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古代所有帝王中能征善戰的李世民能排第幾呢?

古代所有帝王中能征善戰的李世民能排第幾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9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這裏說的是個人武力值,就像秦武王舉鼎那般比拼個人能力,還是論帶兵打仗的能力,在小編看來,這裏說的應該是帶兵打仗的能力誰最強,而這個答案呼之欲出,不要說唐朝的皇帝中間,就是古代所有帝王中比拼帶兵打仗能力的話,他也是名副其實的第一,而這個人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了。古代統兵打仗的皇帝並不在是少數,而能力出衆的帝王主要有劉邦、劉秀、劉備、劉裕、陳霸先、李淵、李世民、柴榮、趙匡胤、朱元璋和朱棣等等,當然這裏提到的帝王都是皇帝中軍事能力最突出的,其他像楊廣和康熙也有過御駕親征的壯舉,但是他們僅僅作爲名義上的統帥而已,很難在戰場上發揮主帥的作用,按照毛主席的評價: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

古代所有帝王中能征善戰的李世民能排第幾呢?

這份評價可以說非常的正確,李世民絕對是皇帝中軍事能力最突出的,朱元璋僅次於李世民位居第二,兩個人都長期擔任主帥南征北戰,可以說唐朝和明朝的建立,李世民和朱元璋的統帥能力不可或缺。唐朝的皇帝中間,真正統兵打仗的皇帝只有兩個人能夠做到,那就是李淵和李世民父子了,其他皇帝很少有人能夠統兵出征,比如李隆基在唐中宗李顯去世後,發動了“唐隆政變”,誅殺韋后集團,這裏面就有李隆基帶領死士參與其中,但是這種政變還算不上帶兵打仗吧。還有唐武宗雖然諡號是“武”字,但是並不是代表他親自領兵出征,而是因爲他在位時期利用武力打擊藩鎮,以及回鶻等少數民族,最重要的就是他開展毀佛運動,在他統治下讓唐朝一度出現中興局面,所以唐武宗也沒有統兵作戰的能力,至於唐高宗李治,雖然滅了李世民都沒拿下的高句麗,讓唐朝的疆域達到極盛狀態,不過李治並沒有親自上陣,而是知人善用,尤其是使用李世民留給他的李績和蘇定方、薛仁貴等猛將,能夠拿下唐朝最大的疆域,李治治國的能力是不容小覷的,只不過夾在李世民和武則天中間,讓人們忽略了他的偉大。

而唐朝除了李世民有統兵作戰的能力,還有一個人同樣通曉軍事,那就是唐朝開國君主李淵了,畢竟作爲開國君主,如果不通曉軍事,怎麼可能在起義前聚攏一支戰鬥力強大的軍隊,而且在太原起兵後,李淵就親自統兵三萬攻打關中,而李建成和李世民都是在李淵的指揮下作戰,等到徹底佔領長安城後,李淵才徹底坐鎮長安,李建成身爲太子輔佐李淵,所以李世民和李元吉才成爲統兵的主帥,可見李淵是一個優秀的統帥,這一點通過他早期的軍旅生涯就能夠明白,李淵出身關隴貴族,祖上是西魏八柱國之一的李虎,因爲這樣的身份,李淵繼承唐國公的爵位,在隋朝的時候,李淵跟隨楊廣徵討過高句麗,當時主要負責後勤糧草,後面率軍擊敗毋端兒起義軍,以及抵禦突厥,正是因爲他的表現突出,纔會被楊廣委以重任,擔任太原留守。

古代所有帝王中能征善戰的李世民能排第幾呢? 第2張

不過我們通過李淵的軍旅生涯,還是能夠看出李淵軍事能力不錯,但是要與李世民比較的話,還是相差很遠的,甚至可以說李世民是李唐開國第一功臣,在唐朝建立過程中李世民和李建成功勞相差無幾,但是在統一過程中絕對是李世民的一枝獨秀,當然李孝恭平定江南打下半壁江山只能稍微打壓一下李世民的勢頭,因爲南北方割據勢力的實力差距太大,下面我們就去看看李世民的戰績吧。第一,在隋朝時期,李世民的就開始嶄露頭角,曾經參與左屯位將軍雲定興的軍隊,前往雁門關營救過隋煬帝,後面李淵出任太原留守,李世民跟隨李淵多次出征參與討伐起義軍以及抵抗突厥。

根據《舊唐書》記載:大業末,煬帝於雁門爲突厥所圍,太宗應募救援,隸屯衛將軍雲定興營。及高祖之守太原,太宗時年十八。有高陽賊帥魏刀兒,自號歷山飛。來攻太原,高祖擊之,深入賊陣。太宗以輕騎突圍而進,射之,所向皆披靡,拔高祖於萬衆之中。第二,太原起兵攻克長安的戰爭中,與李建成密切配合,成功拿下長安城,可以說能夠取得長安,兄弟倆功勞不分上下,《舊唐書》記載:及義兵起,乃率兵略徇西河,克之。拜右領大都督,右三軍皆隸焉,封敦煌郡公。而李建成記載不多,建成至,高祖大喜,拜左領軍大都督,封隴西郡公。引兵略西河郡,從平長安。

