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王導跟王敦是什麼關係?爲何二人最後漸行漸遠

王導跟王敦是什麼關係?爲何二人最後漸行漸遠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每當一提起王敦總會和電視裏面的那位,那麼小編就不得不給大家詳細的說一下了

唐代劉禹錫曾經有詩:

朱農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這裏面提到的“王謝”,指的就是東晉時期前後出現的兩大名門世家,其中的 “王”,就是歷史上鼎鼎大名的琅琊王氏,而王導、王敦,可以說是琅琊王氏出品的扛鼎之作。

他們是標準的堂兄弟,王導的父親王裁和王敦的父親王基是親哥倆,而王敦比王導要年長十歲。二人天資聰穎,風采飄逸,見識不凡,在衆多兄弟當中顯得尤爲出類拔萃。由於出身門閥大家,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所以很快就開始出人頭地。

王導跟王敦是什麼關係?爲何二人最後漸行漸遠

王敦長大後,娶西晉武帝司馬炎之女襄城公主爲妻,成了駙馬爺。當時,西晉“八王之亂”鬧得正歡,你方唱罷我登場,整個國家硝煙四起,戰火頻仍。王敦以駙馬都尉的特殊身份,周旋在諸王之間,亂世之中當別人都難以自保時,他卻混的風生水起。最後,“八王之亂”的最終勝利者東海王司馬越取得實權,任命王敦爲揚州刺史,他也就此成爲了手握實權的一方封疆大吏,人生從此開掛!

而王導也沒閒着,當堂兄王敦在外漸露崢嶸之時,他已長大成人,四處遊歷,增長見識。這一看,到處硝煙滾滾,兵禍不斷。熟讀史書的他馬上意識到,天下危機四伏,即將大亂。

危機危機,有危就有機,只要能找到可靠之人輔佐共事,安身立命不說,建功立業也是指日可待啊!於是,尋尋覓覓,他來到了洛陽,在這裏,他遇到了司馬睿。

這個司馬睿,和當時的皇帝,也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說出“何不食肉糜”的白癡皇帝晉惠帝司馬衷同宗同輩,太爺爺都是司馬懿,怎奈同種不同命,到他這輩,已經是西晉皇室旁支。雖然蒙祖宗蔭福,承襲琅琊王,但畢竟已經不在權利中心。

沒想到,這倒反而保全了他,“八王之亂”各諸侯王都沒把他太當回事,他也因此得以左右逢源,成功避開了殺身之禍。

由於司馬睿的封國琅琊國和王導老家同屬一地,這種天然的親近感迅速拉近了兩人的距離。王導結交司馬睿後發現,這個琅琊王仁德謙恭,頗有大志,應該可以一起成事,於是就下定決心全心全意輔佐司馬睿,匡扶晉室。

在當時看來,這無異於一場賭博,司馬睿無兵無權,有的只是一個皇室遠親的身份以及一個王爺的虛名,更遑論後世的成就了,要佩服就只能佩服王導的慧眼識珠。而對於司馬睿來說,勢單力薄的時候能得到名門之後的大力襄助,自然欣喜若狂,信任器重那都不足以描述兩人的關係,好的就差穿一條褲子了!

有了王導的出謀劃策,司馬睿開始步步爲營,穩紮穩打。

在當時的情況下,回到封國附近,徐圖進取是最爲合適的。於是,司馬睿請求出鎮下邳(今江蘇邳州),後來又出鎮建鄴 (後改名建康,今江蘇南京)。這些地方,正好也是當時揚州的轄區,於是,身爲揚州軍政長官的王敦,就此和司馬睿產生了交集。因爲王導在其中牽線搭橋,遊說利害,王敦也很快決定加入到司馬睿的陣營中來。兄弟二人一文一武,成了司馬睿身邊的左膀右臂。

王導跟王敦是什麼關係?爲何二人最後漸行漸遠 第2張

當時,中原地區因爲“八王之亂” 被搞得烏煙瘴氣,民不聊生,百姓紛紛南逃,往長江中下游遷移。

逃亡的人一多,原本居住在這裏的江東吳地百姓可就受不了了,這種情況,像極了現在的難民潮,特朗普可以修牆堵人,歐洲各國可以在邊境設卡駐兵,可那時,無屏無阻的區區一條長江哪裏擋得住這波洪流。

大量的中原難民來到這裏,嚴重地擠壓當地人的生存空間,而且西晉滅吳後,南方士族歷來不受重視,仕途進取非常困難,這就更使得當地人敵視北方中原人,更別說歸附了。

所以,司馬睿來到建康後,過了一個多月了,當地的士族百姓還沒有人來登門拜謁,權當這位王爺是空氣,王導對此非常焦急。他知道,想要在原東吳境內建立以北方士族爲骨幹的朝廷,籠絡南方士族是極其重要的任務。

這天,正好遇到王敦來拜訪,王導對他說:“琅琊王仁義德行雖厚,但名望還不夠,你現在威望名聲已經很高了,應該幫一幫琅琊王啊!”於是二人議定,讓司馬睿趁着三月上巳,親自出外郊遊,而且要派頭十足,乘着肩輿,擺着全副儀仗,而王敦、王導和一些北方名士都騎馬跟隨。

當地的吳人悄悄地前來觀看,見王敦、王導等人竟如此恭敬,都大吃一驚,於是相繼在路邊施禮拜迎。

趁熱打鐵,兩人又親自去造訪賀循、顧榮兩位江南士族頭領,將這二位徵召爲官。

這下,吳地之人開始望風順附,慢慢地百姓歸心,君臣的名分就確立了下來。

看到這裏,你會不會覺得,這司馬睿太幸福了,不用領兵打仗,廝殺勞頓,跟着王敦、王導,動動嘴皮子,露露臉,半壁江山就唾手可得了。與其說司馬睿是主子,倒不如說是王敦、王導給扶立的皮囊,“王與馬,共天下” 時人的總結,非常到位!

