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揭祕: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麼?

揭祕: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7.2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張騫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張騫出使西域這件事是寫進教科書的大事件,要知道我國曆史悠久,發生的重大事件不計其數,爲什麼張騫出使西域這件事能力壓羣雄寫進教科書?而且漢武帝爲什麼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張騫出使西域有什麼作用?爲什麼在歷史上的評價那麼高?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張騫出使西域的背景、流程、作用、影響。

第一個問題就是漢武帝爲什麼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古代王朝煞費苦心打通西域的目的是什麼?對於這個問題,網友有他們的獨特視角,他們認爲是異域風情吸引了帝王,比如說:

出使西域的主要原因還是受國際形勢影響,當時匈奴頻繁南下擄掠,漢朝邊患非常嚴重。在漢武帝之前漢朝受了不少侮辱,漢武帝年輕氣盛自然不甘受此侮辱,所以想方設法的反擊匈奴。在長期的鬥爭中漢朝逐漸意識到事情的棘手程度,爲了更好的解決匈奴問題,他們決定讓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

通俗來講就是拉攏那些受匈奴壓迫的國家,然後形成統一陣線,共同反抗匈奴。漢武帝從匈奴降兵的口中得知了一條重要消息,那就是大月氏和匈奴有世仇。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漢武帝在經過一番分析後決定溝通與西域的聯繫,聯合大月氏共同夾擊匈奴。雙拳難敵四手,匈奴再厲害也難以兩線作戰,雙方輪流放血一定能拖垮匈奴。

但是當時漢朝也沒人深入西域,對西域的情勢並不瞭解,大月氏在哪裏都不知道。這項任務困難重重,而且很有可能死在半道上,對於這種任務一般人都是敬而遠之的。世人往往都只會佩服英雄,但是他們不願意去做英雄,因爲英雄都是要流血、要犧牲的。這個時候張騫站出來了,主動請纓去西域。於是漢武帝配備了一些人馬(翻譯、嚮導、談判人員、安保人員),讓他去西域試試。

建元二年,滿載着漢武帝希望的張騫出發了。他們穿越河西走廊,在漫無邊際的西域尋找大月氏。可惜張騫點太背了,他們碰上了匈奴的騎兵隊,被當成奸細送到了匈奴王庭。

軍臣單于:小夥子,你去哪裏啊。

張騫:我要出使西域,去找大月氏!

軍臣單于:穿過我的地盤去找我的對頭,然後合夥打我,你挺有創意啊。

張騫:.......。

軍臣單于:好了,不要多說了,你就留在這把。

揭祕: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麼?

張騫出使西域這件事對匈奴是非常不利的,他們當然不可能讓漢使通過了,就像漢朝不會允許匈奴使者出使南越一樣,匈奴也不允許漢使出使西域。匈奴單于看張騫也是個漢子,所以就想着拉攏張騫,促使張騫取消出使西域的念頭。可惜啊,張騫是有夢想的人,單于的威逼利誘都無法動搖張騫出使西域的決心。

時間轉眼就過去了,張騫在匈奴已經滯留了十年之久,在匈奴的撮合下也已經安家了,老婆也有了。匈奴覺得都過去這麼長時間了,張騫的夢想應該會消散了,所以對他的監視就有所鬆動。但沒想到的是張騫從未放棄自己的夢想,他趁匈奴鬆懈時帶着隨從跑了。這一次逃跑的張騫和之前的張騫就不一樣了,在匈奴生活了十年,他對匈奴的地形地貌、語言都有所瞭解,因此逃跑起來也十分順利。正如安迪逃出肖申克監獄一樣,張騫逃出了匈奴控制區。

之後張騫一行人就開始尋找大月氏,此行艱苦萬分,他們缺少衣服、缺少食物、缺少水源,可以說他們什麼都缺,但唯獨不缺夢想。之後他們到了大宛,張騫上去就一頓忽悠,把大宛國王忽悠瘸了。大宛國王早就聽聞過漢朝的富庶,而且還被張騫忽悠得一愣一愣的,當即決定資助他們。給張騫配備了嚮導,而且還用四驅車(大宛馬)送他們去大月氏。此時張騫等人應該如下圖:

到了大月氏之後張騫就開始遊說他們,希望他們能和漢朝一起圍攻匈奴。但是沒想到大月氏他們遇見一塊風水寶地,在這裏吃喝不愁,他們一點都不想復仇。而且張騫一直揭大月氏傷疤,他們也比較煩,史書沒有說張騫說如何揭人傷疤的,大致推算如下:

張騫:兄弟,你記不記得當年匈奴是如何殺你們老祖宗的了,一刀一個你們的老祖宗,你不恨他們嗎?

大月氏:我們現在衣食無憂。

張騫:兄弟,你忘了他們把你們老祖宗的頭蓋圖當酒杯了嗎?

大月氏:我們現在衣食無憂。

張騫:兄弟,你們記不記得···

大月氏:行了行了,你可別在這揭我們傷疤了,我們衣食無憂,不想着復仇,你趕緊走吧,

只有無產階級纔會冒着生命危險去砸斷鎖鏈,但是大月氏已經過上小資生活了,他們完全不想回去復仇。張騫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最後還是無法說服他們,只能選擇回去。在回去的時候張騫儘可能避免經過匈奴控制區,所以借道羌族。但是沒想到羌人已經淪爲匈奴的附庸了,他們又一次被匈奴俘虜了。一般人到這基本上都絕望了,人生能有幾個十年?張騫還能再等十年嗎?換句話說,再過十年,張騫還跑得動嗎?

