善與姜宏烈在戰場上共同盟誓講和。代善想先移兵都城,令姜宏烈等朝見努爾哈赤後,將李朝官兵再釋放回國。而努爾哈赤知道這批官兵有很強的戰鬥力,將對後金構成威脅,除採取分散辦法,將一部分分到村莊外,藉口殺掉數百人。代善認爲雙方已講和,"陣上之約不可負"。

努爾哈赤立嗣之謎:皇太極和多爾袞究竟選中誰

網絡配圖

同時,他鑑於後金"四面受敵,仇怨甚多",大非自保之策,對於李朝"極力主和",堅決反對殺害李朝官兵,喪失信譽。皇太極和莽古爾泰等主張屠殺投降官兵,並主張出兵李朝,然後再進攻遼東。因此,在李朝問題上兩個代表人物代善與皇太極"和戰異議,所見相左",爭論十分激烈。兄弟爭論最終裁判自然是汗父。從正常人情道理說,真理是在代善一邊。努爾哈赤無奈,表態說:好!好!"當從汝言"。而皇太極和莽古爾泰早就摸清汗父心思。因此,這場軍事路線的大爭論,也是努爾哈赤對代善嗣位動搖的重要原因之一。

經過兩年爭論,轉眼之間已是天命六年(1621年),嗣位問題已成了燙手山芋,想拿拿不得,想放放不下。九月初十日,努爾哈赤遇到叔兄弟阿敦,閒聊起來。這位阿敦是一位"勇而多智"的人物,在後金將領中"超出諸將之右",往昔各次戰陣幾乎"皆其功也",現任鑲黃旗滿洲固山額真,是努爾哈赤身邊的智囊人物。努爾哈赤遇事一向獨斷專行,而在嗣子問題上卻聽阿敦意見。他開口便問:"諸子中誰可以代我?"智慧的阿敦聽到這樣的敏感話題,哪敢輕易插言,巧妙地說:"知子莫如父,誰可有言?"努爾哈赤告訴他說說無妨。阿敦仍不肯直接點出名字,只說:"智勇雙全,人皆稱道者。"努爾哈赤明白他所指的就是皇太極。可見,努爾哈赤放棄代善嗣位,已有意於皇太極,從"人皆稱道"這句話可知,皇太極在官民中的口碑不錯。

然而,阿敦對待這樣的嚴肅問題,卻採取不嚴肅態度,他將與努爾哈赤的談話內容告訴代善,使代善心情不安而怨恨。皇太極摸到汗父脈搏,便同莽古爾泰、阿巴泰等頻繁祕密交往。阿敦洞察到其中隱情,便悄悄地警告代善:皇太極、莽古爾泰等"將欲圖汝,事機在迫",你要做好準備。

阿敦本是好心,讓他提防,可哪裏想到代善竟跑到父親跟前哭了起來。努爾哈赤十分愕然,問清緣由,原來是阿敦從中有話。爲弄清真相,努爾哈赤將皇太極等招來盤問,而他們都矢口否認。結果阿敦以在諸子中"交媾兩間"罪被幽禁,籍沒家產。從實而論,儘管代善經過種種挫折,嗣位已基本喪失,而皇太極仍不放心,對兄長几乎是落井下石,在社會上已形成一種氛圍,連李朝使者都已洞察到,他們"兄弟位次相逼",指出皇太極"恃其父之偏愛","潛懷弒兄之計"。當然,阿敦在愛新覺羅家族中是智謀高遠人物,努爾哈赤在嗣子問題上,任何人的意見都不顧,偏偏徵求他的看法,說明他已引起努爾哈赤的特殊擔心。然而,他一時不慎卻給努爾哈赤抓到把柄,藉機將他殺掉,防止身後亂政。這就是政治鬥爭的殘酷性,李朝使者對此惋惜地說,努爾哈赤"是自壞其長城也"。

努爾哈赤立嗣之謎:皇太極和多爾袞究竟選中誰 第2張

網絡配圖

嗣位之謎底

朝鮮李朝使臣傳出多爾袞當立嗣,代善暫攝政一事,後世史家常常一言以蔽之,"望風撲影"。就算如此,影子是什麼?也需要史家認真追蹤。現從四個方面看看當時的具體情況。其一,多爾袞爲貝勒,不代表八家。努爾哈赤在世時,他在諸貝勒中處於什麼位置,我們從頭說起。

早在天命四年(1619年,萬曆四十七年)李朝官員李民寏提到代善、皇太極、莽古爾泰之後說,"餘三子幼",當時阿濟格15歲、多爾袞8歲、多鐸6歲。這裏指的是受重視、有地位的六個兒子。其中這三位幼子,在李朝人的筆下只是"餘"子,並無明顯社會影響。第二年九月二十八日,努爾哈赤因代善的"過惡",廢除其執政地位,宣佈八家的列名是:"阿敏臺吉、莽古爾泰臺吉、皇太極、德格類、嶽、濟爾哈朗、阿濟格阿哥、多鐸多爾袞八貝勒爲和碩額真。"