後來,司馬睿稱晉王,多地不服指揮,發動叛亂,王敦、王導又戮力同心,先後幫助司馬睿平定,一直到司馬睿正式稱帝,建立東晉。在此之間,君臣三人也算是上演了一段佳話。

但是,隨着政權穩固,司馬睿反而開始覺得不舒服了。畢竟,皮囊也是有靈魂的嘛,你想想,王導統籌在內,王敦鎮守在外,壓根就沒司馬睿啥事,司馬睿能管的也就是後宮那巴掌大的地方,號令不出宮門,時間一長,任誰也受不了啊!於是,司馬睿開始有意地培養自己的勢力,起用南方士族,削弱王氏,對王導刻意疏遠,並且暗中佈置軍事,對付王敦。

王導跟王敦是什麼關係?爲何二人最後漸行漸遠 第3張

這時,兄弟二人立場不同,嫌隙漸生。

王導素來忠誠正直,雖被疏遠,仍然安其本分,淡泊自如,堅定地站在司馬睿這邊,維護帝室;而王敦則不然,專擅的跡象愈加明顯,他覺得這天下一多半是自己打下來的,手上有點權利理所應當。

於是王敦憤而上疏,爲王導鳴不平,說是上疏,我看更像是責問,這一份奏疏,讓司馬睿芒刺在背、如鯁在喉。不久,王敦又上表陳說古今被皇帝猜疑的忠臣以及小人是如何離間忠臣和皇帝的關係的,他本想要感動司馬睿,哪知司馬睿見奏表後對王敦更爲忌憚和厭惡,再加上週圍一些佞臣的煽風點火,索性對王敦處處爲難。

這下,直性子的王敦被惹毛了,“清君側”,起兵入京。司馬睿知道後大怒,立刻領兵平叛,甚至親自出鎮郊外。可惜建康城這幫花架子平日裏擺點譜還行,真動起刀槍來哪是王敦虎狼之師的對手,還沒接仗就投降了,王敦沒費吹灰之力就佔了石頭城(建康西邊的軍事要塞)。

清君側,起兵入京

可憐的司馬睿,一敗塗地,只能下詔求和。王敦來見時,他只能近似哀求地說:“你如果想當皇帝,早和我說啊,我把皇位讓給你,還當我的琅琊王去,何苦讓百姓跟着受苦呢?” 這皇帝當的,真叫一個窩囊!

那王導這時候在幹嘛呢,王敦起兵後,朝中不少人趁機勸司馬睿盡誅王氏家族之人,王導聞訊,親率族中兄弟子侄二十餘人,每天天亮時就到宮外等候議罪領罰。王導說:“叛臣賊子,哪個朝代沒有呢,只是沒想到會出在我們王家!”把個司馬睿感動得,赤着腳走下來拉着王導的手說:“恩公,我正要託付公侯之命與你,你怎麼說這樣的話呢!”嘖嘖,王導這波操作,不管出於真心還是假意(我更願意相信是真心),既保全了家人,又彰顯了忠誠,絕對滿分,漂亮!

王敦徹底得勢,自任丞相,又任王導爲尚書令。一時風頭無二的王敦還想進一步篡權,由於王導堅決的反對,只能作罷,他返回駐地,遙控朝政,朝中一切事務都由王敦做主,兩廂一對比,司馬睿更顯得徒具虛名。沒用多久,羞憤交加的司馬睿就鬱悶而死,見他太爺爺去了!

要說權力這東西,絕對是鴉片,吸得越久癮越大。司馬睿死後,太子司馬紹即位,此時的王敦,掌權多時,自信心和虛榮心早已膨脹,眼下又是少主當政,這篡權的癮就又上來了。

王導跟王敦是什麼關係?爲何二人最後漸行漸遠 第4張

他讓朝廷爲自己受加黃鉞、班劍武賁二十人,奏事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這陣仗,儼然篡位的前奏,想當年,董卓、曹丕、司馬昭都是同樣的路數。

王導覺得他做得實在有點過分,便暗助司馬紹,積極籌劃應對。

也許是王敦命中註定,抑或是東晉氣數未盡,偏偏在這個時候,王敦生病了,而且病得不輕,王敦身在軍營,病重難以主持軍務。王導得訊後,心生一計,堂而皇之地率族中子弟爲王敦發喪,在那個信息極不通暢的年代,大家一下子便以爲王敦真死了,這下平叛的官兵不禁膽氣倍增,鬥志高昂。

而另一方面,王敦病重,手下衆將又都心懷鬼胎,加上頂着篡逆的名頭,戰鬥力自然大打折扣,結局也就不用多說了:王敦病死,樹倒猢猻散,叛亂被平。

可悲的王敦,死後草蓆裹屍,匆匆下葬,叛亂平定後被起出屍身,燒燬衣冠,並擺成長跪的姿勢戮屍,頭顱斬下後懸掛示衆。

所以說,慾望太大,最終害的還是自己啊!

反觀王導,因平亂有功,被晉封爲始興郡公,食邑三千戶,賜絹九千匹,進位太保。後來司馬紹病死,又輔佐幼主司馬衍。他平素儉樸寡慾,性情謙和寬厚,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分寸得當,歷經司馬睿、司馬紹、司馬衍三朝而不倒,最終位極人臣,死後極盡哀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