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靠着謀反上位的朱棣,爲何後世對他評價頗高?

靠着謀反上位的朱棣,爲何後世對他評價頗高?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忠臣,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十分重要,但如果皇帝不聽忠臣的勸諫,那麼他們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而不能接納好建議的皇帝,也註定成不了大事,甚至很可能被人奪走皇位,建文帝就是個很好的例子,接下來聽聽小編講一講他的一些故事。

爲什麼朱棣明明是篡位,可後世對他的評價卻很高?這是因爲他確實是位好皇帝,明朝在他的手裏,發展得越來越強大,出現了“永樂盛世”。這就好比朝代更替的時候,一開始前朝百姓都不服,可在後朝皇帝的仁政之下,大家也就慢慢歸順了。

靠着謀反上位的朱棣,爲何後世對他評價頗高?

爲什麼建文帝明明是朱元璋親立的皇太孫,是明朝名正言順的皇帝,後世對他的評價卻很低?就是因爲他不肯接納忠臣好的建議。

比如當初卓敬建議,讓他將朱棣遷至南昌,這樣就算朱棣將來有異心,也便於控制。可是建文帝最終沒有采納,卓敬最後更是被朱棣誅滅三族。又比如當初齊泰、徐輝祖提議,將朱棣的三個兒子扣押下來當人質,這樣就算朱棣有異心,他也不敢輕舉妄動。然而建文帝還是沒聽進去,反而聽了黃子澄的話,將朱棣三個兒子全部放回北平,還企圖以此感化朱棣。

再比如聽到耿炳文戰敗後,建文帝馬上派李景隆去取代耿炳文。此時吏部侍郎練子寧發現李景隆並無實才,而且有通敵之嫌,於是以死相諫,要建文帝處置李景隆,建文帝依然沒有采納。結果就是,李景隆與谷王打開了金川門,共同迎接朱棣進了南京城。

就是因爲建文帝屢次聽不進勸諫,才一次次給了朱棣機會,將自己逼上絕路。而這些忠臣被朱棣逮捕後,幾乎都不得善終。黃子澄、齊泰都被誅滅九族,卓敬被誅三族,只有徐輝祖由於是朱棣的小舅子,才保住一命,不過也被罷了官。那麼這位曾經以死相諫,要建文帝處置李景隆的練子寧,最終的結局如何呢?

練子寧早年與金幼孜同學,所以二人關係非常好,練子寧當時就說過:“子異日必爲良臣,我必爲忠臣,無相負也。”後來這句話應驗了嗎?

靠着謀反上位的朱棣,爲何後世對他評價頗高? 第2張

其實朱棣登基後,對於建文舊臣,還是採取招降爲主的。除了黃子澄、齊泰必須死以外(因爲當初朱棣宣稱他們是“奸臣”,要“清君側”才起兵的,所以他必須處死二人有個交代),朱棣對於方孝孺、卓敬、練子寧等人都是採取招降爲主。

只不過方孝孺和卓敬寧死不屈,纔會一個被誅滅十族,一個被誅滅三族。而練子寧的好友金幼孜,則是和解縉、楊士奇等人一同選擇歸順朱棣。金幼孜歸順朱棣以後,也的確受到了重用。正如練子寧當初說的一樣,金幼孜果然成爲永樂朝的良臣。

那麼練子寧呢?

洪武十七年,練子寧鄉試中舉,之後他又通過會試,更是在殿試上表現不俗,被朱元璋欽定爲榜眼,從而入仕,授翰林修撰。不過練子寧很快就得到朱元璋提拔,升爲副都御史,又任過工部侍郎。

建文帝登基後,練子寧改任吏部侍郎,深得重用。所以當他發現李景隆有通敵之嫌時,纔會以死相諫,因爲他覺得自己在吏部做事,就有替朝廷排除奸臣的職責。

當建文帝不採納他的建議時,練子寧又說:“壞陛下事者,此賊也。臣備員執法,不能爲朝廷除賣國奸,死有餘罪。即陛下赦景隆,必無赦臣!”就是說如果不殺李景隆,那麼就請殺了他,這就是真正的以死相諫。不過建文帝還是不理。

朱棣登基之後,將練子寧綁上朝,練子寧當場痛罵朱棣是亂臣賊子,朱棣勃然大怒,當即命人將其舌頭割去。接着朱棣解釋說,自己這是在效仿周公輔成王,沒想到練子寧用手蘸着口中的血,然後在地上寫下:“成王安在!”

結果再一次惹怒朱棣,朱棣下令“磔死”。所謂“磔”者,就是古代一種分裂肢體的酷刑。不僅如此,朱棣還下令誅殺練氏族人,最終練子寧家鄉四百多戶人慘遭誅殺,僅有幼孫練珍一人被人偷偷救出,纔不至於讓練氏一族被殺絕。

最終果然如練子寧說的那樣,他自己成爲了建文朝的忠臣。弘光初年,練子寧被追贈爲太保、都御史,諡號“忠貞”。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