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魯肅是誰?一個被忽視三國中最大智若愚的人

魯肅是誰?一個被忽視三國中最大智若愚的人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6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三國最大智若愚的人魯肅,今天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魯肅這個人物,在歷史上和在文學作品當中的形象各不相同。在戲劇當中的魯肅,忠厚中帶點愚昧,儒雅中又摻着可欺,穩重中又帶點膽小。但是,在歷史上的魯肅卻並非如此,他是一個文武雙全的名將,是東吳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重新認識一下,歷史上真實的魯肅。

那麼,歷史上真實的魯肅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呢?

魯肅是誰?一個被忽視三國中最大智若愚的人

東漢末年,宦官專權,橫徵暴斂,豪族大地主瘋狂兼併土地,農民大量逃亡,成爲流民。在這民不聊生的情況下,中平元年(184年)爆發了黃巾起義,東漢王朝受到毀滅性的打擊。東漢王朝在鎮壓農民起義的過程中,各地封建割據勢力不斷擴大,羣雄四起,天下大亂。此時的魯肅,不僅不治家事,相反,他大量施捨錢財,賣出土地,以賙濟窮困,結交賢者。

但是,在《三國演義》當中的魯肅,是個反應比較慢,善於和稀泥的中庸之人。實際上,這些卻只是他的表面而已,實質上,從亂世之中魯肅的做法就可以看出,他是個大智若愚、性情沉穩之人。與鋒芒外漏的周瑜,以及才智過人的諸葛亮相比,魯肅雖然稍顯暗淡,但是,他的戰略思維以及謀略才能,在其他王公大臣面前,依舊是技高一籌的。

魯肅是誰?一個被忽視三國中最大智若愚的人 第2張

可以很堅定地說:“沒有魯肅,就沒有堅固的孫劉聯盟,也就沒有後來的三足鼎立,更沒有江東基業發展爲吳國的可能。”吳太夫人在談及周瑜的時候,就有說過:“周瑜心高氣傲,容易動怒,與諸葛亮相比,恐怕年壽不久,會影響東吳日後的發展。”當時,孫權便勸說道:“魯肅的才能,與周瑜相比,不相上下,有他在,可保江東20年的太平。”

由此可以看出,魯肅的才能是得到認可的,也表現出了孫權雖然年紀輕輕,但卻慧眼識人才。

魯肅是三分天下的倡導者和推動者之一。赤壁之戰之後,曹操的勢力被削減,劉備開始快速崛起,而孫權坐擁江東地區,勢力也得到了發展,由此,形成了三足鼎立的雛形。孫權和魯肅二人互爲知己,在討論天下大事之時,魯肅對孫權直言,說道主公有希望稱帝。雖然,孫權當時將魯肅痛斥了一頓,但是,隨後也道出了當時的時機並不成熟的話。

由此,二人都明白了對方的心意,孫權早有天下之志。魯肅深謀遠慮,他看到的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而是長達30年的聯盟大計。當時曹、孫、劉三人還是割據力量,他就能看到如此之遠,不得不叫人佩服。魯肅在輔佐孫權這件事情上,主要着眼於東吳的未來發展,並從戰略角度給予指導,讓孫權在適當的時候,做出正確的決定。

魯肅是誰?一個被忽視三國中最大智若愚的人 第3張

在赤壁之戰之前,周瑜就對諸葛亮有了妒忌之心,他讓諸葛亮造箭、借東風,實則是給諸葛設置了一件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然後,找理由將其除掉而後快。但是,魯肅因爲知道在當時的情況之下,東吳不能與劉備鬧掰,更不能斬殺其要臣,所以,便在其中事事周旋,處處協調,以調和二人之間的關係。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魯肅是一個聰明人,同時,也是一個不愛賣弄聰明的人,他只有在自己的主公孫權需要自己的時候,纔會展現自己的才能,顯露自己超凡的眼光和高超的謀略,這是一個真正有大智慧的人。每個人都渴望擁有聰明才智,希望自己是天下第一,擁有無人能及的智慧。人聰明是好事但賣弄聰明,巴不得天下人都知道自己聰明,這就是一件愚蠢的事了。

比如:曹操的兒子曹衝,從小聰明過人,其師傅司馬懿就曾感嘆過,曹衝公子是死於自己之手,因爲他的聰明才智,超過了他的所有兄長,在那個爭權奪勢的年代裏,太過聰明難免惹來殺身之禍。

諸葛亮作爲三國時期具有大智慧的人物形象,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根深蒂固,地位是無人可以撼動的。但是,作爲當代人要想從諸葛亮以及魯肅這樣的謀士身上吸取智慧和策略的話,我們在學諸葛亮智慧超羣的同時,還要記住學習一下魯肅的“愚”,虛實結合才能起到互補的效果。

魯肅是誰?一個被忽視三國中最大智若愚的人 第4張

當前社會,我們倡導的是和平、和諧、合作的策略,在古往今來的各種案例當中,魯肅可以說是這方面的典範人物,特別是在和平外交方面,是非常值得當前社會借鑑的。

大家都知道周瑜是個能人,但其實是先有魯肅慧眼識人,看出了周瑜的才幹,並贊助於他,二人成爲朋友之後,纔將其引薦給東吳的。

很多時候,我們在討論一個問題,那就是人才重要,還是戰略重要?答案當然是人才。

因爲,戰略都是人才制定出來的,只有擁有一等一的人才,才能不斷思考、貫徹和執行出各種一等一的戰略戰術,否則,再好的謀略也是會大打折扣的。同時,人才也是擁有不同類型的,有像諸葛亮那樣,大智慧,大謀略的,也有像魯肅這樣,大智若愚的“愚商”之人。

而有的時候爲了規避鋒芒,迎合社會,“愚商”甚至比“智商”更加重要,也更加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