從此,9歲的多爾袞由一名閒散貝勒成爲正式和碩額真。但在八家中只是與7歲之弟多鐸合爲一家,且在多鐸之後。天命六年(1621年,天啓元年)十二月初一日,召開八家會議時,有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多鐸(8歲)、嶽參加。天命八年(1623年,天啓三年)五月初五日,在八角殿審事時,出席的是代善、阿敏、皇太極、多鐸(10歲)、阿濟格等。天命九年(1624年,天啓四年)元旦出席八角殿叩拜的是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阿濟格、多鐸等貝勒。初三日,參加與蒙古恩格德爾盟誓的是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阿巴泰、德格類、齋桑古、濟爾哈朗、阿濟格、多鐸、嶽、碩、薩哈廉。如上的情況終努爾哈赤時代,不曾有變化。事實證明,多爾袞既是八家成員,又不代表八家,準確的定位是閒散貝勒、和碩額真。其二,多爾袞不主旗。努爾哈赤三位幼子分旗當在天命五年(1620年,萬曆四十八年)九月二十八日分析八家時。當時兩黃旗60牛錄,分成四份,努爾哈赤與三位幼子各分15牛錄。總管自然是汗。

多鐸掌正黃旗,多爾袞附之,具體管旗大臣是達爾漢蝦,包括巴克什額爾德尼都在此旗。阿濟格掌管鑲黃旗,汗的15牛錄當屬此旗。具體管旗大臣是阿敦阿哥。多鐸作爲旗主貝勒,除上述旗主貝勒聚會出席外,軍事行動自然是他出面。所以,天命九年(1624年,天啓四年)正月初六日,努爾哈赤派八旗每牛錄出10名甲兵往取復州戶口時,出兵的貝勒是代善、阿敏、莽古爾泰、四貝勒、阿巴泰、嶽、阿濟格、齋桑古、濟爾哈朗、多鐸。代表兩黃旗的貝勒是阿濟格和多鐸。十一日,出兵取恩格德爾額駙戶口時,是代善、阿敏、莽古爾泰、四貝勒、阿巴泰、德格類、阿濟格、齋桑古、濟爾哈朗、多鐸、嶽。代表兩黃旗的仍是阿濟格和多鐸。

事實說明,多爾袞雖屬正黃旗,並有15牛錄而不主旗。其三,多爾袞尚未分居。理由之一是天命五年(1620年,萬曆四十八年)五月,查抄大福晉藏隱財產時,從阿濟格家中抄出"二個櫃,內藏有綢緞三百匹",證明阿濟格此前已分居另過。理由之二是天命九年(1624年,天啓四年)四月二十二日,努爾哈赤命令"多鐸阿哥,將尼堪阿哥財產諸物合於爾處",並指出"爾家"作爲"八家"不得"揮霍"尼堪財物。證明多鐸作爲八家亦有自己的家。多爾袞所屬15牛錄雖然附於多鐸的正黃旗,但兄弟之間不屬於同一個家。一個月後的五月二十八日,多爾袞娶妻子,也不曾涉及自己的家和財產問題。大半是多爾袞同努爾哈赤仍然住在一起。

努爾哈赤立嗣之謎:皇太極和多爾袞究竟選中誰 第3張

網絡配圖

多爾袞並未分析家產。此事有先例爲證,早在褚英兄弟首次分析家產時,德格類有份,而莽古爾泰無份,可能是重視幼子習俗所致。理由之三是多爾袞既然不是旗主貝勒,地位尚居多鐸之後,爲什麼李朝傳出他將嗣位之事,這是多爾袞與父親的親密關係所致,一則多爾袞住在汗父身邊,不曾分居;二則多爾袞與魯莽粗俗的阿濟格、文雅但好色貪玩的多鐸不同,他爲人聰明多智,工於心計,善於洞察時勢,能夠隨機應變,在某些公開場合必得汗父特殊青睞,爲外人所洞知。同時,不能完全排除努爾哈赤在私密情況下傾聽大妃阿巴亥要求令多爾袞承襲之想。無風不起浪,李朝消息多來自"六鎮藩胡",所謂六鎮藩胡是指朝鮮會寧、穩城、鍾城等圖們江東六城居住的女真人,隨着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大酋長羅屯等全部歸降,多數遷入建州(後金)。這些所謂"藩胡"曾在李朝領有職名帖,受到虛封官銜,對李朝很有感情。

天命四年(1619年,萬曆四十七年)三月初八日,有一名"藩胡"叫仁必,就有如上身份,他乘在後金充侍衛之機,將見到的事情,悄悄地告訴李朝官員,即所謂"凡虜中所爲,盡情密言"。多爾袞嗣位問題就是這些人通報的消息,引起諸多猜測。多爾袞嗣位之說在正常情況下,不合邏輯。但是對大權獨攬的努爾哈赤來說,私下曾與大妃密議,亦難排除。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