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王忠嗣曾預知安祿山會造反?最後結局被流放

王忠嗣曾預知安祿山會造反?最後結局被流放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5.5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王忠嗣的故事,今天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古代的帝王一般都非常重視臣子們間的權利的平衡,對於錯綜複雜好的唐天寶年間更是這樣,當時整個社會高度繁榮,經濟,政治,軍事都空前強大,但是在這高度繁榮的背後也一直隱藏着許許多多的危險,各種矛盾非常尖銳,官員,將領,百姓,每一個羣體都帶來了高度的政治危險性,在這種情況之下,唐玄宗就更加得小心的平衡各方的權利,不能讓任何一方做大做強,因爲哪一方勢力帶來的都有可能是滅頂之災。

當時整個唐朝的政治勢力大致上可以分爲4種,一是吏才,就是以李林甫爲頭目的宦官勢力,很多人都不太明白爲什麼君王都喜歡搞什麼宦官勢力,其實宦官的存在自然是有着他獨特的作用,皇帝也是一個人,他對於自己的很多心思和決策也是猶豫不決的,因此這個時候就特別需要有個人來確定自己的想法,宦官就起到了這個作用。

而且宦官還能夠在後宮上以及宮廷的鬥爭上維持着皇帝的利益,所以一直備受君王的寵愛。除了宦官之外,還有以楊國忠爲主的外戚勢力,以張九齡爲主的文人勢力,只不過張九齡特別公正,不喜歡諂媚,因此被玄宗疏遠。除了這三股一直存在的勢力之外,唐玄宗還提拔了一個新興勢力,那就是邊將,王忠嗣就是邊將的主要代表。

王忠嗣雖然是一個鐵骨錚錚的漢子,但是他的出身卻還是非常淒涼的,父親王海賓也是大唐將士,以驍勇善戰被人稱道,不過在保衛隴右的戰鬥中,由於周邊友軍的不配合,王海賓的部隊被敵人重兵圍困,最終力盡而死。隴右保衛戰大唐大獲全勝,玄宗也追封死去的王海賓爲左金吾大將軍,當時王忠嗣只有九歲,得知父親去世之後在大殿上放聲痛哭,玄宗在大殿上說他是將門之後,長大了一定要拜爲大將軍。

王忠嗣曾預知安祿山會造反?最後結局被流放

當時還是忠王的李亨由於和王忠嗣的年紀相仿,因此兩人很玩的來,就像是發小一樣,不過這件事卻引來了李林甫的不滿。李林甫是玄宗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宰相,一般宰相的任期都是三四年,也就是說一般三四年就會換一個人,但是李林甫卻整整當了十好幾年,而且越是到了晚年,他的權利就越大,很多能威脅到他地位的人都被他一一剪除了,現在李亨和王忠嗣有了聯繫就很危險,畢竟王忠嗣將來肯定是掌握重兵的將軍,所以他必須得被除掉。

王忠嗣曾預知安祿山會造反?最後結局被流放 第2張

王忠嗣長大之後確實是威風凜凜,力大無窮心思縝密,因此唐玄宗對他非常喜歡,很快就讓他去代州擔任別駕。王忠嗣一直以自己父親爲榜樣,嫉惡如仇,因此一到了代州就開始打擊那些豪強惡霸,而且打擊力度還特別大,這些江湖中的惡霸見到他就怕,一時間代州地區風調雨順,百姓們連連稱道。不過如果只是打擊惡霸倒還說的過去,但是年輕氣盛的王忠嗣經常率領自己的部隊出關去尋找敵人,你說這哪有人是要主動去打仗的,所以他的這種盛氣凌人的姿態也讓玄宗非常的擔心,於是又將他召回了京城。

這次在京城一呆就是很多年,後來大臣蕭嵩出鎮河西,王忠嗣跟隨,玄宗還特別囑咐蕭嵩要特別小心王忠嗣,他非常的愛打仗。在蕭嵩任期滿回長安的時候,王忠嗣譏諷到自己寸功未立,沒有臉回去見君王,於是就私下率領自己的部隊去找敵人開戰了。恰逢當時突厥人在邊境地區舉行閱兵,閱兵數量達好幾萬人,而王忠嗣只有不足千人的軍隊,他手下的士兵在敵衆我寡的情況下都非常害怕,但是王忠嗣不怕,就這樣衝了上去。

突厥人突然間遭到了打擊非常害怕,瞬間就大敗而逃,王忠嗣的威名瞬間傳遍了整個草原。王忠嗣在天寶年間多次鎮守邊關,戰功赫赫,堪稱大唐第一猛將,而且在去遼東的時候就預料安祿山必反,只不過他的建議一直沒有得到玄宗的肯定。

後來玄宗讓他率軍攻打吐蕃,他認爲這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軍事行動,而且至少要傷亡數萬人,所以拒絕出兵,李林甫藉機彈劾他,就這樣他被流放了,後來在流放地暴病而亡。他的死是大唐的遺憾,他有勇有謀,晚年時也早就沒有年輕時的輕易冒進,儼然是一沙場老將,只不過精英總先亡,讓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