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黃巢起義之後,爲什麼漸漸變成了一個弒殺的屠夫?

黃巢起義之後,爲什麼漸漸變成了一個弒殺的屠夫?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黃巢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說起黃巢,就不得不令人想起他寫的這首充滿了霸虐殺氣的《不第後賦菊》。

在平常我們往往會把黃巢與殺人魔王這個稱號相掛鉤,畢竟他在帶領農民起義軍轉戰大唐南北的同時,基本上把不論是大唐人還是在大唐的外國人都給殺了個遍,但是我們卻經常忽略了一點,那就是黃巢其人,原本只是一個唐朝標準的讀書人,那麼又是什麼原因使其走上了這條殺人魔王的道路呢?

私鹽世家,骨子裏流淌着冒險的精神

黃巢本出生於私鹽世家,我們要知道,在古代鹽鐵等暴利行業往往都由官府所壟斷,最早是由春秋時期的齊國管仲提出了“官山海”的國家壟斷政策,開始了國家對鹽和鐵這類民生必需品的專賣行爲。

黃巢起義之後,爲什麼漸漸變成了一個弒殺的屠夫?

這一政策在之後的秦朝商鞅變法中得到延續,秦國以官府壟斷經營,稅價合一的方式,使人民在購買的過程中既交了稅,但又感覺不到交稅。

漢朝初年,爲了休養生息,國家採取無爲而治的政策,放開了鹽鐵民營,但也由於沒有國家的管制,而催生了一大批商賈鉅富,後來漢武帝在面對巨大的財政壓力的同時,出於對商人“不住公家之急”的行爲十分反感,於是命令桑弘羊開啓“籠鹽鐵”政策,將鹽鐵的經營重新收歸國有,進行專賣。

與之前相對寬鬆的鹽鐵交易管理不同的是,漢朝開始在產鹽和產鐵的地方,開始分別設立鹽官和鐵官進行官方管理。鹽的生產和售賣被官府完全掌控,定價也依官府的判斷而定。

其後對於鹽的專賣出現過幾次短暫的調整,分別是東漢時期取消專賣採用徵稅制、三國兩晉又採用專賣、南北朝又再次採用徵稅制,進入隋及唐朝前期,鹽稅與其他商品相接軌,採用一般商品稅收政策進行徵稅,這才使得鹽價趨於平緩。

黃巢起義之後,爲什麼漸漸變成了一個弒殺的屠夫? 第2張

但是好景不長,安史之亂後,唐朝又再次陷入了財政危機,爲了擴大財政收入,唐朝將鹽的生產及銷售重新收歸國有,進行專賣銷售,這就使得很多平民百姓無法購買到平價的鹽而不得不去購買遠比市價來得高的官鹽,也正是由此衍生出了一批爲了獲取暴利而生的人羣——私鹽販子。

那麼作爲私鹽世家的黃家,從官府口中搶食,必然時刻需要提防官府緝私圍捕,顯然都是在刀口上舔血,爲生存牟利而拼命的狠角色。

這就使得黃巢自出生起,就受到了家族冒險精神的薰陶,有着一股不屈於傳統世俗的衝勁。

少年詩才,應試不第心懷恨

私鹽世家的背景使得黃巢自小便擁有着十分富足的家境,就如許多乍富之家一樣,有了錢財的黃家,也希望自己的後人能夠有朝一日博取功名換得利祿,從此洗去黃傢俬鹽販子的污名。

爲此在黃巢還小的時候,他們就爲其延請先生教學,說來黃巢也是爭氣,不過五歲就已經能夠寫詩做對,也算是神童一般的人物。

而他在五歲時所作《題菊花》就早已顯示出了他力圖主宰社會的豪邁思想。正如詩中說述: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爲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但是在其成年後,參加了幾次科舉卻總是那麼的不如意,或許正是他的鋒芒太露,每一次都沒能考上進士。在最後一次應考不第之後,他才作了開篇我們說到的《不第後賦菊》抒發心中對唐王朝不識人才之恨。

最終回到老家做起了私鹽販子。

唐朝勢弱,對外商優待而對百姓日益嚴苛

安史之亂後,唐王朝忙於撲滅各地藩鎮的叛亂。由於均田制與府兵制的破滅,國家財政早已進入了惡性循環。

一邊是不斷增加的軍費需求,一邊是不斷減少的國家收入。

黃巢起義之後,爲什麼漸漸變成了一個弒殺的屠夫? 第3張

在位的唐懿宗又是一位“用兵不息,賦斂愈急”希望恢復大唐榮光的皇帝,這就使得唐朝吏治腐敗、賦役繁重、賞罰不平等社會問題變得越發突出。

而對於外國商人,唐朝已經不是盛世唐朝,爲了這些外商帶來的貿易與財富,給予了他們許多優惠及高於大唐國民的待遇,這在以前是無法想象的。

這也爲黃巢等人在起義後來到廣州直接屠戮十數萬外番埋下了伏筆。

爲利所趨,爲利屠戮

正是由於黃巢自身家庭成長的背景,以及成長過程中未能施展抱負,使得他對所在的唐王朝產生了深深的恨意。

當乾符元年(874年),唐朝發生大規模水旱災害,民不聊生之際,黃巢便義無反顧的參加了由同爲私鹽販子王仙芝所發起的農民起義。

並在之後轉戰南北的過程中,攻陷了廣州,原本黃巢是打算以廣州作爲自己的根據地好好發展,但是這一年黃巢軍中疫病橫行,部下大多不習慣南方的氣候環境,以求“勸請北歸,以圖大利”。

但是黃巢又捨不得好不容易得來的廣州這座商貿大城,最終選擇了屠殺城中所有外商,掠奪他們的財富,作爲自己北上的資本。

結語

可以說黃巢最後會成爲一個殺人魔王,其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他自身家庭的原因,也有着他自身成長的問題,但更多的還是當時的唐王朝愈發腐敗和社會環境所逼迫。

至於他率領的起義軍所殺的百姓和外國商人,無非是他們爲了自身利益及發展作出的選擇罷了,但是殺人者人恆殺之。

屠夫的命運,最終只能以殺止殺。空有才華和抱負,卻未能將這些能力往好的方面去發展,走上的只能是一條不歸路。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