揭祕: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麼? 第2張

估計是老天也看不過去了,把人折騰到這種地步也該讓人轉轉運了。就這樣不到一年,匈奴發生內亂,張騫趁機逃回漢朝。此行歷時十三年,出發時期的一百人只剩下兩人。但是張騫給漢朝帶來兩個重要消息:

1:西域有很多國家,但是大月氏已經不想復仇了,而且還有好多國家淪爲匈奴的附庸了。

2:羌族和匈奴勾勾搭搭,意圖合謀大漢江山。

漢武帝怎麼想也想不通,爲什麼打了這麼久匈奴始終沒有衰弱?張騫這兩條消息解開了他心中的疑惑,雖然他這邊在給匈奴持續放血,但是西域諸國持續爲匈奴輸血,所以自己打了這麼久匈奴都沒衰弱。而且羌族和匈奴勾勾搭搭,一旦兩者夾擊大漢,那麼大漢就要陷入“兩線作戰”的尷尬局面。自己原本想着和大月氏夾攻匈奴,沒想到最後匈奴和羌族聯合進攻大漢。爲了避免這種情況出現,漢武帝發動“河西之戰”,徹底斬斷了羌族與匈奴的聯繫,打通了大漢與西域的聯繫。當然了,打通河西走廊之後漢武帝就派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其目的就是徹底切斷西域與匈奴的輸血管道,並且想辦法把這條管道接到漢朝。

第二次出使西域就輕鬆多了,張騫帶着三百多官員、金銀珠寶、綾羅綢緞、牛羊萬頭,浩浩蕩蕩的出使西域。此行張騫等一行人訪問了烏孫、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國,擴大了漢朝在西域的影響力,並且使漢朝與西域諸國建立起友好關係,爲進一步鞏固漢朝在西域的統治做出了鋪墊工作。

張騫出使西域的作用、影響

1:搶奪輸血管道

經過兩漢的開發後,河西成爲非常富庶的商業地帶,尤其是敦煌,史書記載“商胡販客,日款於塞下”。武威的姑臧城更是“通貨羌胡,市日四合,每居縣者,不盈數月,輒至豐積”。兩漢時期其他地方都非常窮苦,受漢武帝連年征戰、關中水旱災難頻發、豪強地主加劇土地兼併等多種因素影響,天下並不富裕,但是獨河西富裕。商人們攜帶大量的物資前往河西,然後換來國外的各種珍惜物品,牟取暴利。而絲綢也源源不斷的流入西域諸國,大大增加了漢朝的軟文化輸出。而匈奴失去這一富庶地帶,社會經濟迅速下滑,國力每況日下,很難再對漢朝呈壓頂之勢,真正的做到了“攻守易形”。

這只是民用方面,在軍事領域搶佔河西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匈奴靠什麼擄掠漢朝?戰馬!漢朝爲什麼打不過匈奴?戰馬!影響雙方軍事力量最直接的一點就是戰馬。河西是有名的產馬地,漢朝奪取河西之後有源源不斷的戰馬,軍事力量突飛猛進。而且張騫爲漢朝提前探路,對地形地貌、人文、語言都有了初步的認識,爲軍事行動做出了鋪墊工作。

2:爭奪大量的盟友

漢朝出使西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爭奪盟友,張騫出使西域爭奪了大量的盟友。我們舉一個典型的例子,烏孫國在西域打通之後與漢朝的關係十分密切,漢朝將細君公主嫁入烏孫。而漢朝遭到匈奴攻擊的時候,烏孫國發兵五萬與漢軍十五萬騎兵夾擊匈奴,大獲全勝。這是最明顯的例子,而且西域諸國只要不給匈奴輸血,那就是貢獻,更別說這種發兵援助的了。

3:漢朝經濟產物、手工業迅速發展

張騫出使西域也算得上是高級海外代購,他引進大量西域特產,比如:大蒜、芫荽(香菜)、葡萄、石榴、蠶豆、核桃、無花果、苜蓿、地毯、大宛馬、以及各式各樣的異域風情。這些特產使填充了漢朝經濟產物庫,中華大地物產豐富,這些也都是一步步發展的,並不是老天憑空給你的。而且西域對絲綢非常熱衷,需求變大之後產量也要提高,漢朝國內的手工業發展非常迅速。另外鐵器、金屬工具等,都隨着商業流通而傳至西域,促進了西域的經濟發展。我們至今都要感謝張騫,尤其是那些吃貨,要知道這都是老祖宗不遠萬里爲我們引進的產物,可不是什麼大自然的造化。

4:大量古詩詞背誦

西域有西域的文化,西域被控制後大量的古詩詞就出現了。“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這種詩詞如果沒有西域,怎麼會出現?“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諸如此類帶西域風采的詩詞都要感謝張騫,如果沒有張騫出使西域,文人墨客們怎麼會寫出如此優美、壯麗、慷慨激昂的詩詞哪?大量的古詩詞背誦豐富了我們精神需要,提高了人的文化修養,佔有了小學生的時間,以至於我們能舒舒服服的打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