第三,唐朝統一之戰,李世民開啓開掛人生。李世民統一之路,主要統兵參與四場大戰,其一就是統兵擊敗薛舉、薛仁杲父子,剷除了唐朝西邊的威脅,根據史書記載:武德元年七月,薛舉寇涇州,太宗率衆討之,不利而旋。九月,薛舉死,其子仁杲嗣立。太宗又爲元帥以擊仁杲,相持於折墌城,深溝高壘者六十餘日。賊衆十餘萬,兵鋒甚銳,數來挑戰,太宗按甲以挫之。也就是說李世民初次討伐薛舉失敗,後面薛舉病逝薛仁杲繼位,李世民採取深溝高壘據守,面對挑戰李世民堅守不出,等到敵人士氣衰落,李世民在淺水原示敵以弱,最終大敗西秦軍隊,徹底消滅了薛舉父子的西秦割據勢力,戰後李世民拜太尉、陝東道行臺尚書令,鎮長春宮,關東兵馬並受節度。

尋加左武候大將軍、涼州總管。其二是擊敗劉武周、宋金剛,鞏固了唐朝北部邊疆;面對宋金剛的入侵,唐朝丟失汾、晉,李世民奉命出征,根據《舊唐書》記載:太宗率衆趣龍門關,履冰而渡之,進屯柏壁,與賊將宋金剛相持。太宗遣殷開山、秦叔寶邀之於美良川,大破之,相等僅以身免,悉虜其衆,復歸柏壁。後面李世民採用堅守營寨據守的原則,等到宋金剛糧草用盡北逃的時機,李世民率軍追擊,金剛列陣,南北七裏,以拒官軍。太宗遣總管李世勣、程咬金、秦叔寶當其北,翟長孫、秦武通當其南。諸軍戰小卻,爲賊所乘。太宗率精騎擊之,衝其陣後,賊衆大敗,追奔數十里。

敬德、相率衆八千來降,還令敬德督之,與軍營相參。最後的結果就是劉武周投奔突厥,於是劉武周奔於突厥,並、汾悉復舊地。詔就軍加拜益州道行臺尚書令。其三是李世民一戰消滅王世充和竇建德兩大割據勢力,而這也是唐朝統一路上最強大的兩個對手,李世民通過虎牢關之戰以少勝多,最終唐朝得到了如今華北地區的統治,攻打王世充的戰鬥,通過北邙山之戰,俘虜斬殺8000敵軍,王世充據守洛陽城不敢出,只能等待竇建德的援軍,面對竇建德的援軍,李世民力排衆議,於是留通輔齊王元吉以圍世充,親率步騎三千五百人趣武牢。太宗知其謀,遂牧馬河北以誘之。

詰朝,建德果悉衆而至,陳兵氾水,世充將郭士衡陣於其南,綿互數裏,鼓譟,諸將大懼。建德列陣,自辰至午,兵士飢倦,皆坐列,又爭飲水,逡巡斂退。太宗曰:"可擊矣。"親率輕騎追而誘之,衆繼至。建德回師而陣,未及整列,太宗先登擊之,所向皆靡。俄而衆軍合戰,囂塵四起。太宗率史大奈、程咬金、秦叔寶、宇文歆等揮幡而入,直突出其陣後,張我旗幟。賊顧見之,大潰。追奔三十里,斬首三千餘級,虜其衆五萬,生擒建德於陣。虎牢關之戰,李世民採用誘敵的方法,然後按兵不出,等到竇建德士兵士氣和體力都變差後,李世民親自帶兵誘惑竇建德,然後帶領秦叔寶、程咬金等猛將突入敵陣,最終斬殺敵人3000多人,俘虜5萬,以及生擒了竇建德,竇建德已經被生擒,王世充援軍已經沒有了,自然也就只有投降一條路可走,戰後李世民加號天策上將、陝東道大行臺,位在王公上。

其四,打敗劉黑闥;黑闥窘急求戰,率步騎二萬,南渡洺水,晨壓官軍。太宗親率精騎,擊其馬軍,破之,乘勝蹂其步卒,賊大潰,斬首萬餘級。重創劉黑闥之後,劉黑闥只能帶着200多人逃向突厥,平定了河北地區。可以說通過李世民統一路上指揮的四場大戰,我們能夠看到李世民的作戰思想很明確,基本上都是堅守不出,等到敵人士氣衰落或者耗盡糧草,李世民親自帶領精銳騎兵誘敵,並且利用騎兵優勢突入敵陣,徹底打垮敵人,當然李世民做出這樣的戰術安排,都是根據戰場實際情況出發,而且李世民親自帶兵衝鋒,能夠現在戰場上掌握瞬息萬變的有利戰機,也能夠激發士氣,所以李世民個人能力也是相當突出,根據史書記載李世民箭法高超,幾乎是箭無虛發,最有利的證明就是玄武門之變時李元吉首先向李世民連續射出幾箭,但是卻全部落空,而李世民僅僅一箭便直接射死李建成,可以說李世民統兵能力在唐朝第一,就是個人武力值也是第一,如果擴展到古代所有皇帝,李世民的個人能力值也是穩居前三的存在。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