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楊六郎是誰?他真的是楊業的第六子嗎

楊六郎是誰?他真的是楊業的第六子嗎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上真實的楊六郎是誰你知道嗎?不知道沒關係,小編告訴你。

楊家將的系列故事,可以稱得上流傳極廣、人盡皆知。楊家一門忠烈,他們的事蹟感人肺腑,至今都是忠臣良將的代名詞。而他們的命運又十分悽慘悲壯,從老令公楊繼業算起,幾乎每一代的大部分男子,最終都爲國捐軀,正如東漢馬援所說,大丈夫當戰死沙場,馬革裹屍而還。當楊家將的故事接近尾聲,人們看到楊家男丁幾乎死亡殆盡,只剩下十二名寡婦,還要率軍出征時,相信沒有人會不爲之動容。

另一方面,陽光之下總有陰暗的角落。當楊家的忠臣們在前線浴血奮戰的時候,朝堂之上的奸臣們卻嫉賢妒能,暗中使壞。比如那個公報私仇、讓人恨得牙根直癢的潘仁美。而且偏偏這些奸臣還深得皇帝信任,弄得忠良們總是無法施展才能,屢屢功敗垂成。

像楊家這樣的國家棟梁、邊關的守護神,爲什麼卻總是鬥不過奸臣?爲什麼宋朝的皇帝都那麼糊塗,總是偏袒奸佞?爲什麼堂堂大宋,居然除了楊家,就再也沒有人能防禦邊疆、打退番兵?

楊六郎是誰?他真的是楊業的第六子嗎

史書上記載楊業有七個兒子,這也是“七郎八虎”的原型。不過他的衆多兒子當中,只有長子楊延昭名氣最大,其餘人的事蹟則沒有什麼材料可供查詢。

楊業死後,他的兒子楊延昭繼承其遺志,繼續活躍在抗遼前線。各種評書、小說中都說楊延昭是楊繼業第六子,人稱“楊六郎”,其實史書上一般都說楊延昭是長子,或者是次子。

楊延昭本名楊延朗,後來改名楊延昭。楊延昭幼年時就喜好軍事,也經常做打仗的遊戲。楊業曾經說過: “這個兒子最像我,出征時我都要帶着他。”所以楊延昭早年就跟着自己的父親參加了很多戰役,表現出色。

公元999年,遼國大軍入侵,攻打遂城(今河北徐水縣東)。楊延昭在遂城守衛,他一方面安排守城,另一方面則派人求援,但是宋軍主將畏敵如虎,不敢救援。楊延昭手中只有三千士兵,他發動城中民壯協助防守。一直堅持了一個多月。時值初冬,本不十分寒冷。可是有一天突然氣溫驟降,楊延昭利用這個時機,命令城中居民打水澆灌城牆。一夜之間遂城的城牆變成了一堵“冰牆”,又堅固又光滑。遼軍難以攻打,只好繞過遂城,去進攻別的地方。楊延昭趁機出城掩殺,打得遼軍大敗。

第二年冬,遼軍又南下侵犯宋朝。楊延昭決定採用誘敵深入的辦法來伏擊來犯之敵,在遂城以西的羊山埋伏精銳,而命令少量騎兵前去誘敵。遼軍追殺宋軍騎兵,宋軍騎兵且戰且走。到了羊山包圍圈,宋軍伏兵團起,遼軍大敗,遼軍主將也被楊延昭斬首。後來當地居民爲了紀念這次勝利,就把羊山改名爲“楊山”。

這個時候的楊延昭,雖然戰功卓著,但還只是一個低級將領,所統率的部隊也不過幾千人。直到公元1004年,楊延昭的部隊才擴充到一萬人。

楊六郎是誰?他真的是楊業的第六子嗎 第2張

公元1004年,遼朝皇帝和蕭太后率領大軍,大舉南下侵宋。遼軍兵鋒,直抵黃河北岸的澶州(今河南濮陽)。宋朝君臣皆驚,意欲遷都躲避鋒芒。宰相寇準堅決主張抵抗,強勸宋真宗御駕親征。楊延昭作爲經驗老道的邊將,也上書陳述破遼之策。宋真宗同意親征,到達前線之後,宋軍士氣大振,而遼軍則屢戰不利。形勢開始朝着對宋朝有利的方向發展。但是宋真宗畏懼遼兵,並不敢認真抵抗,對於楊延昭等邊將提出的制敵之策也不予理睬,而是一意講和。大臣們多數也都不願意抵抗。宋朝君臣的這種消極避戰態度,最終促使遼宋之間“澶淵之盟”的簽訂。

盟約規定,遼宋爲兄弟之國,雙方以白溝河爲界,互不侵犯。宋朝每年向遼國輸送“歲幣”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在邊境開闢榷場,進行互市貿易。

從條約內容來看,宋朝以比較少的經濟代價(與宋朝的財政收入比起來,歲幣的數額確實不多),使遼國撤軍,並得到了遼國不再南侵的承諾。雖說付出不算多,但確實是一個比較屈辱的條約。楊延昭對這個條約就很不滿意,於是率領所部萬餘兵力,趁遼軍南撤之時追擊,進抵宋遼邊境,攻破遼國境內的古城而還。

楊六郎是誰?他真的是楊業的第六子嗎 第3張

主戰派的宰相寇準對於楊延昭非常賞識,“澶淵之盟”後,經寇準推薦,楊延昭擔任了宋朝高陽關路的主要軍事負責人,擔負河北防禦。楊延昭作戰勇敢,每戰必身先士卒,深受土兵愛戴。

由於他屢次擊敗遼軍入侵,契丹人對他非常畏懼.稱他爲“楊六郎”。所謂“六郎”是指天上的星宿,契丹人把楊延昭看作星宿下凡,並不是說楊延昭是楊業的第六子。

後來寇準被免除宰相之職,宋真宗用主和派的王欽若爲宰相。王欽若不斷打壓主戰派,楊延昭的日子也過得頗不如意。公元1014年,楊延昭病逝,終年五十七歲。

小說中說楊延昭的兒子是楊宗保、楊宗勉,有些小說中說楊宗保的兒子是楊文廣,而有些小說則認爲楊文廣是楊宗保的弟弟,楊延昭幼子。其實,楊延昭一共有三個兒子:楊傳永、楊德政、楊文廣。前兩人的事蹟不突出,楊文廣則跟隨范仲淹抗擊西夏,立有功勳。

從史書的記載來看,楊家將的各種傳說與實際歷史的差異,確實是不小。楊家諸將確實是北宋邊關抗擊遼國的重要將領,但是無論是楊業還是楊延昭,他們的實際職位都不算高,在邊境發揮的作用也沒有小說中那麼大。

楊六郎是誰?他真的是楊業的第六子嗎 第4張

那些楊家含冤多年屢次狀告潘仁美的橋段,也只是小說戲曲的演繹而已。既然沒有所謂的“潘楊一案”,那麼寇準斷案保護楊家的故事也就不存在了,甚至寇準本人都未必見過楊延昭。

由於楊延昭的職位不高,而且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邊關守禦,所以也沒有朝中奸臣屢次陷害楊延昭的記載。有宋一朝,文臣壓制迫害武將的事情很多,宋真宗的宰相王欽若也確實有意壓制主戰派,但這並不是針對楊延昭個人的。或者可以說,以楊延昭的地位身份,還不值得朝中的奸臣處心積慮地去陷害。至於楊家幾代人之間的親屬關係,我們也已經說明了,與小說故事中都頗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