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明朝清官況鍾:從出身低賤的書吏做到知府,死後被百姓稱"況青天"

明朝清官況鍾:從出身低賤的書吏做到知府,死後被百姓稱"況青天"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真的瞭解況鍾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根據《明史》記載,況鍾是江西靖安縣人士,自幼家境貧困,加上他母親去世得早,況鐘的幼年生活是很悽慘的。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況鍾在這種家境下,一邊幹活掙錢養家,一邊堅持刻苦讀書,雖然他因爲家裏條件差,沒有能和別人一樣參加科舉,但是他依然積累了滿腹才學,他的書法和文章都寫得很好,成了當地著名的才子。

正所謂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成年之後,況鍾遇到了生命中的貴人——時任刑部尚書的呂震。呂震見況鍾儀表堂堂,才氣不凡,就讓況鍾做在自己手下做了小吏,負責抄寫文牘,起草公文,說白了就相當於現在的祕書。當時很多人看不起況鍾,因爲當時人們只注重科舉考試的佼佼者,認爲只有考中進士,才能在日後封侯拜相,光宗耀祖。至於況鍾,只是一個抄寫文章的小吏,日後能混個八品縣丞就不錯了。

況鍾並不這麼認爲,他對嘲笑自己的人說:“想要建功立業,報效國家,未必非得通過科舉這一條路,在歷史上有過不少小吏出身的大人物,比如西漢開國元勳曹參和蕭何,以及漢武帝時期的廷尉張湯,都是小吏出身,卻成就了一番事業,名留青史。”況鍾就這樣在別人的冷嘲熱諷下,兢兢業業地工作,才幹日漸老練。不久後,在呂震的舉薦下,況鍾得到了明成祖朱棣的欣賞和召見,被破格提拔爲六品的禮部主事。

明朝清官況鍾:從出身低賤的書吏做到知府,死後被百姓稱"況青天"

後來由於況鐘錶現優異,幾年後就成了正四品的禮部郎中。要知道況鍾連個秀才的功名都沒有,居然做到了四品官,這可是非常罕見的事情。到了明宣宗朱瞻基在位的時候,蘇州知府空缺,蘇州是當時非常繁華的大城市,經濟收入很高,地位非常重要,而且當時蘇州府的豪強盤根錯節,明宣宗朱瞻基想找一個靠譜的人去接任蘇州知府的位子,這樣自己才放心。

至於人選,明宣宗朱瞻基早在做皇太孫的時候,就聽說了況鐘的大名,於是親自召見況鍾,賜給況鍾蓋有玉璽的任命詔書,讓況鍾以禮部郎中的身份,去擔任蘇州知府的職位。知府上任,皇帝御賜任命詔書,並在詔書裏詳細地寫了期望和要求,這在明朝還是第一次,足以證明明宣宗朱瞻基對況鐘的信任之深,寄託之重。

明朝清官況鍾:從出身低賤的書吏做到知府,死後被百姓稱"況青天" 第2張

事實證明,明宣宗沒有看錯人,他給蘇州派去了一個好知府。況鍾到了蘇州之後,嚴格按照明宣宗的要求“以興利除害爲己任,修政條,明禁令,一以璽書從事。”也就是說他在蘇州興利除害,改革弊政,大刀闊斧地進行了整頓。根據史料記載,況鍾在蘇州知府任上的第一年,就爲一千七百家受冤屈的老百姓申冤昭雪。還嚴懲了欺行霸市,欺壓良善的豪強惡霸,被蘇州人譽爲“況青天”。

在經濟方面,況鍾認爲蘇州府雖然富甲天下,但是朝廷所徵收的賦稅之重也是首屈一指的,當時蘇州一府所要繳納給朝廷的糧食就有二百八十餘萬石之多,史稱“天下田糧之重,無出吳者”。這高額的賦稅,給蘇州府的人們造成了很大的壓力。爲了減輕蘇州百姓的賦稅壓力,況鍾寫奏章給明宣宗朱瞻基,最終成功減免了蘇州七十二萬石的糧賦,讓蘇州人極大減輕了壓力。

此後每當蘇州遭遇水旱災害,況鍾都會上奏章請求減免賦稅,先後總共減免了近六十萬石的糧賦,真正做到了“愛民如子”。明宣宗對況鍾在蘇州的表現非常滿意,公元1432年,也就是宣德七年,明宣宗召見了七名來自全國的著名知府,並在宮中設宴款待,其中況鍾排在七人之首,明宣宗還御賜給況鍾一首詩,以示嘉獎。

幾年後,明宣宗去世,明英宗繼位,吏部考察全國官員,況鐘被評爲優等,明英宗也想把況鍾召回京城委以重用,不過當蘇州的老百姓聽說自己的“況青天”要離開蘇州的時候,他們不捨得,兩萬多人上書請求讓況鍾繼續留在蘇州做知府,明英宗只好讓況鍾繼續留在蘇州做四品的知府。不過爲了嘉獎況鍾,明英宗把況鍾封爲“中議大夫”,破例賜給況鍾三品的俸祿,算是對況鐘的彌補。

幾年之後,明英宗再次下旨徵召況鍾回京升官,蘇州百姓聽說之後依然不答應,這次有八萬人上書要求況鍾留任,明英宗只好順應民情,讓況鍾繼續做知府。就這樣況鍾在蘇州總共做了十幾年知府,給皇帝上過三百多封奏章,雖然況鍾享受着三品的俸祿,卻始終沒有職位上的正式升遷。況鍾晚年想要告老還鄉,明英宗沒有答應,況鍾最終積勞成疾,病逝在蘇州知府的任上,成了與包青天和海瑞齊名的“況青天”!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